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外國音樂家(二)》之舒伯特郵話

2010年, 中國郵政曾發行“外國音樂家”第一組郵票, 以西方音樂中的巴羅克和維也納古典樂派四位巨擘巴赫、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為主圖。 2017年9月, 中國郵政將發行“外國音樂家”第二組郵票, 以19世紀浪漫樂派的著名音樂大師舒伯特、蕭邦、李斯特、馬勒為主圖。 《集郵博覽》特分期刊發李近朱先生的四篇郵話, 介紹第二組“外國音樂家”郵票上的四位音樂家, 以饗讀者, 今天為您帶來《舒伯特郵話》。

值得一提的是, “外國音樂家”第二組郵票依然由馬丁·莫克雕刻, 下圖即為舒伯特的雕刻圖, 小編帶您先睹為快——

2017年是奧地利音樂大師舒伯特220周年誕辰。 這位藝術天才英年早逝, 在只有31歲的短暫生涯中, 他創作了各類體裁的音樂作品達千部之多, 其中歌曲就有600多首, 被譽為“歌曲之王”。 他終生崇拜貝多芬, 先師辭世時他扶棺送行, 並在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年, 緊隨其去。 在音樂史上,

貝多芬是站在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中間的一座偉大橋樑, 而舒伯特則是19世紀浪漫樂派崛起初期的一位代表性人物。 他的音樂充滿人性化、情感化的浪漫色彩, 成為這一燦爛樂風的開山鼻祖。

圖1

作為奧地利人, 他的祖國在最早發行的音樂題材郵票中,

亦即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的音樂題材郵票中, 就有舒伯特的肖像。 那是1922年奧地利發行的音樂家附捐郵票, 以高於郵票面值十倍的價格出售, 所得九成收入作為接濟音樂家之用。 這是一枚以單色雕刻版印製的郵票, 精細的線條不僅再現了音樂家沉鬱溫婉的形象, 而且飾以細膩精美的花邊圖案(圖1)。 作為音樂專題的早期郵票, 這枚郵票成為音樂專題集郵必藏之品。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這枚郵票採用了舒伯特28歲的油畫肖像,是為畫家威廉·奧古斯特·利埃德爾1870年所作(圖2)。在作曲家短暫的生命中,這幅油畫成為最能體現舒伯特藝術風貌的佳作,並約定俗成地成為他的“標準像”,為日後多套紀念舒伯特的郵票所用。1947年,奧地利發行紀念舒伯特150周年誕辰紀念郵票,綠色雕刻版郵圖再現了這幅油畫的頭部形象(圖3);而在1997年舒伯特誕生200周年之際,奧地利再發行紀念郵票。沿襲最早那套郵票風範,精美飾紋烘襯了作曲家面部“大特寫”,且以雕刻版流暢線條,再現了大師憨厚而不失智慧的尊容秀貌(圖4)。這枚郵票精緻大氣,形似神肖,是奧地利為紀念舒伯特所發行郵票中的精品佳作。在世界各國為紀念舒伯特所發行的郵票上,藝術大師這個“標準像”,也多次“亮相”方寸天地。西方國家有德國郵票的精巧典雅(圖5),東方國家有印度郵票的原畫再現(圖6),在非洲可以看到赤道幾內亞郵票上為鮮麗色彩所籠罩的舒伯特的同一形象(圖7)。

對於這位歲月匆匆的音樂家,人們總懷有一種既敬仰又頗感神秘的印象。在目睹了他那留世不多但卻鮮明生動的形象之後,必然想去聆聽他的偉大的音樂創造。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作曲。”算一算,他31個年頭創作了千餘部作品,即使從一歲算起,也平均一年即有33部作品問世。但是,舒伯特一生是在清貧苦楚中生活與創作的。據說,他的一些歌曲因為買不起譜紙,就書寫在小館菜單的背面,甚至以一首小曲換取一份土豆充饑。他曾這樣訴說自己的境遇:“無限的痛苦在折磨著我”,這應當就是他英年早逝的一個重要的因由吧。

圖8

舒伯特在“無限痛苦”中創作的作品,卻也常常現出樂觀優美的音符。比如明麗歡愉的《鱒魚》《野玫瑰》《暮春》等。1817年舒伯特創作了歌曲《鱒魚》,曲調明快,節奏活躍,充滿了動人的歌唱性。馬里曾在1978年亦即作曲家逝世150周年的紀念日發行郵票,其中一枚,描畫了在水波蕩漾線條的烘襯之下,現出舒伯特的朦朧畫像。畫像下方,藝術歌曲《鱒魚》的曲譜赫然在目(圖8)。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很快流傳開來,兩年以後,作曲家又以此為主題創作了宏大的器樂曲《鱒魚五重奏》,更專業化地發展和豐富了歌曲的意蘊和深意,亦為傳世名作。

