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磅!《國家地理雜誌》再次聚焦景德鎮:在瓷都,“人”是萬物的尺度

由於獨具特色的原料、地理環境等因素, 景德鎮瓷業歷經千年長盛不衰, 最重要的是景德鎮有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 工匠、藝人們不擬于成法, 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吸收、不斷創新, 形成集大成的瓷器之都。

DAD

青花瓷或釉下彩是在泥坯上繪製圖案後, 外表噴釉料, 燒制後表面形成透明的矽化物薄膜。 量產的大件瓷器, 一般用印花紙將印好的青花紋覆蓋到瓷坯上, 然後用噴槍噴青花料修飾, 最後在外面噴釉料。

一邊的鄧希平大師惋惜地對我說。 這個大泥坯是一個大碗的一部分, 用泥數百公斤, 幾個人合力拉成到曬乾最快也得一周時間, 毀了之後還要從頭再做一個。 大瓷坯是幾個年輕拉坯工匠做的, 他們接某城市景觀工程的訂單——成品要求做成口徑兩米的大碗, 他們拉了三節泥環, 其中最大的口徑2.2米, 然後分段拼接, 沒想到最大的在修坯前就碎了。

發生在景德鎮開發區新都陶瓷園的這一幕, 在景德鎮隨時可能發生。

樊家井一家店鋪的主婦利用看店閒暇在瓷坯上描畫圖案, 過去從事這項工作的婦女被稱為“畫紅女”, 一個畫紅女的工錢可以養活三口人;她左邊是仿古“海撈瓷”, 後面是各式仿古瓷。

新都陶瓷園不僅有這樣的大件作坊, 也有鄧希平這樣的大師工作室, 更多的是一兩間房的小作坊。 歷史上景德鎮瓷器行業分工細緻, 制瓷分圓器業和琢器業, 兩大類下又分很多種類。 現在景德鎮沒有明確細緻的分工, 但大一點工廠、作坊的工種還是細分的, 社會上大量流動的, 也是掌握某一技藝的工人, 如畫工、拉坯工、燒窯工等, 小作坊往往是用什麼工, 叫什麼人, 許多技工在多個作坊兼職, 哪有活就去, 計件算錢來去自由。

曙光路古玩城每週一淩晨三四點開始, 商家和小販擺攤出售各種瓷器和瓷片, 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瓷器研究者以及美術工作者選購、觀賞。

初到陶瓷研究所的大學生都要先到工廠勞動鍛煉, 跟老工人學工藝流程、學技術,用一年時間熟悉陶瓷工藝的四大部分, 一年之後鄧希平被分配到了研究顏色釉的課題組。 1950年代私營工廠作坊關閉或變成公私合營的工廠, 國家給老藝人特別政策, 不僅工資待遇高, 而且解決子女工作,

動員他們帶大學生徒弟, 給大學生教自己的絕活。 顏色釉對於傳統的老工匠來說, 手中掌握的配方就是他們的命根。 學燒顏色釉從原料、配料工藝、施釉方法到燒窯一系列工藝必須全懂, 比如當時燒的是柴窯, 高寬各5米長18米的窯裡面裝滿匣缽之後, 火路是如何走的, 什麼窯位會燒出什麼樣的釉色, 這些都必須弄清楚;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擺法和燒法也不一樣, 這些都要記。

過去景德鎮無論官窯民窯都祭拜師主趙概、風火仙師童賓、華光神等,燒窯前要“暖窯神”,出窯後要“祀神酬願”,現在這個習俗幾乎消失,三寶村牆上畫的行業神已經完全是藝術表達了。

作為女生,鄧希平遇到的困難比別人更多一些,傳統燒窯時忌諱女人到窯前,所以一開始師傅燒窯時甚至不允許她到窯口前。一方面是徒弟,另一方面作為陶研所的科研人員,鄧希平必須隨時到窯口測量溫度、焰氛等係數,老師傅也沒什麼文化,寫了個“彤”字,說你如果認得這個字以後就可以到窯口來。她當然認得這個字,於是可以隨時到窯口。由於她測量溫度、焰氛得出的結果比老師傅憑經驗觀測準確,老師傅也對她尊敬有加。一般來說燒窯把莊師傅擺在窯口前的那把椅子是任何人不能坐的,老師傅卻讓鄧希平坐。誠懇好學加上所掌握的現代科學方法,鄧希平取得老工匠的信任,師傅們不僅給她傳授了配方,還教會了她看火燒窯的一些絕活。

