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守得雲開見月明 土壤修復產業鏈即將爆發

繼新環保法之後, 我國環保行業第二個強制性政策——土壤污染防治法出臺在即。 雖然我國土壤修復產業仍存短板, 但受益於政策利好, 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 最終開闢7.5萬億市場藍海空間。

民以食為天, 食以土為先。 只是近年來, 隨著工業的迅速起飛、農業生產方式的持續性粗放, 這片“天空”已然黑雲壓城, 千瘡百孔。 據機構測算, 目前我國土壤地塊超過52萬塊, 有待修復的土壤污染面積多達4億畝。 土壤污染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的關鍵時期。

強制性政策護航, 行業井噴在即

自2016年“土十條”出臺, 土壤污染治理便成為整個環保領域的爆點。 近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通過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 在2017這樣一個土壤修復的節點之年, 將對土壤修復產業形成空前的利好局勢。

繼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之後, 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整個環保行業第二個強制性政策,

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能夠帶來的衝擊力同樣值得期待。 類比2015年新環保法出臺後帶來的環保行業全產業鏈爆發, 土壤污染防治法一旦出臺, 將一力促成新時期以來環保產業的第二次井噴。

得出上述結論的深層次原因, 無外乎以下兩點:第一, 作為國家層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單行法, 土壤污染防治法屬於細分行業的專門立法, 是國家對土壤修復領域重視的最佳體現, 而環保產業本身就屬於政策扶持性產業, 由此可見一斑。 二, 作為強制性法律, 土壤污染防治法一旦出臺, 過去違法成本較低的現象將成為歷史, 各方責任的判定也勢在必然, 由此將大大刺激土壤治理需求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

起步雖晚潛力足, 產業短板需補

“蹣跚起步, 底氣不足”這八個字是對當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真實寫照。 技術研發水平較低, 產業化處於初級階段, 產業鏈條不甚完整, 產業集中度不高等, 這些都是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的短板所在。 在歐美發達國家, 我國土壤修復產業在行業與起步高峰階段分別約佔據GDP的0.1%和0.5%, 在環保行業的占比高達30%以上。 而我國土壤修復產業在GDP中占比不足0.01%, 在環保產業的占比不足1%。

一枚硬幣有兩面, 正是當前的不足, 從側面反映出, 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可開闢空間無限遼闊。 實際上, 我國土壤修復產業並非踟躕不前, 在2015年環保產業爆發期便有所進展。 資料顯示, 2014年, 我國土壤修復企業約530家,

這一數量在2015年攀升至近1000家, 幾乎翻番, 且當年土壤修復項目多達120個, 合同簽約額上升至22億。

產業鏈條大爆發, 萬億藍海正藍

從目前情況來看, 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推出的時間基本可以確定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 屆時, 包括土壤監測、土壤修復、土壤評估等多領域在內的整個土壤治理產業積蓄已久的能量必然蓬勃而出。 近期來看, “十三五”期間, 土壤修復產業的藍海空間在1200億至6000億的區間;遠期而言, 整個土壤治理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7.5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 鑒於國家對PPP模式的大力推廣, 土壤治理的政府外包項目將成為一塊引發搶奪的美味蛋糕, “水務巨頭們激戰安徽阜陽百億PPP專案”的盛景也將在土壤修復領域輪番上演。

A股市場中, 博世科、永清環保、維爾利、鐵漢生態、鴻達興業、東江環保、桑德環境、高能環境、理工環科、蒙草生態等土壤治理概念股值得投資者們重點追蹤觀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