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有人當面嚴厲地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

文/曹懷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不同年齡的孩子具備不同的心理狀態, 父母的做法也需要有所不同。

七歲以前, 是奠定孩子對世界基本信任感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階段, 來自於外界的嚴厲打擊有可能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創傷, 如果創傷慢慢累積沉澱, 就有可能漸漸給孩子的內心世界蒙上陰影。

所以在這一階段, 我會特別注意保護孩子並給予他良好的示範。

如果這時有人當面嚴厲批評我的孩子, 我會首先在身體上擺出保護他的姿態, 比如攬住他, 或者直接把他抱起來, 與對方平視。

然後我會根據對方是否在理而選擇沉靜對答或據理力爭, 並在過後對孩子進行安撫, 告訴他說對方的嚴厲不是因為他不好或者犯了什麼大錯, 而是對方的性格。

七歲到十四歲(青春期前), 如果之前有良好的保護與示範, 那麼這一階段孩子應該已經有了自己處理這類情況的基本能力, 這時作為父母就不需要太過積極主動地插手, 而是作為一個站在一旁緊密觀察的備用保護人。

雖然這時孩子已經大了一些, 但面對強勢、兇惡的成人, 內心還是會有本能的恐懼與無力感。

我們作為父母, 一旦注意到孩子心生懼意,

不知該如何處理時, 最好就要不落痕跡地上前幫助他, 給他支持和力量, 並在事後主動與他探討處理問題的良好方式, 説明孩子更好地掌握與人相處的技巧。

十四歲(青春期之後), 這時孩子已經掌握了相當程度的社交技巧, 而且青春期的躁動與敏感已經佔據主導,

這時父母更要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 默默地觀察孩子, 絕不要輕易給他下結論, 提建議, 而是要有意識地忍耐, 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 這樣他才會逐漸確認自主自力的感覺。

我們只要在孩子主動請求幫助時施以援手即可。

父母之愛, 就是一場努力付出後得體退出的深情演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