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7張私人面孔,你絕對沒見過

1920年與父親林長民的合影

一、多才少女

林徽因, 1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 祖籍福建。 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 1920年4月至1921年, 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

關於林徽因童年的文字材料少得近於零。 父親去世過早, 母親沒有文化, 幾乎沒有人確切、具體地記述過她的童年。 她自己不會沒有記憶, 也不會不曾對人說過, 但未留下多少文字痕跡, 即使對她兒女也不大願意回首那些往事。

現存最早的林徽因照片是三歲留下的那張, 一人立在院子裡, 靠著氣派的座椅, 個子僅及椅子扶把, 朦朧的眼光注視著陌生世界。 還有一是張到了八歲, 是她和胞妹麟趾(五歲, 不久夭折)及表姐王孟瑜(十四歲)、王次亮(十二歲)、曾語兒(十一歲)的合影。 那天林長民帶她們逛街, 留影紀念。 照片有林長民題識, 其中說道, “徽音白衫黑絝, 左手邀語兒, 意若甚暱。 實則兩子偶黠, 往往相爭果餌, 調停時, 費我唇舌也”。

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北京時,同他的兩名翻譯徐志摩(右)、林徽因(左)合影。

二、新月派詩人

林徽因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現摘錄一首如下: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讚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

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 那娉婷你是, 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

天真, 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篇鵝黃, 你象;新鮮

初放芽的綠, 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

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選自《學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三、梁思成的妻子

1928年3月21日, 梁思成、林徽因在加拿大溫哥華梁思成的姐姐家中舉行了婚禮。 婚紗是徽因自己設計的。

1928年, 二人在加拿大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 婚後樑對林呵護備至。 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靈感與想像力, 也具有科學家的細緻和踏實精神, 他二人做了大量的古建調查和實測, 貢獻巨大。

35歲之後, 林徽因重病纏身, 日日咳血, 在生死線上掙扎, 很多時間只能臥床。 抗戰中, 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守在貧窮的李莊。 那時, 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須穿上鐵馬甲才能坐直, 體重降到四十七公斤。

那是真正的受難,

沒有電, 沒有自來水, 每日伴隨他們的是臭蟲和油燈。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 他們完成了11萬字的《中國建築史》初稿。 當外國友人邀請他們去美國的時候, 這一對苦難中的人拒絕了。 他們說, 中國在受難, 他們要與自己的祖國一起受苦。

1935年北京總布胡同3號家中, 林徽因和孩子們一起看雜誌

四、溫柔的母親

在孩子眼裡,林徽因是怎樣一位母親呢?在《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寫到了他眼中真實的母親形象。

1936年前後,與丈夫梁思成在北平天壇正在修繕的祈年殿屋頂上

實地測量

六、“太太的客廳”的主人

“太太的客廳”的主人林徽因

1938年抗戰期間,(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陳岱岳、林徽因、金岳霖、吳有訓、梁再冰及梁從誡(兩小孩)在昆明西山華亭寺

自搬到北總布胡同3號的四合院,梁、林夫婦所具有的人格與學識魅力,很快吸引了一批當時中國知識界文化精英圍聚而來,如當年在英國狂追林徽因,時已名滿天下的詩人徐志摩;在學界頗具聲望的哲學家金岳霖,另有政治學家張奚若、哲學家鄧叔存、經濟學家陳岱孫、國際政治問題專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社會學家陶孟和、考古學家李濟、文化領袖胡適、美學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蕭乾等。

這些學者與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品茗談天,坐論天下事。每逢朋友相聚,風華絕代、才情橫溢的林徽因,總是思維敏銳,擅長提出和捕捉話題,具有超人的親和力和調動客人情緒的本領,使眾學者談論的話題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會廣度;既有學術理論高度,又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謂談古論今,皆成學問。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對於這個備受世人矚目,漸成國際俱樂部特色的“客廳”,曾引起過許多知識份子特別是文學青年的心馳神往,如蕭乾、沈從文等小字輩人物,就曾因前來請教而得到林徽因的欣賞和提攜。

七、梁家的新派媳婦

一家四口,右一是梁啟超夫人。這位婆婆曾反對過這門婚事。

林徽因和孩子們一起看雜誌

四、溫柔的母親

在孩子眼裡,林徽因是怎樣一位母親呢?在《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寫到了他眼中真實的母親形象。

1936年前後,與丈夫梁思成在北平天壇正在修繕的祈年殿屋頂上

實地測量

六、“太太的客廳”的主人

“太太的客廳”的主人林徽因

1938年抗戰期間,(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陳岱岳、林徽因、金岳霖、吳有訓、梁再冰及梁從誡(兩小孩)在昆明西山華亭寺

自搬到北總布胡同3號的四合院,梁、林夫婦所具有的人格與學識魅力,很快吸引了一批當時中國知識界文化精英圍聚而來,如當年在英國狂追林徽因,時已名滿天下的詩人徐志摩;在學界頗具聲望的哲學家金岳霖,另有政治學家張奚若、哲學家鄧叔存、經濟學家陳岱孫、國際政治問題專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社會學家陶孟和、考古學家李濟、文化領袖胡適、美學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蕭乾等。

這些學者與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品茗談天,坐論天下事。每逢朋友相聚,風華絕代、才情橫溢的林徽因,總是思維敏銳,擅長提出和捕捉話題,具有超人的親和力和調動客人情緒的本領,使眾學者談論的話題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會廣度;既有學術理論高度,又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謂談古論今,皆成學問。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對於這個備受世人矚目,漸成國際俱樂部特色的“客廳”,曾引起過許多知識份子特別是文學青年的心馳神往,如蕭乾、沈從文等小字輩人物,就曾因前來請教而得到林徽因的欣賞和提攜。

七、梁家的新派媳婦

一家四口,右一是梁啟超夫人。這位婆婆曾反對過這門婚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