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昨天一個住校的高一男生六樓跳下當場死亡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心理怎麼了?

有人問我, 一個住校高一男生六樓跳下當場死亡, 據說, 男孩被老師批評了幾句, 然後就跳樓了,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為什麼這麼脆弱?受不了半點挫折和打擊, 是什麼地方出了錯?是學校的責任還是家庭的責任?

文/曹懷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一個堅強的人, 其內心必然有自我價值感, 而且他的價值感是有強有力的支撐點的。

這支撐點可以來自於外在評價:我符合自身認同的外在價值標準, 我在意的人愛重我、支援我,

也可以來自於內在評價:我是正確的, 我認同自身的品質, 我有能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一般來說, 內在評價是在獲得良好外在評價的基礎上慢慢內化而成的。

基於以上理論, 讓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孩子。

他們和以前孩子相比, 環境和內心產生的最深刻變化就是價值觀的單一。

除開權貴與最底層人民, 大多數的中國父母相信教育會深刻影響孩子的未來,

因此, 在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 成績成了孩子心中最關鍵的衡量自身價值的標準。

而社會競爭的加劇、功利主義的盛行也使得學校、社會對這一態勢推波助瀾, 成績——文憑——物質保障, 這三者被緊緊捆綁在一起, 共同形成了一個套在孩子們頭上的金箍, 而家長、學校、社會共同在念動著緊箍咒。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 孩子們的價值觀是怎樣的?

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 因為只有這樣, 爸爸媽媽才會愛我, 老師、同學才會認可我, 我才會是個有價值的人, 才有可能實現未來的人生目標。

可以說, 孩子們的外在評價與內在評價都建立在同一個基點:成績之上。 而且, 他們獲得社會支持的前提也是成績。

因此, 成績對於他們來說, 是一切的前提和保證,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所以, 不要再說孩子脆弱, 受不了一點打擊和挫折。 當人沒有其他選擇的可能, 全副價值都系于一點時, 都會呈現出這樣脆弱敏感的姿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