圖9

1985年,中非發行“世界青年年”郵票。年輕的舒伯特肖像有我們未曾見過的意氣風發情態,而畫面另一側則是歌曲《魔王》故事的具象圖畫。這是德國大詩人歌德的一首著名的敘事詩,詩中講述了被魔鬼攝取魂魄的孩子瀕臨死亡,父親頂風策馬,帶著孩子逃離魔王緊迫的追逐。舒伯特以生動的音符刻畫了這個故事的情景與情節,鋼琴伴奏以快速的琶音造成急迫緊張的氣氛,歌唱的旋律則以敘事語氣吟唱了這個悲劇性的故事,這個情景惟妙惟肖地出現在這枚郵票上。觀此,仿佛作曲家筆下富於戲劇性的樂聲直面而來(圖9)。

圖10

舒伯特歌曲作品常以魔幻性的場景表達一種悲劇性的情感。他的另一首歌曲《死神與少女》,根據德國詩人克勞狄烏斯的同名詩作譜寫,也是一個關於美麗與死亡的悲戚故事。作曲家以歌唱與鋼琴的直擊人心的藝術效果,塑造了“死神”與“少女”兩個完全對立的音樂形象,把音符當作語言講述了這個故事,顯示出舒伯特驚人的音樂才華。在作曲家的作品目錄上,也有運用《死神與少女》曲調演繹的名為《d小調絃樂四重奏第14號》。這首名曲,悄然出現在一枚郵票上,那是墨西哥為紀念舒伯特200周年誕辰發行的紀念郵票。郵圖充溢著陰鬱氣氛,在舒伯特標準肖像的左下角,便是“死神與少女”令人心驚的形象,表達了詩中所描寫的“骷髏外形的死神牽著少女的手跳舞”(圖10)。

天鵝是一個美麗的生靈,以“天鵝”為主題,不同時代許多國家的音樂大師創作出了百代璀璨的傑作,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聖桑的器樂作品《天鵝》等。

圖11

為紀念舒伯特150周年忌辰,馬里發行的紀念郵票中有一枚郵圖是作曲家在天鵝湖畔創作的情景。舒伯特在辭世之前,曾將自己最後兩年創作的歌曲,選編14首出版。在其死後,出版商則以《天鵝之歌》命名面世。其實,在這個套曲集中,並沒有標題為“天鵝之歌”的作品。這個命名只是體現了一個寓意:天鵝臨死之刻,常會悲切哀鳴。“天鵝之聲”,預兆死期將至;“天鵝之歌”,往往是藝術家的最後絕唱。在這枚郵票上,有天鵝在優雅遊曳,無疑,這是舒伯特絕唱之刻的一個寓意性畫境。在舒伯特逝世前一年,1827年,他創作了聲樂套曲《冬之旅》。20首歌曲,皆以凜冽冬日為背景,譜出古老菩提樹的深沉詠歎,譜出風雪中的人跡渺遠,也譜出大自然在這個泯滅生機季節的肆虐。這部帶有悲愴色彩的歌曲作品,似若舒伯特在生命終結前的一聲哀歎,也如天鵝之聲在穹宇的鳴響,透出一種深痛的抒白。因此,這幅郵圖既是對於一首具體作品意境的詮釋,也是對於舒伯特藝術人生終局的一個象徵性的深刻表達(圖11)。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去世,他安葬在貝多芬的身邊。墓碑上刻下一句總結他的人生的話:“死亡把豐富的寶藏,把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

摘編自集郵博覽總第354期《舒伯特郵話》

作者:李近朱

《集郵博覽》投稿郵箱

期刊:jiyoubolan@263.net

圖5

圖6

圖7

這枚郵票採用了舒伯特28歲的油畫肖像,是為畫家威廉·奧古斯特·利埃德爾1870年所作(圖2)。在作曲家短暫的生命中,這幅油畫成為最能體現舒伯特藝術風貌的佳作,並約定俗成地成為他的“標準像”,為日後多套紀念舒伯特的郵票所用。1947年,奧地利發行紀念舒伯特150周年誕辰紀念郵票,綠色雕刻版郵圖再現了這幅油畫的頭部形象(圖3);而在1997年舒伯特誕生200周年之際,奧地利再發行紀念郵票。沿襲最早那套郵票風範,精美飾紋烘襯了作曲家面部“大特寫”,且以雕刻版流暢線條,再現了大師憨厚而不失智慧的尊容秀貌(圖4)。這枚郵票精緻大氣,形似神肖,是奧地利為紀念舒伯特所發行郵票中的精品佳作。在世界各國為紀念舒伯特所發行的郵票上,藝術大師這個“標準像”,也多次“亮相”方寸天地。西方國家有德國郵票的精巧典雅(圖5),東方國家有印度郵票的原畫再現(圖6),在非洲可以看到赤道幾內亞郵票上為鮮麗色彩所籠罩的舒伯特的同一形象(圖7)。

