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化的腳步沒有停止!新動能將來自新興市場國家

(央視財經《對話》)近年來, 輿論普遍認為, “逆全球化”浪潮正在來臨, 表現為歐美國家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增長率下降以及移民政策的收緊等。 然而, 在經歷了全球政治、經濟震盪、黑天鵝事件頻發的2016年之後, 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在2017年並沒有停下。 中國的2017年貿易進出口額度的增長也反映了全球化的持續推進。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 2017年第一季度, 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達到3.49萬億元, 實現了23.2%的增長。 在接下來的五年裡, 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 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 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

出境旅遊也將達到7億人次。 事實與資料都在表示, 全球化的腳步並沒有戛然而止, 而是進入了新的階段。 2017年以來, 經濟全球化是否將持續深入?未來全球經濟的熱點區域的轉變對全球化意味著什麼?什麼將是影響企業家產業佈局的關鍵變數?敬請關注7月2日21:50《對話》之《推動全球化與包容性增長》!

2017年上半年全球化趨勢如何?

中集集團董事長王巨集在《對話》現場表示, 今年上半年總的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應該是增長的, 並且增長比較快。 “那麼有幾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整個外部市場復蘇還是比較明顯。 第二點, 是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它有影響。 還有一點就是結構性改革。 應該說這些都對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或者外貿復蘇有很大影響。 如果集裝箱作為外貿的風向標, 基本上會保持外貿三四個月的整個發展, 今年上半年訂單發展還是非常快的。

從我們整個的海外投資發展來看, 大的貿易環境並沒有發生很本質性的變化, 現在更多的是輿論上的表現。 當然我們也看到現在,

特別在中國一帶一路這件事情上, 這半年來認同的國家越來越多, 對中國感興趣的國家也越來越多了, 願意支持一帶一路的國家也越來越多了。 ”

為何30%的歐美人民感覺自己未受益於全球化?

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白曼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為什麼30%的歐美人民認為自己並未從全球化中受益?瞭解這個原因非常重要。 “我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是失業, 沒有工作的人肯定有被拋棄的感覺。 可以說全球化有利於所有人, 但如果沒有工作, 就會感覺被拋棄。 失業問題需要解決, 但不是簡單地為每個人提供一份工作, 而是通過再教育, 讓人們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二是貧富差距。 世上1%的人口擁有世上99%的財富, 在美國尤其如此, 公司的CEO和一些領導人有巨額財富, 這種差距讓人們產生被拋棄感。

第三個問題在歐洲尤為典型, 即移民。 如果你在自己國家沒有歸屬感, 那就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政治領導人, 以及公司CEO和其他領導人都需要處理再教育及失業問題、貧富差距問題以及移民問題。

聚焦達沃斯:全球化的腳步沒有停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黃益平在現場表示, 不應該把所有問題歸咎於全球化。 “尤其是就業的問題, 因為開放貿易和投資, 最後帶來就是結構調整, 有很多人的收入會快速增長,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失去工作。我們現在發現,在這個分析過程中,對全球化導致失業這樣的事情,可能有很多是誇大的,很多研究發現,比如說在美國,過去幾十年製造業就業機會一直在下降,這背後的因素很複雜。一方面是由於本身的成本上升,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增長,這其實必然會導致一個轉移。第二個很重要是技術進步在代替很多勞動力。這和全球化有關,但不完全是全球化的問題。第三,全球化經濟貿易結構調整中,我們在過去討論全球化帶來一部分人失去工作的過程當中,往往忽視了技術進步導致的結果,其實比全球化本身所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

如何達成一種“包容性”的全球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黃益平解釋道,其實包容性全球化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一方面還是要推進全球化,讓市場形勢發揮根本性的作用,同時另外一個方面政府要跟上,要支持那些可能由於全球化導致失去了工作,或者是收入增長放慢,政府的工作,也應該是包容性增長的全球化的很重要的內容。“但從現在來看,我們全球化可能也真正出現一個很明顯的拐點。就是你看我們過去大概從二戰以來,尤其從7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過程,基本上是歐美國家主導的。我們中國,比如說在過去改革期間得到了好處,其實享受的也是發達國家相對比較開放的市場,投資也好,貿易也好,中國的高速對外出口和對內直接投資進來,導致了我們的經濟高速增長。現在發達國家的全球化確實出現了一些波折,一方面是因為內部的結構調整問題帶來一些困難。另外一方面確實是增長速度放慢,對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力量減少。最後,客觀來說發達國家確實開放程度已經非常高了。假如我們要繼續推動全球化,它的新的動能必然是會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無論了拉丁美洲,南亞或者是歐洲,未來新興市場國家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無論從增長的貢獻,還是開放能帶來新的好處,我覺得這都是值得期待的。”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7月2日21:50《對話》之《推動全球化與包容性增長》!

有很多人的收入會快速增長,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失去工作。我們現在發現,在這個分析過程中,對全球化導致失業這樣的事情,可能有很多是誇大的,很多研究發現,比如說在美國,過去幾十年製造業就業機會一直在下降,這背後的因素很複雜。一方面是由於本身的成本上升,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增長,這其實必然會導致一個轉移。第二個很重要是技術進步在代替很多勞動力。這和全球化有關,但不完全是全球化的問題。第三,全球化經濟貿易結構調整中,我們在過去討論全球化帶來一部分人失去工作的過程當中,往往忽視了技術進步導致的結果,其實比全球化本身所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

如何達成一種“包容性”的全球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黃益平解釋道,其實包容性全球化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一方面還是要推進全球化,讓市場形勢發揮根本性的作用,同時另外一個方面政府要跟上,要支持那些可能由於全球化導致失去了工作,或者是收入增長放慢,政府的工作,也應該是包容性增長的全球化的很重要的內容。“但從現在來看,我們全球化可能也真正出現一個很明顯的拐點。就是你看我們過去大概從二戰以來,尤其從7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過程,基本上是歐美國家主導的。我們中國,比如說在過去改革期間得到了好處,其實享受的也是發達國家相對比較開放的市場,投資也好,貿易也好,中國的高速對外出口和對內直接投資進來,導致了我們的經濟高速增長。現在發達國家的全球化確實出現了一些波折,一方面是因為內部的結構調整問題帶來一些困難。另外一方面確實是增長速度放慢,對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力量減少。最後,客觀來說發達國家確實開放程度已經非常高了。假如我們要繼續推動全球化,它的新的動能必然是會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無論了拉丁美洲,南亞或者是歐洲,未來新興市場國家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無論從增長的貢獻,還是開放能帶來新的好處,我覺得這都是值得期待的。”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7月2日21:50《對話》之《推動全球化與包容性增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