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申中明 ‖ 落葉

我對落葉一直有種刻骨銘心的情懷。

每當陣陣秋風掠過大地, 家鄉的山林裡便開始飄散一層層落葉。 這是我們農家孩子出征的號角——背上背簍,

拿上筢子, 到田野去!到山林裡去!到父母親需要我們摟樹葉子的地方去!

就像工人做工, 農民種田一樣, 摟葉子是我們農家孩子天經地義的人生第一課, 其份量不亞于讀書上學。 樹葉子有兩個功能:一是燒火做飯。 上世紀70年代初期, 中原地區的農村家家戶戶都很窮, 沒錢買煤, 樹葉子就是農村賴于生存的熱能源;二是當肥料。 把樹葉倒進豬圈, 在幾頭豬無休止的踐踏和糞便熏汙下, 轉化為上等的綠色農家肥。 由於葉子與家庭生計這種可持續可迴圈功能, 誰家孩子也不能特殊到落葉季節不出去摟葉子, 如果這個季節誰家豬圈和院子裡沒有大堆大堆的樹葉子, 是會遭受村裡人恥笑的。

摟樹葉也需要掌握時機。 黎明之前, 大風過後, 都是摟葉子的黃金時刻。 大人們往往天不亮就起床下地了, 到早飯時分, 生產隊出工之前, 已背著滿滿一大簍葉子回來了, 而孩子們才剛剛起床。 等到吃過飯再去山林裡摟葉子時, 每棵樹下只剩下幾片零落的樹葉。 沮喪、茫然一起湧上我們的心頭,

而大人們在這件事上從來也不會考慮孩子們的感受!

咋辦呢?團結就是力量!我們幾個孩子共同抱著一棵樹使勁地搖, 或者同時對準一棵樹用力地跺, 這個辦法對小點的樹還真見效果, 樹葉紛紛飄落, 好似喜從天降;但對於樹幹粗壯的大樹, 這種辦法無異於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好在農家孩子都有爬樹的基本功, 我們像猴子一樣攀附在各個樹叉上, 折一根樹枝, 從不同方位撲打樹葉, 把尚在秋風裡掙扎的樹葉一一打落。

伴隨著這種獲得感的是一陣陣的饑餓感。 每天每頓的飯菜都一樣:糠餅就稀飯, 白麵饃頭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 面黃肌瘦是那個年代我們當地人的普遍特徵。 八、九歲正是長身體的年齡,

經過這麼幾次折騰, 身上那點有限的能量早已完成使命, 常常是上得了樹下不了地, 從樹上摔下來是常有的事, 而奇怪的是那時候摔壞身體的孩子並不多。 後來想明白了, 農村裡的樹多數是果樹, 樹身都不高, 而且八、九歲的孩子份量輕, 身體靈巧, 即使摔下來也被枝枝蔓蔓緩衝掉不少重力。

記憶中自己就從樹上掉下來兩次, 有一次摔得有點重, 長時間緩不過神來, 同伴們就把我母親叫來了。 母親端來一碗水, 一邊拉著我繞著樹轉圈, 一邊往樹根裡澆水, 口中還喃喃著我的名字。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在為我喊“魂”, 按照家鄉人的說法, 我摔下來後“魂”還在樹上, 是魂不附體了。 其實, 如果母親當時能給我拿來一個白麵饅頭, 我的“魂”肯定能更快更早地“附體”。

也曾跟隨父親走出大山, 進過城市, 看著城裡的孩子一個個衣著光鮮, 手裡拿著各種各樣的玩具, 我好奇又羡慕, 我問父親城裡的孩子用不用摟樹葉, 能不能每天都吃上白麵饅頭, 父親說, 城裡人都是吃商品糧的, 每個月都能領一份工資,生活條件比農村好很多,城裡有電有煤,用不著樹葉子。我對城裡人肅然起敬,也產生了好多疑問,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山區?為什麼我們種出來的糧食要交公糧,反而自己吃不飽飯?我們山裡人能不能也到城市裡工作生活?

