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美女與野獸》首週末票房破3億,迪士尼如何“炒冷飯”?

文/ 皮皮諾

作為迪士尼今年的首部重磅作品, 《美女與野獸》於3月17日在北美和中國等地同步上映, 首日票房就報收6378.7萬美元(北美)和8312.9萬元(中國內地),

在經歷週末兩天后, 影片的北美票房達到了1.7億美元, 創造了北美影史三月開畫記錄, 在北美影史所有開畫記錄裡也能排在第七位!全球超過3.5億美元, 成為迪士尼的第八部首周全球超3億美元的電影。

《美女與野獸》改編自1991年迪士尼的同名動畫,

也是近年來繼《愛麗絲夢遊仙境》、《魔境仙蹤》、《沉睡魔咒》、《灰姑娘》、《奇幻森林》、《彼得的龍》之後, 迪士尼的又一部童話改編真人電影。 回顧下上述幾部電影, 《彼得的龍》以外的幾部都在中國內地上映過, 且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愛麗絲夢遊仙境》內地2.92億, 全球10.26億美元, 《魔境仙蹤》內地1.64億, 全球4.94億美元, 《沉睡魔咒》內地2.96億, 全球7.59億美元, 《灰姑娘》內地4.43億, 全球5.44億美元, 《奇幻森林》內地9.79億, 全球9.67億美元。

除了上述幾部電影, 迪士尼在接連收購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影業之後, 最出名的兩個系列就是“復仇者聯盟”和“星球大戰”, 尤其是兩部《復仇者聯盟》和《星球大戰7》在北美狂刷記錄, 令其他公司實則膽寒。 不過, 雖然迪士尼在近幾年憑藉這些影片,

坐穩了好萊塢“六大”的頭把交椅, 但仔細分析後可以看到, 讓迪士尼成功的這些影片, 基本都是童話改編、漫畫改編和“老系列”續拍或衍生, 換句話說, 這些影片都並非原創。 為何迪士尼總拿觀眾所熟知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去翻新、拍攝, 而且還總能獲得成功呢?

觀眾情懷讓IP在好萊塢也盛行

熟悉中國電影市場的應該對IP毫不陌生, 近兩年隨著中國電影的迅速崛起, IP一詞成了最炙手可熱的電影名詞之一, 幾乎每一篇談論中國電影的文章都會提到IP, 也就是智慧財產權, 把已經發行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等被創造者所擁有的事物, 改編成影視作品。

IP改編實際上是電影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走向, 在電影越發市場化的今天, 當我們在探討電影的未來時, 不可避免的會與市場、商業等有悖於電影本身藝術性的名詞聯繫起來, 但卻是電影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即在商業的支持和幫助下, 電影才能更多元地發展到現今的地步, 而不單單屈於一小撮藝術擁躉的自娛自樂。

所以, 當商業給予電影進步很大的便利和條件之後, 也需要用電影的發展成果來索取回報, 也就是票房, 而IP具有的先天市場優勢, 是最直接和最快速賺取回報的途徑, 自然會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中國如此, 好萊塢也是這樣, 每年好萊塢被引進到中國上映的商業大片, 有一多半都是IP的產物, 如系列電影、續集電影、漫改電影等等, 好萊塢的大佬們也清楚商業和藝術間的關係, 電影的進步和發展如果沒有金錢的堆砌, 就不會達到能拍出《阿凡達》、《奇幻森林》、《異形》這樣電影的能力, 而這些電影也都會用票房回饋給投資人或是為電影技術付出投入的人們, 相輔相成也是他們懂得的道理。 那為何IP會有這樣大的市場潛力呢?

簡單說就是因為觀眾的情懷。

IP是觀眾已經熟悉和瞭解的作品及人物,比如漫威和DC的漫畫,迪士尼過去的經典動畫片,上個世界的老電影等等,無論從故事還是角色上,都能讓觀眾感到親切,並能喚起對過往的回憶,而且觀眾不會有疏離、陌生感,很容易和直接地就能進入到電影中,獲得期望中的觀影體驗,還能捕捉到創作者就原作品所放置的一些小彩蛋,這些都能極大提升觀眾的觀影樂趣。

《星球大戰7》在《星戰前傳3》之後的十年上映,在北美就獲得了恐怖的9億多美元票房,實際上這部影片並沒有多麼完美無瑕,最大的原因還是情懷,由於北美觀眾對“星戰”的情懷太過濃烈,致使這部影片上映後,成了現象級的,北美媒體也報導了當時觀眾的狂熱,甚至有進影院看許多遍的。這就是一個典例,IP所引導的“情懷潮”是目前全世界電影市場都“無解”的一個情形,因此精明的公司大佬們也毫不猶豫地會選擇IP去改編、創作,對他們來說,商業性才是更重要的。

原創ip風險大,改編名著最“保險”?

