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網連中國」6試點城市調查:垃圾分類真的有那麼難?

擺放在海口市海府路老省委大院內的垃圾分類桶。 吉羽 攝

今年3月發佈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事實上, 垃圾分類在不少城市已推行多年, 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盡如人意。 究其原因, 除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強、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外, 也與後端處理處置設施和技術難以跟上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 長期規劃存在問題等直接相關。 業內專家認為, 垃圾分類看似簡單, 卻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處置等眾多環節, 任何一環脫節, 都可能前功盡棄, 應逐步完善技術、政策、社會三大系統建設。

從鼓勵到強制, 這次各地將如何挑戰“分不動”的垃圾分類?近日, 人民網記者挑選了北京、上海、合肥、福州、海口、成都等試點城市進行了調研。

各地垃圾分類社區好做法其實不少

北京西城區趙登禹路西側, 大乘巷社區深藏老城之中。 在這個不起眼的老舊社區裡, 430戶居民自覺堅持垃圾分類, 至今已有20年。

頭一次走進社區, 幾乎每個人都會驚訝於垃圾桶的數量:每隔五六米, 就有3個一組的帶蓋垃圾桶, 居民在家中分門別類的垃圾, 會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裡。

74歲的崔湘文是這裡的老住戶。 他清楚地記得, 1996年12月, 家委會門口的小黑板寫上了《致居民的一封信》, 宣佈社區的垃圾將分類投放。 自那時起, 大乘巷成了北京第一個試點垃圾分類的社區。

最初, 垃圾分類並不精細, 社區買來6個大垃圾桶, 貼上不同標籤, 主要收集報紙、書本、塑膠泡沫、碎玻璃和廢銅爛鐵。 “後來, 電視上總宣傳國外先進的垃圾分類方法。

我們就想著, 既然外國人能做, 那咱也能!”崔湘文回憶, 2000年左右, 大乘巷的垃圾分類開始“與國際接軌”, 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種。 2012年以後, 每季度還專門回收一次“利樂包”, 這種常見的飲料包裝一直是垃圾回收的世界性難題:如果直接焚燒, 將產生大量二噁英, 如果填埋, 分解期又長達100年。

20年間, 大乘巷住戶更迭, 垃圾分類的老規矩卻被保留下來。 “有的街坊搬了家, 新住處不施行垃圾分類, 他們還說不適應, 像是缺了什麼似的”, 居民張靜媛說。

在上海, 60%的生活垃圾都是廚餘果皮等濕垃圾。 幹濕分類, 將“廚餘果皮”等濕垃圾分揀出來, 專門投放, 以便資源化利用, 減少末端的垃圾處置量,

這顯得尤為重要。 “做起來真不容易。 ”徐匯區虹梅街道惠工新村社區自管小組組長張月紅感歎。

惠工新村社區是自建房社區, 無物業管理、無業委會, 居民組成了自管小組, 184戶居民全部簽訂承諾書, 實行垃圾源頭分類。

“社區扔的垃圾, 不准帶塑膠袋。 家家戶戶都發了統一的垃圾桶, 桶內用垃圾鉗一隔, 分成兩個格子, 幹濕分開。 ”張月紅現場演示。

垃圾箱房定時開放, 早晚兩次。 一開始, 居民很不適應。 “只能讓志願者在垃圾箱房邊輪流值班, 不斷指導、勸解。 ”張月紅說, “現在大家就很自覺了。 ”

在上海, 垃圾分類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有的組織起志願者, 指導居民垃圾分類;有的補貼保潔員, 二次分揀;還有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 讓社會組織做專業推動。

像寶山區, 還建立了“黃馬甲”專職隊伍, 對老舊社區垃圾箱房實行環衛專業保潔管理, 提高垃圾分類實效。

在上海市中心萬航公寓, 保潔員老黃說:“原來, 每天的垃圾能裝5大桶。 分類投放後, 大部分垃圾被拿去利用了, 剩下的垃圾連兩桶都不到。 ”

分類減量後, 進入末端填埋、焚燒處置的垃圾有所減少。 上海日均末端焚燒、填埋的垃圾總量, 從2011年1.8萬多噸, 減少到了2016年的1.6萬多噸, 減量2000萬噸。

在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垃圾分類好經驗還有不少。 在福州, 藍山四季社區引進了廚餘垃圾處理機, 將住戶分類的餐廚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在合肥, 垃圾分類投放資料自動記錄, 並反映在資訊平臺上, 實現對垃圾箱的遠端監控……

問題與瓶頸:居民分好了類,一個垃圾車混裝拉走?

然而,讓民間環保人士頗為自豪的垃圾分類社區,在各地只是個例。絕大多數地方的垃圾桶裡,各種垃圾依然混裝,分不清哪些可回收和再利用。

“即使在家把垃圾分好類並放到了指定的垃圾桶裡,最終也會被扔在一個垃圾車里拉走。”海口市民史女士的無奈,也是很多地方的普遍現象。

為什麼居民分好類的垃圾,到了垃圾運送車這裡,卻又混裝在一起了?這其中的原因是,有的居民分類了,有的卻沒分類,根本達不到分類裝車的要求,所以環衛工人只能混裝,而垃圾焚燒廠也只能一併處理。從這就可以看出,垃圾分類是一環緊扣一環的,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就可能全盤皆輸。“分類投放是居民責任,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均是政府責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此前曾表示。

就拿海口來說,早在2002年底,垃圾分類的方案便已出臺,次年開始試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當時設置了便於區分的上千個環保型分類垃圾箱,桶上標有明顯的分類標誌,替代原來的垃圾圓桶。然而,到2010年,街頭一黃一綠兩個一組的垃圾分類箱仿佛是擺設:不僅市民意識行動沒跟上來,連相關的垃圾後續處理設施也未跟上。

