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第16屆“漢語橋”預賽亞塞拜然賽區獲獎選手:緣牽“漢語橋”,開啟一扇窗

緣牽“漢語橋”, 開啟一扇窗

——記第16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預賽亞塞拜然賽區獲獎選手

通訊員 權博 蘭雀

5月6日下午, 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預賽暨第三屆亞塞拜然大學生“漢語橋”決賽, 在巴庫國立大學禮堂舉行。 來自亞塞拜然巴庫國立大學、外交大學、總統直屬國家行政學院、語言大學的9名選手參加了爭奪。

經過激烈角逐, 最終評出了亞塞拜然賽區的一、二、三等獎。 來自亞塞拜然外交大學的趙瑞(Saftar Gasimov)獲得了一等獎, 亞塞拜然總統直屬國家行政學院的宋娜(Sona Mammadli)獲得了二等獎, 亞塞拜然巴庫國立大學的李響獲得三等獎。

漢字——讓我夢牽魂繞的圖騰

2014年10月, 趙瑞作為亞塞拜然外交大學經濟專業的一名新生, 在巴庫大學孔子學院開辦的漢語興趣班上, 第一次接觸到漢語, 就對漢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覺得每一個漢字就像一幅畫。 書法對於他來說, 跟畫畫兒一樣。 他認為漢字書法不僅具有空間結構的美, 更重要的是其中豐富的內涵。 漢字的每一筆一畫, 每個部分之間的連接, 都可以讓人發揮出無限的想像。 將書法和繪畫結合在一起, 再賦予自己的思考, 即成為一個全新的創意, 他稱之為“書畫”。 為創作一幅“書畫”, 他時常絞盡腦汁, 廢寢忘食, 但也樂在其中。 他說“每當我拿起毛筆, 頭腦中出現如畫般的漢字,

就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我特別享受書法帶給我的平靜。 ”

他有一個夢想, 就是寫一本用圖畫解釋漢字的書。 幫助全世界學習漢語的人輕鬆地理解、學習漢字。 他說:“我要用這種方法解釋更多、更複雜的漢字, 並賦予它們更現代的含義。 我要寫一本圖解漢字的書。 讓更多的人喜歡漢字,愛上漢語”。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她身著漢服, 衣袂飄飄, 猶如在水一方的佳人向觀眾翩翩走來。 第一部分是朗誦《蒹葭》, 重章疊句、回環往復的詩句極具韻律美, 但是也增加了記憶的難度。 她卻一字不錯、滿懷柔情, 再搭配柔美的動作, 韻味十足, 仿佛一位佳人穿越而來。 第二部分是吟唱《蒹葭》, 婉轉動聽的嗓音, 好似《蒹葭》就是為她所作一般,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她的才藝表演《蒹葭》最終獲得了才藝表演的最高分。

開始學習漢語後, 她每天學習兩個小時漢語, 從未間斷。 跟其他同學不同, 她從零基礎開始就是用漢字記筆記。 除了課上作業, 她還自己學習很多漢字, 抄寫詩歌, 自學“漢語橋”題庫。 當得知自己獲得第二名時, 她不敢相信;當得知自己僅以0.04分之差輸給第一名時, 她深呼一口氣說:“太好了, 如果我獲得第一名, 我會很難過, 因為我的漢語水準遠不能代表亞塞拜然去中國參賽。 但是, 我會更加努力學習, 希望我以後可以有實力代表亞塞拜然參賽。

她就是宋娜, 不僅是亞塞拜然總統直屬國家管理學院國際關係專業三年級學生兼班長, 還是阿全國每年只有100名優秀中學畢業生可以獲得的金獎章畢業證獲得者。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這是這位亞塞拜然女孩的參賽宣言, 也是她學習漢語的精神。

“我就是一個穿越時空而來的中國古人”

李響說, 其實從小到大他都有一個夢境——夢見自己是某個東方古國的一位俠客, 游走江湖, 吟詠詩歌, 過著來無影去無蹤, 逍遙自在的日子。 年幼的他並不知道那是哪個國家, 但在他讀大二時, 以高分通過了HSK三級考試和HSKK中級考試, 順利申請到了孔子學院獎學金, 前往南京師範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 當他來到歷史悠久的南京時, 才幡然醒悟:夢境中的東方古國就是中國,而這個曾是六朝古都的金陵城,便是他日思夜想的故鄉。

才藝環節,他發揮了最佳的水準。一長段文采飛揚的文字,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都略顯晦澀,他卻一字不落地記下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感情充沛,舉手投足間,宛如詩仙再世。而《我的1919》截然不同的激昂憤慨情緒,也被李響表達得淋漓盡致。全場幾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息。坐在台下的我,回想起他這些天的準備過程,看到他點滴的進步和最終完美的呈現,也被深深打動了。

遺憾的是,古往今來的比賽,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雖然李響表現出色,此場亞塞拜然區總決賽,強手雲集,他最終獲得三等獎。賽後他表示,證明自己了就好,輸贏不重要!

漢語嚴謹而美麗,正如“漢語橋”的名稱,漢語是通向無與倫比的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漢語橋”向世界大學生開啟了一扇充滿機會的窗,通過這扇窗讓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國家的人可以相互接觸,互相理解和欣賞;通過這扇窗全方位推動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積極推進與各國間文化活動往來,不斷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領域,拓寬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責編:曾楚禹]

才幡然醒悟:夢境中的東方古國就是中國,而這個曾是六朝古都的金陵城,便是他日思夜想的故鄉。

才藝環節,他發揮了最佳的水準。一長段文采飛揚的文字,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都略顯晦澀,他卻一字不落地記下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感情充沛,舉手投足間,宛如詩仙再世。而《我的1919》截然不同的激昂憤慨情緒,也被李響表達得淋漓盡致。全場幾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息。坐在台下的我,回想起他這些天的準備過程,看到他點滴的進步和最終完美的呈現,也被深深打動了。

遺憾的是,古往今來的比賽,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雖然李響表現出色,此場亞塞拜然區總決賽,強手雲集,他最終獲得三等獎。賽後他表示,證明自己了就好,輸贏不重要!

漢語嚴謹而美麗,正如“漢語橋”的名稱,漢語是通向無與倫比的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漢語橋”向世界大學生開啟了一扇充滿機會的窗,通過這扇窗讓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國家的人可以相互接觸,互相理解和欣賞;通過這扇窗全方位推動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積極推進與各國間文化活動往來,不斷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領域,拓寬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責編:曾楚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