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消費趨勢新視角:“在外”消費市場崛起

最新《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 中國消費者“在家”和“在外”消費“雙速”增長, 尤其是在外消費異軍突起——O2O外賣市場增長強勁, 過去3年年增速達到40%到50%。

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出現變化, “在外”(Out of Home, OOH)消費顯著增長, 表明中國消費者選擇食品飲料消費的方式正在發生重大改變。 6月20日, 貝恩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推出了2017年中國購物者報告之系列一《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雙速”增長:“在家”和“在外”消費》。 報告的研究結果顯示, 中國家庭的快速消費品依然呈現“雙速”發展, 與此同時, 不同於以往在家烹飪, 許多中國消費者如今更加青睞餐廳外賣或外出就餐。 這一變化為快速消費品(FMCG)的價值增長開闢了新視野, 為具備前瞻性的品牌帶來了重要機遇。

中國快速消費品品類保持“雙速”增長軌跡

今年, 除了照常對4萬戶家庭的在家消費情況進行調查以外, 貝恩和凱度消費者指數還分析了一、二線城市4000名中國個人消費者, 通過智慧手機搜集其在外消費食品飲料的情況, 並結合其他資料來源, 對餐飲管道的整體動態進行了深入剖析。 結果顯示, 從2013到2016年, 為在家烹飪而採買的食品年增速為3%, 然而同一時期的食品外賣增速卻高達44%,

外出就餐增速也達到10%。

“這是我們第一次從在外消費這一全新視角來分析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 結果表明全國消費者購買食品、飲料的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報告合著者、貝恩公司大中華區消費品及零售業務主席布魯諾(Bruno Lannes)說。 “從諸多方面來看, 這種變化打開了研究‘雙速’趨勢的新視野, 在《2016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如何把握“雙速”前行中的中國購物者》中, 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趨勢。 ”

對於一些食品飲料品類, 便利店和食雜店管道具有巨大的在外消費銷售潛力

許多公司開始著力發展餐廳和“在外”(OOH)管道, 以應對上述變化。

隨著在外就餐和外賣市場的繁榮, 在外餐飲消費取得快速增長

今年的報告揭示了一系列影響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關鍵趨勢:中國電商管道繼續高歌猛進, 銷售額增速達到52.6%以上;目前, 線上管道占快速消費品銷售總額的7%, 過去兩年來市場份額實現翻番;大賣場份額下滑了2%, 超市或小超市的增速放慢到2%, 僅略高於通貨膨脹率,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 便利店的增長達到7.4%;與健康或個人衛生相關的品類滲透率較高且不斷增長, 個人護理品類以及大部分高端化單品亦是如此, 因為有購買能力的中國購物者願意為優質商品買單。

和往年一樣, 研究方對26個品類中排名前20的品牌進行了深入分析, 結果顯示,本土品牌增長了8.4%,而外資品牌僅增長了1.5%;在便利店和食雜店管道,多個食品飲料品類體現出在外消費的巨大銷售潛力;從2013-2016年,食品外賣增長了44%,外出就餐增長了10%,O2O外賣市場保持強勢增長,在過去三年年增速達到40%到50%,推動了外賣市場的增長。

報告建議,企業和品牌可通過三種方式迎合“雙速”增長,擁抱影響市場的重大零售變革:一是重新審視業務組合,評估自身高速和低速增長產品品類與管道的搭配組合;二是調整產品範圍,捕捉消費者對健康、高品質和在外消費的需求;三是持續發展數位化能力,按照全管道願景拓寬業務職能範圍。

零售企業可採取以下關鍵行動:一是調整客戶戰略,實現數位化業務和O2O業務的高速增長;二是重塑門店組合,縮小平均規模,重點發展預加工食品和即食食品;三是改造便利店和食雜店管道的門店設計,為挖掘在外消費的巨大潛力做好充分準備。

結果顯示,本土品牌增長了8.4%,而外資品牌僅增長了1.5%;在便利店和食雜店管道,多個食品飲料品類體現出在外消費的巨大銷售潛力;從2013-2016年,食品外賣增長了44%,外出就餐增長了10%,O2O外賣市場保持強勢增長,在過去三年年增速達到40%到50%,推動了外賣市場的增長。

報告建議,企業和品牌可通過三種方式迎合“雙速”增長,擁抱影響市場的重大零售變革:一是重新審視業務組合,評估自身高速和低速增長產品品類與管道的搭配組合;二是調整產品範圍,捕捉消費者對健康、高品質和在外消費的需求;三是持續發展數位化能力,按照全管道願景拓寬業務職能範圍。

零售企業可採取以下關鍵行動:一是調整客戶戰略,實現數位化業務和O2O業務的高速增長;二是重塑門店組合,縮小平均規模,重點發展預加工食品和即食食品;三是改造便利店和食雜店管道的門店設計,為挖掘在外消費的巨大潛力做好充分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