2010年8月,海口再次啟動垃圾分類試點,確定部分黨政機關、學校、大型企業、酒店、景區、港口、車站、碼頭、農貿市場、商場等具有代表性的50個單位、35條道路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廢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但這些新式環保垃圾箱“上崗”幾年,市民分類投放垃圾意識仍較薄弱,多數垃圾箱常“吃錯東西”。

最終,海口市雖然歷次推行或試點垃圾分類均收到一定效果,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得以在全市推行推廣。

有學者經過研究後認為,各地垃圾分類並非沒有進展,投放、收集、運輸、處理4個環節都有做得好的試點社區,但缺少一條完整的示範線。比如,有的社區垃圾分類做得好,有的收運及時到位,還有的社區能高效就地處理垃圾、使其資源化利用,一些試點社區還用上了“互聯網+”、“掃碼兌換”等創新形式吸引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但如果不能很好地銜接配合,很難有大的成效。

對策與展望:各地將動真格,資源利用的春天到來

《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北京等46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在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

垃圾分類,國家層面已給各試點城市下達強攻令,各地又將如何突圍?

從今年開始,北京每個區至少有1個街道,其他街道至少有1個社區,普遍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創建工作。通過示範片區,不斷擴大垃圾分類的覆蓋範圍,城市核心區2020年將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上海將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單位強制分類覆蓋。屆時,上海市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將逐步實現“不分類、不收運”,還將進一步強化市民參與機制。

合肥於2016年3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通過對合肥垃圾成分、垃圾量及居民投遞習慣進行廣泛的實地調研,針對本市現狀,引入省內外兩家專業化服務公司,承擔社區及學校智慧垃圾分類收集、再生資源運輸和再生資源處理服務。目前,瑤海、廬陽、包河、經開區4個區已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福州本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將分兩個階段進行推進:第一階段預計列入試點的社區每日將產生廚餘垃圾約12噸,全部運往市郊的紅廟嶺,卸到那裡的2座陽光垃圾堆肥房進行堆肥處理;2018年6月,紅廟嶺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將建成投用,餐廚垃圾後端處置能力全面提升,開始進行第二階段較大規模的分類試點工作。

2017年,海口市每個區各選30個單位

問題與瓶頸:居民分好了類,一個垃圾車混裝拉走?

然而,讓民間環保人士頗為自豪的垃圾分類社區,在各地只是個例。絕大多數地方的垃圾桶裡,各種垃圾依然混裝,分不清哪些可回收和再利用。

“即使在家把垃圾分好類並放到了指定的垃圾桶裡,最終也會被扔在一個垃圾車里拉走。”海口市民史女士的無奈,也是很多地方的普遍現象。

為什麼居民分好類的垃圾,到了垃圾運送車這裡,卻又混裝在一起了?這其中的原因是,有的居民分類了,有的卻沒分類,根本達不到分類裝車的要求,所以環衛工人只能混裝,而垃圾焚燒廠也只能一併處理。從這就可以看出,垃圾分類是一環緊扣一環的,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就可能全盤皆輸。“分類投放是居民責任,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均是政府責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此前曾表示。

就拿海口來說,早在2002年底,垃圾分類的方案便已出臺,次年開始試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當時設置了便於區分的上千個環保型分類垃圾箱,桶上標有明顯的分類標誌,替代原來的垃圾圓桶。然而,到2010年,街頭一黃一綠兩個一組的垃圾分類箱仿佛是擺設:不僅市民意識行動沒跟上來,連相關的垃圾後續處理設施也未跟上。

2010年8月,海口再次啟動垃圾分類試點,確定部分黨政機關、學校、大型企業、酒店、景區、港口、車站、碼頭、農貿市場、商場等具有代表性的50個單位、35條道路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廢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但這些新式環保垃圾箱“上崗”幾年,市民分類投放垃圾意識仍較薄弱,多數垃圾箱常“吃錯東西”。

最終,海口市雖然歷次推行或試點垃圾分類均收到一定效果,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得以在全市推行推廣。

有學者經過研究後認為,各地垃圾分類並非沒有進展,投放、收集、運輸、處理4個環節都有做得好的試點社區,但缺少一條完整的示範線。比如,有的社區垃圾分類做得好,有的收運及時到位,還有的社區能高效就地處理垃圾、使其資源化利用,一些試點社區還用上了“互聯網+”、“掃碼兌換”等創新形式吸引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但如果不能很好地銜接配合,很難有大的成效。

對策與展望:各地將動真格,資源利用的春天到來

《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北京等46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在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

垃圾分類,國家層面已給各試點城市下達強攻令,各地又將如何突圍?

從今年開始,北京每個區至少有1個街道,其他街道至少有1個社區,普遍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創建工作。通過示範片區,不斷擴大垃圾分類的覆蓋範圍,城市核心區2020年將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上海將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單位強制分類覆蓋。屆時,上海市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將逐步實現“不分類、不收運”,還將進一步強化市民參與機制。

合肥於2016年3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通過對合肥垃圾成分、垃圾量及居民投遞習慣進行廣泛的實地調研,針對本市現狀,引入省內外兩家專業化服務公司,承擔社區及學校智慧垃圾分類收集、再生資源運輸和再生資源處理服務。目前,瑤海、廬陽、包河、經開區4個區已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福州本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將分兩個階段進行推進:第一階段預計列入試點的社區每日將產生廚餘垃圾約12噸,全部運往市郊的紅廟嶺,卸到那裡的2座陽光垃圾堆肥房進行堆肥處理;2018年6月,紅廟嶺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將建成投用,餐廚垃圾後端處置能力全面提升,開始進行第二階段較大規模的分類試點工作。

2017年,海口市每個區各選30個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