化學工程師鄧希平(左)一輩子從事高溫顏色釉料研究,有多種顏色釉發明。

化學工程師鄧希平(左)一輩子從事高溫顏色釉料研究,有多種顏色釉發明。

瓷坯晾乾以後經過繪圖、噴釉等工序,最後進窯爐燒制,以前用木材燃料,上世紀中後期短暫使用煤和重油燃料,現在都使用煤氣或天然氣燒制。

景德鎮自古稱“竹木之鄉”,浮梁縣之名即取“浮木為梁”之意,低山丘陵植被茂盛,馬尾松是當地優勢品種,作窯柴燒瓷火焰長、溫度高,景德鎮瓷器品質與之有密切關係。明代以前,燒窯燃料多半就地取材,清代當地的松柴已遠不敷用,從浮梁縣延伸到都昌、湖口、至德、萬年等縣開採。民國初“鎮郊三四十裡,皆為濯濯童山,所用窯柴,取自鄱陽、樂平、祁門一帶。運輸遠,則價值昂。而且憂其無以為繼。1950年代初到1960年代中期景德鎮進行以煤代柴技術改革,用煤燒瓷只有短暫幾年,1970年代到1980年代隧道窯由燒重油代替煤。1976年,鄧希平作為課題組主要負責人,用0號柴油燒顏色釉成功,創造出“鈞紅”釉。

景德鎮制瓷工藝流程圖根據景德鎮窯廠督陶官唐英乾隆八年所編《陶冶圖編次》主要制瓷順序繪製

景德鎮瓷廠1958年就從捷克引進了煤氣隧道窯,但真正使用煤氣窯是從1988年3月才開始。1990年代景德鎮引進棱式窯,為適應新窯爐,景德鎮之所以出產瓷器,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有關。市鎮周邊有瓷業原料40餘種,其中瓷石礦和高嶺土出露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礦脈延伸最長達500公里。宋代以前此地表面瓷石礦體是充分風化的白色粉狀,鉀、鈉含量低,含鐵甚微,土質極佳,為北宋高質地的景德鎮瓷器提供了優質原料,南宋末上層優質原料減少,但元代高嶺土發現和使用,為景德鎮繁榮奠定了基礎,而高嶺也成為類似高嶺土礦的國際通用名稱kaolin。

發達水系促進瓷業發展,東埠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一直是運送瓷土和高嶺土的主要通道,附近高嶺山上的高嶺土、瓷土就是從這裡裝船運送到景德鎮的。

景德鎮瓷業長盛不衰,除原料地理環境等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瓷工們不擬于成法,不斷探索、學習、吸收、創新。元代發明二元配方制胎之後,移植唐長沙窯、宋磁州窯釉下彩技術,用進口波斯的氧化鈷礦物顏料,燒出了青花瓷。之後從元到明清,先後研究燒制成功卵白釉、釉裡紅、釉上紅黃綠三彩、銅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以及薄胎器、青花鬥彩、玻璃白五彩、琺瑯彩等,燒制技術一直在發展。

瓷石、高嶺土、麻倉土等制瓷原料,從礦洞采出之後,需要搗碎成細料經過水洗過濾等工序,做成塊狀泥坯,然後提供給制瓷業。過去搗制陶泥主要用水力帶動的水椎,現在景德鎮三寶村仍有一座小型水椎在運轉。

儘管《浮梁縣誌》上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說法,但沒有出土遺址和文物確證之前,這一說法仍是猜測。不過樂平縣正在發掘的大型古窯址,倒是可以確證唐代景德鎮一帶,已經大規模燒制瓷器了,也映證了史料所記錄唐武德二年(619)“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假玉器,且供於朝廷,於是昌南瓷名天下”是可信的。唐武德四年(621)朝廷昌南設立瓷窯博易務,管理瓷窯燒造。當時有陶、霍二窯燒造的瓷器體薄、色素白,瑩縝如玉,被朝廷選中進禦。就在此時,昌南所產瓷器和茶葉一起,沿著長江、贛江向東、向南,然後飄洋過海,昌南的瓷器為中國贏得了CHINA的名號。

從瓷土到瓷坯經過一系列的工序才進入燒制,過去千餘年間景德鎮一直使用松柴燒窯,最近二十來年才改燒煤氣,中央美院畢業生孫寶坤(添柴者)在景德鎮農家院裡修建了一座燒柴的窯爐,燒制自己的作品。

瓷器燒制之前的泥坯必須完全乾燥,遇到陰雨天瓷坯乾燥較慢,必須利用窯爐餘熱使坯體快幹,這個工人準備將瓷坯放到正在燒瓷的窯爐上進行烘烤。一窯瓷一般需要燒制20多個小時才燒成。