和中國電影市場還不太一樣,雖說都在追求IP狂潮,但好萊塢的電影人們是具備高超和穩定的原創能力的,除去迪士尼收購的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迪士尼本部無論是真人電影還是動畫,也都有著光榮的履歷表,《加勒比海盜》、《國家寶藏》、《人猿泰山》、《獅子王》等等,包括好萊塢的環球、派拉蒙、華納、福克斯和索尼,都有數不盡的原創佳作,而這些作品也是好萊塢的“臉面”,是好萊塢領導著世界電影一次又一次變革的根基和源力,是外來勢力無法侵佔好萊塢的關鍵因素。

不過,拿迪士尼舉例,在近幾年《魔法師的學徒》、《異星戰場》、《明日世界》、《獨行俠》等大製作的原創作品接連失利,且都票房慘敗,帶給迪士尼的損失是巨大的。本來迪士尼也是靠動畫起家,早期眾所周知的作品幾乎都是動畫,對真人電影的試水、投資也都較為謹慎,在以往好萊塢還並不流行IP電影時,迪士尼創作的幾部真人片的成功,似乎是給了他們信心,在之後的選擇、籌備、拍攝上,過多地依賴過去成功的經驗,沒有考慮好當下觀眾口味、喜好,市場前景等,所以就失敗了那幾部,而隨著漫威的崛起,他們收購漫威之後,看著超級英雄電影拍一部賺一部,當然就不會有賠本的擔憂,風險也小了許多,自然管理層也更願意去靠這些系列IP電影來提升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了。

“少女心”才是王道,迪士尼深諳“炒冷飯”之道?

在上邊提到的失敗和成功中,迪士尼也會總結經驗和教訓,並在收購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後,對這幾家公司的文化、經驗、創作力和市場潛力都會進行吸收,所以走到現在的迪士尼,在擁有過去立於不敗之地的動畫製作思維之外,還有與時俱進的先進真人大製作創作能力和條件,當然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奇想法或是考慮周全的分析判斷了。

拿剛剛上映的這部《美女與野獸》舉例,導演是《芝加哥》的編劇,《追夢女孩》的導演比爾·康頓,他用自己所擅長的歌舞片經驗,把迪士尼的這個家喻戶曉童話故事變成了一部夢幻且新潮的歌舞電影,儘管故事情節和呈現方式,包括配樂都和原版動畫十分相似,但就電影中的幾個歌舞段落來看,導演的調度功力和對色彩的精確把握是顯而易見的,他用這種方式打造了一部觀眾前所未見的童話改編電影,這就是觀眾為何如此喜愛這部影片的一個原因。

在拍攝和製作時,迪士尼管理層當然知道導演想以這種方式來表現,而他們同意和支持導演的想法也正是基於對市場的觀察和考量。

首先童話改編電影或是其他IP電影,沒有純歌舞類型,沒有人會想到用歌舞來重新詮釋演繹一遍觀眾熟悉的故事,因此這是個缺口;然後,從《冰雪奇緣》的成功可以看到觀眾對歌舞類型的喜愛和追捧,並且迪士尼有足夠這種類型的製作經驗,像《魔法黑森林》等;還有,在《灰姑娘》的好評後,迪士尼也看到了“少女心”對觀眾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通過唯美的愛情故事和夢幻的舞美設計,再加上絢爛的特效,不僅是女生,男性觀眾也會被這滾燙的“少女心”激發出乾柴烈火般的興奮心情。所以迪士尼這些IP電影的成功,也就來自於管理者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和對觀眾需求的瞭解。

在《美女與野獸》之後,迪士尼已經將《阿拉丁》和《花木蘭》的真人改編提上了日程,在出品發行漫威、盧卡斯和皮克斯的作品之外,迪士尼本部也需要證明自己,並在工作室競爭上,不輸給其他幾家“外來戶”,因此他們會繼續用從失敗中磨練總結出的經驗和現今的成功思維模式,接著去創作下來的作品。儘管還是在“炒冷飯”,但像《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這樣夢幻的“冷飯”,觀眾是會一直期待下去的。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簡單說就是因為觀眾的情懷。

IP是觀眾已經熟悉和瞭解的作品及人物,比如漫威和DC的漫畫,迪士尼過去的經典動畫片,上個世界的老電影等等,無論從故事還是角色上,都能讓觀眾感到親切,並能喚起對過往的回憶,而且觀眾不會有疏離、陌生感,很容易和直接地就能進入到電影中,獲得期望中的觀影體驗,還能捕捉到創作者就原作品所放置的一些小彩蛋,這些都能極大提升觀眾的觀影樂趣。

《星球大戰7》在《星戰前傳3》之後的十年上映,在北美就獲得了恐怖的9億多美元票房,實際上這部影片並沒有多麼完美無瑕,最大的原因還是情懷,由於北美觀眾對“星戰”的情懷太過濃烈,致使這部影片上映後,成了現象級的,北美媒體也報導了當時觀眾的狂熱,甚至有進影院看許多遍的。這就是一個典例,IP所引導的“情懷潮”是目前全世界電影市場都“無解”的一個情形,因此精明的公司大佬們也毫不猶豫地會選擇IP去改編、創作,對他們來說,商業性才是更重要的。

原創ip風險大,改編名著最“保險”?

