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錢鐘書的一生讓人讚歎,世上還有如此隨性灑脫之人!

錢鐘書先生, 1910年11月21日出生, 原名仰先, 字哲良, 後改名鐘書, 字默存, 號槐聚。 錢鐘書的記憶能力是超凡的, 他精通多種語言, 能背誦無數的詩詞和文獻, 能將經史子集隨手拈來, 頭頭是道,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被譽為是“博學鴻儒”、“文化昆侖”。 同時他還是個幽默大師, 健談善辯, 雋思妙語, 常常令人捧腹。 錢氏的健談雄辯大有孟子、韓愈遺風,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幾乎無人不曉。 下麵就選取三段錢鐘書先生的韻味十足的句子。

人生的刺, 就在這裡, 留戀著不肯快走的, 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 像飯裡的砂礫或者出魚片裡示淨的刺, 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一個人, 到了20歲還不狂, 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 也是沒出息的。

巴黎的《世界報》上刊文力捧中國作家錢鐘書:中國有資格榮膺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 非錢莫屬。 每天都在看外國報紙的錢鐘書, 迅速作出反應, 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筆談式文章歷數“諾獎委”的歷次誤評、錯評與漏評。 條條款款有根有據, 讓人家順著脊樑流汗,
並且他還強調, 諾貝爾發明炸藥的危害還不如諾貝爾文學獎的危害為甚。 這一言論當時也讓群眾譁然。

錢鐘書身上體現了中國知識份子優秀部分與生俱來的突出要求和願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園地, 保持自己的個性尊嚴。 一些年來, 由於拒絕與傳媒合作, 錢鐘書這個人, 也似乎漸成“魔鏡”中影像了。 當我們把錢鐘書這面“魔鏡”翻轉過來看時, 便發現鏡子背面有一行鐫刻的字跡:做完整的人, 過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骨的生活。

錢鐘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對待中國乃至世界。 他既批評中國人的妄自尊大, 又毫不留情地橫掃了西方人的文化偏見。 可以說他這一生是傳奇的, 出色的, 精彩的, 可惜, 當代社會再無錢鐘書先生這樣的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