北宋景德元年(1004),昌南鎮易名為景德鎮,到底是因地名而易年號還是因年號而易地名,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但自此以後景德鎮瓷器和朝廷緊密聯繫在一起卻是確鑿無疑的,宋真宗在景德年間命進禦瓷器,底書“景德年制”,並且在景德鎮設置監鎮,開創了景德鎮禦窯燒造的歷史。元朝雖然沒有在景德鎮設立禦窯,宮廷用瓷由民窯燒造,有命則供,無命時止課稅而已。至元十五年(1278)設立了浮梁瓷局,管理瓷業課稅。就在元朝,由於文人參與,景德鎮青花瓷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創制出了釉裡紅、卵白釉等色釉產品,制瓷工藝有了重大改進,由比較軟的一元配方,改為加上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瓷坯三氧化二鋁增加,耐高溫性大大提升,瓷胎燒制中不變形塌體,提高了大型陶瓷器物的成品率。

占紹林被江西省有關機構授予“拉坯大師”稱號,他可以將過去需要三次成型的大件一次成型。

他的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實踐服務,學生們可以學習拉坯、修坯、繪畫、噴釉直到最後作品燒制完成的全部工序。

明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鎮“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建文四年(1402),改陶廠為禦器廠。明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大量出口,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記載,1602 ~ 1682年,通過東印度公司運往歐洲的中國瓷器達1600萬件以上。另有資料顯示,僅1635年8月13 ~ 31日,經臺灣輸往日本的瓷器就達135005件。此兩例可看出當年景德鎮瓷器產量之大,景德鎮瓷業開始了空前的繁榮。

裝窯行話稱“滿窯”,一些沒有自己窯爐的藝術家、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委託作坊代燒,所以一窯裡往往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瓷坯,“滿窯”師傅既要做到合理擺放最多,又要保證每件瓷器都達到合適的燒制溫度,這是原雕塑瓷廠的一個燒窯作坊工人在“滿窯”。

開放吸引創業者,景德鎮總是有來自不同地方、有不同追求的人。在這裡了找到自己的理想,也找到了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用自己的創造,推動景德鎮不斷向前發展。

學工業設計的董全彬放棄北京成功的事業,到景德鎮做自己喜歡的瓷器,產品受到一部分茶客的追捧。

馬剛剛和李鳳娟屬於才起步的創業者,他們一個做瓷器,一個做漆器,在景德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景德鎮土生土長的邵科,自家樓頂就是作坊,有泥料、有窯爐,有訂單就做訂單,沒有訂單自己玩泥巴,不做精緻的瓷,一切順其自然,收入夠生活即可。

文祥設計生產的高溫薄胎青花瓷茶杯,造型講究,繪畫精細,在傳統之上有所出新。

傳承創新推動發展,景德鎮的大師小匠既有傳統的堅守,又有出自傳統的創新。鄧希平製作的“郎紅釉美人肩花瓶”造型色彩完全出自古代,但釉料是鄧希平新發明的。

董全彬製作的茶杯、盞全是模仿宋代的,但是出自宋而又越過宋,完全現代風格,也就是宋的魂,現代的殼。

剔透的質感攝人心魄,靜靜欣賞會被其釉色所深深吸引。

景德鎮這家臺灣企業的產品展示廳裡展示的產品結合了琉璃等多種元素。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瓷器。

景德鎮全市40%人口從事於瓷器有關的工作,瓷器對於許多景德鎮人來說,就是從小到大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中國內地收藏熱的興起,景德鎮再次成為仿古瓷器的重要生產基地。現在樊家井仿古一條街依然是仿古瓷的主要出產地。

過去景德鎮街巷頭狹窄、工坊、商鋪密佈,工坊到窯爐之間的瓷坯、瓷器搬運全靠肩扛擔挑,形成專門的搬運行業;搬運工人在狹窄街巷密集人群間輕鬆自如搬運易碎的器物,堪稱絕活;現在景德鎮街頭仍然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

過去景德鎮無論官窯民窯都祭拜師主趙概、風火仙師童賓、華光神等,燒窯前要“暖窯神”,出窯後要“祀神酬願”,現在這個習俗幾乎消失,三寶村牆上畫的行業神已經完全是藝術表達了。