和中國電影市場還不太一樣,雖說都在追求IP狂潮,但好萊塢的電影人們是具備高超和穩定的原創能力的,除去迪士尼收購的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迪士尼本部無論是真人電影還是動畫,也都有著光榮的履歷表,《加勒比海盜》、《國家寶藏》、《人猿泰山》、《獅子王》等等,包括好萊塢的環球、派拉蒙、華納、福克斯和索尼,都有數不盡的原創佳作,而這些作品也是好萊塢的“臉面”,是好萊塢領導著世界電影一次又一次變革的根基和源力,是外來勢力無法侵佔好萊塢的關鍵因素。

不過,拿迪士尼舉例,在近幾年《魔法師的學徒》、《異星戰場》、《明日世界》、《獨行俠》等大製作的原創作品接連失利,且都票房慘敗,帶給迪士尼的損失是巨大的。本來迪士尼也是靠動畫起家,早期眾所周知的作品幾乎都是動畫,對真人電影的試水、投資也都較為謹慎,在以往好萊塢還並不流行IP電影時,迪士尼創作的幾部真人片的成功,似乎是給了他們信心,在之後的選擇、籌備、拍攝上,過多地依賴過去成功的經驗,沒有考慮好當下觀眾口味、喜好,市場前景等,所以就失敗了那幾部,而隨著漫威的崛起,他們收購漫威之後,看著超級英雄電影拍一部賺一部,當然就不會有賠本的擔憂,風險也小了許多,自然管理層也更願意去靠這些系列IP電影來提升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了。

“少女心”才是王道,迪士尼深諳“炒冷飯”之道?

在上邊提到的失敗和成功中,迪士尼也會總結經驗和教訓,並在收購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後,對這幾家公司的文化、經驗、創作力和市場潛力都會進行吸收,所以走到現在的迪士尼,在擁有過去立於不敗之地的動畫製作思維之外,還有與時俱進的先進真人大製作創作能力和條件,當然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奇想法或是考慮周全的分析判斷了。

拿剛剛上映的這部《美女與野獸》舉例,導演是《芝加哥》的編劇,《追夢女孩》的導演比爾·康頓,他用自己所擅長的歌舞片經驗,把迪士尼的這個家喻戶曉童話故事變成了一部夢幻且新潮的歌舞電影,儘管故事情節和呈現方式,包括配樂都和原版動畫十分相似,但就電影中的幾個歌舞段落來看,導演的調度功力和對色彩的精確把握是顯而易見的,他用這種方式打造了一部觀眾前所未見的童話改編電影,這就是觀眾為何如此喜愛這部影片的一個原因。

在拍攝和製作時,迪士尼管理層當然知道導演想以這種方式來表現,而他們同意和支持導演的想法也正是基於對市場的觀察和考量。

首先童話改編電影或是其他IP電影,沒有純歌舞類型,沒有人會想到用歌舞來重新詮釋演繹一遍觀眾熟悉的故事,因此這是個缺口;然後,從《冰雪奇緣》的成功可以看到觀眾對歌舞類型的喜愛和追捧,並且迪士尼有足夠這種類型的製作經驗,像《魔法黑森林》等;還有,在《灰姑娘》的好評後,迪士尼也看到了“少女心”對觀眾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通過唯美的愛情故事和夢幻的舞美設計,再加上絢爛的特效,不僅是女生,男性觀眾也會被這滾燙的“少女心”激發出乾柴烈火般的興奮心情。所以迪士尼這些IP電影的成功,也就來自於管理者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和對觀眾需求的瞭解。

在《美女與野獸》之後,迪士尼已經將《阿拉丁》和《花木蘭》的真人改編提上了日程,在出品發行漫威、盧卡斯和皮克斯的作品之外,迪士尼本部也需要證明自己,並在工作室競爭上,不輸給其他幾家“外來戶”,因此他們會繼續用從失敗中磨練總結出的經驗和現今的成功思維模式,接著去創作下來的作品。儘管還是在“炒冷飯”,但像《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這樣夢幻的“冷飯”,觀眾是會一直期待下去的。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