從城裡回來後,我突然對摟樹葉子失去了興趣,我常常躺在樹下,盯著頭上的樹葉子發呆,我想,果樹開花時,樹葉的作用是陪襯;果樹結果時,樹葉的作用是守護;果實被採摘後,秋風把樹葉掃落或者被我們打落,樹葉的作用是取火和被當作肥料,樹葉在短暫的一生中處處發揮自己的作用,它雖然不會說話,但它的行為也體現出了一種精神吧!

摟葉子的營生季節性強,一年中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上山割草、拾柴禾、撿穀穗、遛紅薯,所謂“遛”,就是在大人們已經刨過的紅薯地裡再一遍又一遍地刨,試圖刨出被遺漏下來的,但這樣意外的驚喜並不是很多。即使遛出來幾顆紅薯,也捨不得當時吃掉,這是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們會心滿意足、大搖大擺地從鄉親們較多的街道走過,等大人們誇過“這孩子真能幹、真懂事!”之後,再回家把紅薯切成片,曬乾,磨成粉,與其它麵粉摻雜蒸熟後食用。

我童年、少年時代的課餘時間,就在這年復一年的摟葉子、遛紅薯中度過了,我的性格養成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奠基。15歲那年,我背起行囊,走向城鎮裡的高中讀書。18歲那年秋天,我踩著家鄉金黃色的落葉,一路北上,參軍入伍。21歲,我考進了南京炮兵學院。後來又進入南京政治學院進修。在將近30年的軍旅生涯中,我常常想起自己少小時候摟樹葉子的日子,想起我那些吃不上一頓飽飯的好夥伴,我們通過摟葉子培養出來的不懼苦難、堅韌不拔、自食其力、精誠團結的品質,已內化為我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

感謝落葉陪我走過童年時代的喜怒哀樂,感謝落葉給予我生活的啟示!

作者簡介

申中明--包頭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

每個月都能領一份工資,生活條件比農村好很多,城裡有電有煤,用不著樹葉子。我對城裡人肅然起敬,也產生了好多疑問,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山區?為什麼我們種出來的糧食要交公糧,反而自己吃不飽飯?我們山裡人能不能也到城市裡工作生活?

從城裡回來後,我突然對摟樹葉子失去了興趣,我常常躺在樹下,盯著頭上的樹葉子發呆,我想,果樹開花時,樹葉的作用是陪襯;果樹結果時,樹葉的作用是守護;果實被採摘後,秋風把樹葉掃落或者被我們打落,樹葉的作用是取火和被當作肥料,樹葉在短暫的一生中處處發揮自己的作用,它雖然不會說話,但它的行為也體現出了一種精神吧!

摟葉子的營生季節性強,一年中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上山割草、拾柴禾、撿穀穗、遛紅薯,所謂“遛”,就是在大人們已經刨過的紅薯地裡再一遍又一遍地刨,試圖刨出被遺漏下來的,但這樣意外的驚喜並不是很多。即使遛出來幾顆紅薯,也捨不得當時吃掉,這是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們會心滿意足、大搖大擺地從鄉親們較多的街道走過,等大人們誇過“這孩子真能幹、真懂事!”之後,再回家把紅薯切成片,曬乾,磨成粉,與其它麵粉摻雜蒸熟後食用。

我童年、少年時代的課餘時間,就在這年復一年的摟葉子、遛紅薯中度過了,我的性格養成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奠基。15歲那年,我背起行囊,走向城鎮裡的高中讀書。18歲那年秋天,我踩著家鄉金黃色的落葉,一路北上,參軍入伍。21歲,我考進了南京炮兵學院。後來又進入南京政治學院進修。在將近30年的軍旅生涯中,我常常想起自己少小時候摟樹葉子的日子,想起我那些吃不上一頓飽飯的好夥伴,我們通過摟葉子培養出來的不懼苦難、堅韌不拔、自食其力、精誠團結的品質,已內化為我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

感謝落葉陪我走過童年時代的喜怒哀樂,感謝落葉給予我生活的啟示!

作者簡介

申中明--包頭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