作為女生,鄧希平遇到的困難比別人更多一些,傳統燒窯時忌諱女人到窯前,所以一開始師傅燒窯時甚至不允許她到窯口前。一方面是徒弟,另一方面作為陶研所的科研人員,鄧希平必須隨時到窯口測量溫度、焰氛等係數,老師傅也沒什麼文化,寫了個“彤”字,說你如果認得這個字以後就可以到窯口來。她當然認得這個字,於是可以隨時到窯口。由於她測量溫度、焰氛得出的結果比老師傅憑經驗觀測準確,老師傅也對她尊敬有加。一般來說燒窯把莊師傅擺在窯口前的那把椅子是任何人不能坐的,老師傅卻讓鄧希平坐。誠懇好學加上所掌握的現代科學方法,鄧希平取得老工匠的信任,師傅們不僅給她傳授了配方,還教會了她看火燒窯的一些絕活。

化學工程師鄧希平(左)一輩子從事高溫顏色釉料研究,有多種顏色釉發明。

化學工程師鄧希平(左)一輩子從事高溫顏色釉料研究,有多種顏色釉發明。

瓷坯晾乾以後經過繪圖、噴釉等工序,最後進窯爐燒制,以前用木材燃料,上世紀中後期短暫使用煤和重油燃料,現在都使用煤氣或天然氣燒制。

景德鎮自古稱“竹木之鄉”,浮梁縣之名即取“浮木為梁”之意,低山丘陵植被茂盛,馬尾松是當地優勢品種,作窯柴燒瓷火焰長、溫度高,景德鎮瓷器品質與之有密切關係。明代以前,燒窯燃料多半就地取材,清代當地的松柴已遠不敷用,從浮梁縣延伸到都昌、湖口、至德、萬年等縣開採。民國初“鎮郊三四十裡,皆為濯濯童山,所用窯柴,取自鄱陽、樂平、祁門一帶。運輸遠,則價值昂。而且憂其無以為繼。1950年代初到1960年代中期景德鎮進行以煤代柴技術改革,用煤燒瓷只有短暫幾年,1970年代到1980年代隧道窯由燒重油代替煤。1976年,鄧希平作為課題組主要負責人,用0號柴油燒顏色釉成功,創造出“鈞紅”釉。

景德鎮制瓷工藝流程圖根據景德鎮窯廠督陶官唐英乾隆八年所編《陶冶圖編次》主要制瓷順序繪製

景德鎮瓷廠1958年就從捷克引進了煤氣隧道窯,但真正使用煤氣窯是從1988年3月才開始。1990年代景德鎮引進棱式窯,為適應新窯爐,景德鎮之所以出產瓷器,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有關。市鎮周邊有瓷業原料40餘種,其中瓷石礦和高嶺土出露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礦脈延伸最長達500公里。宋代以前此地表面瓷石礦體是充分風化的白色粉狀,鉀、鈉含量低,含鐵甚微,土質極佳,為北宋高質地的景德鎮瓷器提供了優質原料,南宋末上層優質原料減少,但元代高嶺土發現和使用,為景德鎮繁榮奠定了基礎,而高嶺也成為類似高嶺土礦的國際通用名稱kaolin。

發達水系促進瓷業發展,東埠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一直是運送瓷土和高嶺土的主要通道,附近高嶺山上的高嶺土、瓷土就是從這裡裝船運送到景德鎮的。

景德鎮瓷業長盛不衰,除原料地理環境等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瓷工們不擬于成法,不斷探索、學習、吸收、創新。元代發明二元配方制胎之後,移植唐長沙窯、宋磁州窯釉下彩技術,用進口波斯的氧化鈷礦物顏料,燒出了青花瓷。之後從元到明清,先後研究燒制成功卵白釉、釉裡紅、釉上紅黃綠三彩、銅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以及薄胎器、青花鬥彩、玻璃白五彩、琺瑯彩等,燒制技術一直在發展。

瓷石、高嶺土、麻倉土等制瓷原料,從礦洞采出之後,需要搗碎成細料經過水洗過濾等工序,做成塊狀泥坯,然後提供給制瓷業。過去搗制陶泥主要用水力帶動的水椎,現在景德鎮三寶村仍有一座小型水椎在運轉。

儘管《浮梁縣誌》上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說法,但沒有出土遺址和文物確證之前,這一說法仍是猜測。不過樂平縣正在發掘的大型古窯址,倒是可以確證唐代景德鎮一帶,已經大規模燒制瓷器了,也映證了史料所記錄唐武德二年(619)“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假玉器,且供於朝廷,於是昌南瓷名天下”是可信的。唐武德四年(621)朝廷昌南設立瓷窯博易務,管理瓷窯燒造。當時有陶、霍二窯燒造的瓷器體薄、色素白,瑩縝如玉,被朝廷選中進禦。就在此時,昌南所產瓷器和茶葉一起,沿著長江、贛江向東、向南,然後飄洋過海,昌南的瓷器為中國贏得了CHINA的名號。