對於這位歲月匆匆的音樂家,人們總懷有一種既敬仰又頗感神秘的印象。在目睹了他那留世不多但卻鮮明生動的形象之後,必然想去聆聽他的偉大的音樂創造。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作曲。”算一算,他31個年頭創作了千餘部作品,即使從一歲算起,也平均一年即有33部作品問世。但是,舒伯特一生是在清貧苦楚中生活與創作的。據說,他的一些歌曲因為買不起譜紙,就書寫在小館菜單的背面,甚至以一首小曲換取一份土豆充饑。他曾這樣訴說自己的境遇:“無限的痛苦在折磨著我”,這應當就是他英年早逝的一個重要的因由吧。

圖8

舒伯特在“無限痛苦”中創作的作品,卻也常常現出樂觀優美的音符。比如明麗歡愉的《鱒魚》《野玫瑰》《暮春》等。1817年舒伯特創作了歌曲《鱒魚》,曲調明快,節奏活躍,充滿了動人的歌唱性。馬里曾在1978年亦即作曲家逝世150周年的紀念日發行郵票,其中一枚,描畫了在水波蕩漾線條的烘襯之下,現出舒伯特的朦朧畫像。畫像下方,藝術歌曲《鱒魚》的曲譜赫然在目(圖8)。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很快流傳開來,兩年以後,作曲家又以此為主題創作了宏大的器樂曲《鱒魚五重奏》,更專業化地發展和豐富了歌曲的意蘊和深意,亦為傳世名作。

圖9

1985年,中非發行“世界青年年”郵票。年輕的舒伯特肖像有我們未曾見過的意氣風發情態,而畫面另一側則是歌曲《魔王》故事的具象圖畫。這是德國大詩人歌德的一首著名的敘事詩,詩中講述了被魔鬼攝取魂魄的孩子瀕臨死亡,父親頂風策馬,帶著孩子逃離魔王緊迫的追逐。舒伯特以生動的音符刻畫了這個故事的情景與情節,鋼琴伴奏以快速的琶音造成急迫緊張的氣氛,歌唱的旋律則以敘事語氣吟唱了這個悲劇性的故事,這個情景惟妙惟肖地出現在這枚郵票上。觀此,仿佛作曲家筆下富於戲劇性的樂聲直面而來(圖9)。

圖10

舒伯特歌曲作品常以魔幻性的場景表達一種悲劇性的情感。他的另一首歌曲《死神與少女》,根據德國詩人克勞狄烏斯的同名詩作譜寫,也是一個關於美麗與死亡的悲戚故事。作曲家以歌唱與鋼琴的直擊人心的藝術效果,塑造了“死神”與“少女”兩個完全對立的音樂形象,把音符當作語言講述了這個故事,顯示出舒伯特驚人的音樂才華。在作曲家的作品目錄上,也有運用《死神與少女》曲調演繹的名為《d小調絃樂四重奏第14號》。這首名曲,悄然出現在一枚郵票上,那是墨西哥為紀念舒伯特200周年誕辰發行的紀念郵票。郵圖充溢著陰鬱氣氛,在舒伯特標準肖像的左下角,便是“死神與少女”令人心驚的形象,表達了詩中所描寫的“骷髏外形的死神牽著少女的手跳舞”(圖10)。

天鵝是一個美麗的生靈,以“天鵝”為主題,不同時代許多國家的音樂大師創作出了百代璀璨的傑作,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聖桑的器樂作品《天鵝》等。

圖11

為紀念舒伯特150周年忌辰,馬里發行的紀念郵票中有一枚郵圖是作曲家在天鵝湖畔創作的情景。舒伯特在辭世之前,曾將自己最後兩年創作的歌曲,選編14首出版。在其死後,出版商則以《天鵝之歌》命名面世。其實,在這個套曲集中,並沒有標題為“天鵝之歌”的作品。這個命名只是體現了一個寓意:天鵝臨死之刻,常會悲切哀鳴。“天鵝之聲”,預兆死期將至;“天鵝之歌”,往往是藝術家的最後絕唱。在這枚郵票上,有天鵝在優雅遊曳,無疑,這是舒伯特絕唱之刻的一個寓意性畫境。在舒伯特逝世前一年,1827年,他創作了聲樂套曲《冬之旅》。20首歌曲,皆以凜冽冬日為背景,譜出古老菩提樹的深沉詠歎,譜出風雪中的人跡渺遠,也譜出大自然在這個泯滅生機季節的肆虐。這部帶有悲愴色彩的歌曲作品,似若舒伯特在生命終結前的一聲哀歎,也如天鵝之聲在穹宇的鳴響,透出一種深痛的抒白。因此,這幅郵圖既是對於一首具體作品意境的詮釋,也是對於舒伯特藝術人生終局的一個象徵性的深刻表達(圖11)。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去世,他安葬在貝多芬的身邊。墓碑上刻下一句總結他的人生的話:“死亡把豐富的寶藏,把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裡。”

摘編自集郵博覽總第354期《舒伯特郵話》

作者:李近朱

《集郵博覽》投稿郵箱

期刊:jiyoubolan@263.ne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