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6年銀行卡取現額降10.46% “無現金化”加速變革

金融界銀行訊日前, 央行發佈了《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和《2016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 報告顯示, 2016年銀行卡髮卡量、存款、轉帳等各項服務均高速增長, 但取現業務卻出現了下降。 與此同時, POS機增長創五年最低, 尤其是2016年第四季度, POS機數量甚至出現負增長。

挖財研究院認為,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移動支付技術的突破, 紙幣在現實交易中出現的頻率大大降低, “無現金化”成為商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與此同時, 傳統銀行業也迎來的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歷史上每一次通訊技術的變革, 都會帶來銀行的變革。

近些年來, 傳統銀行也開始加速佈局移動支付市場, 比如力推手機銀行、減免手機轉帳手續費等等, 體現了銀行業對移動支付這塊蛋糕勢在必得的決心。 ”

2016年銀行卡取現業務不增反降 無現金支付日益受追捧

《2016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 2016年銀行卡取現業務呈現了不增反降的特點。 2016年取現179.98 億筆, 金額65.50 萬億元, 同比分別下降2.30%和10.46%。 而《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則顯示, 截至第四季度末, 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特約商戶206 7.20萬戶, POS機具2453.50萬台。 較上季度末分別減少57.60萬戶、148.60萬台。 與之相對應的是, 2016年移動支付業務257.10億筆, 金額157.55萬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85.82%和45.59%。 移動支付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

“現在談無現金社會有些為時過早,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移動支付帶來了一場自下而上的貨幣支付方式的革命。 無論是在一二線城市, 還是在邊陲小鎮, 人們開始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甚至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接受和習慣用手機付錢的消費方式。 ”挖財研究院表示。

爭奪移動支付市場 銀行出招迎戰

面對著這場貨幣支付方式的革命, 傳統商業銀行也逐步加大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佈局力度。

早在去年年初, 各個商業銀行紛紛開放了手機免費轉帳業務。 去年下半年, 央行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 要求各大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帳等業務, 收取異地手續費的,

應當自本通知發佈之日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

業內人士分析, 在互聯網顛覆行業格局的時代, 能否創新求變積極擁抱互聯網+, 是一個企業能否擴大客戶群體、持續發展的關鍵。 誰能夠提前嗅到市場變化, 及早佈局, 誰就能將挑戰變成機遇, 成為“互聯網+”的受益者。

除了使用“免費”這招留住用戶外, 各家銀行也正在大力殺入移動支付市場。 在支付消費領域,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與銀聯聯合手機廠商推出Apple Pay、Samsung Pay及Huawei Pay等支付方式。 很多傳統銀行卡機構也通過推出銀聯“雲閃付”近場支付方式和覆蓋更多商鋪在海內外“收復失地”。

此外, 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支持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 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支持線上消費積分。

比如招行、浦發、交行這些銀行都實現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支付的積分支持, 中信、平安(部分)等銀行開始為協力廠商支付(支付寶)定制多倍積分的信用卡。 外資銀行也與國內銀行暗地較量, 渣打和滙豐支付寶都有積分, 渣打更是專門針對網購有返現活動。

在這場移動支付大戰中, 未來的銀行將會何去何從?對此, 挖財信用卡專家張寶亮表示, 傳統商業銀行與協力廠商支付未來必將是一種競爭合作、博弈互動、融合滲透的複雜多樣的態勢。 銀行可以在“移動服務”上繼續深挖, 改善手機銀行的功能性, 使用戶更加便捷性的操作各項功能。 其次, 完善積分規則, 充分宣傳銀行各大優惠活動資訊, 增加使用者粘度。 當然,

面對層出不窮的外部互聯網欺詐和線上支付的風險, 銀行更需要關注個人資訊安全的問題。 中小客戶是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主要物件, 其具有風險預判能力弱、風險承受能力低的特點, 更需要專業的風控來為其保駕護航。 相比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傳統銀行具備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風險控制經驗、體系和模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