從瓷土到瓷坯經過一系列的工序才進入燒制,過去千餘年間景德鎮一直使用松柴燒窯,最近二十來年才改燒煤氣,中央美院畢業生孫寶坤(添柴者)在景德鎮農家院裡修建了一座燒柴的窯爐,燒制自己的作品。

瓷器燒制之前的泥坯必須完全乾燥,遇到陰雨天瓷坯乾燥較慢,必須利用窯爐餘熱使坯體快幹,這個工人準備將瓷坯放到正在燒瓷的窯爐上進行烘烤。一窯瓷一般需要燒制20多個小時才燒成。

北宋景德元年(1004),昌南鎮易名為景德鎮,到底是因地名而易年號還是因年號而易地名,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但自此以後景德鎮瓷器和朝廷緊密聯繫在一起卻是確鑿無疑的,宋真宗在景德年間命進禦瓷器,底書“景德年制”,並且在景德鎮設置監鎮,開創了景德鎮禦窯燒造的歷史。元朝雖然沒有在景德鎮設立禦窯,宮廷用瓷由民窯燒造,有命則供,無命時止課稅而已。至元十五年(1278)設立了浮梁瓷局,管理瓷業課稅。就在元朝,由於文人參與,景德鎮青花瓷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創制出了釉裡紅、卵白釉等色釉產品,制瓷工藝有了重大改進,由比較軟的一元配方,改為加上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瓷坯三氧化二鋁增加,耐高溫性大大提升,瓷胎燒制中不變形塌體,提高了大型陶瓷器物的成品率。

占紹林被江西省有關機構授予“拉坯大師”稱號,他可以將過去需要三次成型的大件一次成型。

他的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實踐服務,學生們可以學習拉坯、修坯、繪畫、噴釉直到最後作品燒制完成的全部工序。

明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鎮“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建文四年(1402),改陶廠為禦器廠。明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大量出口,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記載,1602 ~ 1682年,通過東印度公司運往歐洲的中國瓷器達1600萬件以上。另有資料顯示,僅1635年8月13 ~ 31日,經臺灣輸往日本的瓷器就達135005件。此兩例可看出當年景德鎮瓷器產量之大,景德鎮瓷業開始了空前的繁榮。

裝窯行話稱“滿窯”,一些沒有自己窯爐的藝術家、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委託作坊代燒,所以一窯裡往往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瓷坯,“滿窯”師傅既要做到合理擺放最多,又要保證每件瓷器都達到合適的燒制溫度,這是原雕塑瓷廠的一個燒窯作坊工人在“滿窯”。

開放吸引創業者,景德鎮總是有來自不同地方、有不同追求的人。在這裡了找到自己的理想,也找到了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用自己的創造,推動景德鎮不斷向前發展。

學工業設計的董全彬放棄北京成功的事業,到景德鎮做自己喜歡的瓷器,產品受到一部分茶客的追捧。

馬剛剛和李鳳娟屬於才起步的創業者,他們一個做瓷器,一個做漆器,在景德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景德鎮土生土長的邵科,自家樓頂就是作坊,有泥料、有窯爐,有訂單就做訂單,沒有訂單自己玩泥巴,不做精緻的瓷,一切順其自然,收入夠生活即可。

文祥設計生產的高溫薄胎青花瓷茶杯,造型講究,繪畫精細,在傳統之上有所出新。

傳承創新推動發展,景德鎮的大師小匠既有傳統的堅守,又有出自傳統的創新。鄧希平製作的“郎紅釉美人肩花瓶”造型色彩完全出自古代,但釉料是鄧希平新發明的。

董全彬製作的茶杯、盞全是模仿宋代的,但是出自宋而又越過宋,完全現代風格,也就是宋的魂,現代的殼。

剔透的質感攝人心魄,靜靜欣賞會被其釉色所深深吸引。

景德鎮這家臺灣企業的產品展示廳裡展示的產品結合了琉璃等多種元素。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瓷器。

景德鎮全市40%人口從事於瓷器有關的工作,瓷器對於許多景德鎮人來說,就是從小到大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中國內地收藏熱的興起,景德鎮再次成為仿古瓷器的重要生產基地。現在樊家井仿古一條街依然是仿古瓷的主要出產地。

過去景德鎮街巷頭狹窄、工坊、商鋪密佈,工坊到窯爐之間的瓷坯、瓷器搬運全靠肩扛擔挑,形成專門的搬運行業;搬運工人在狹窄街巷密集人群間輕鬆自如搬運易碎的器物,堪稱絕活;現在景德鎮街頭仍然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