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被“夢想”窒息的樂視,到底發生了什麼?

樂視又上頭條了。

根據公開報導, 6月26日, 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依法申請資產保全樂視抵押物, 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為符合法律規定:凍結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樂視移動智慧資訊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賈躍亭、甘薇名下銀行存款共計人民幣12.37億元,

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招行回應, 目前招行上海分行與樂視發生的業務風險處於可控狀態, 後續也不排除與樂視通過友好協商的途徑解決相關問題。

今天傍晚, 樂視網發佈公告稱, 賈躍亭以及樂視控股所持公司總股本的26.03%已被上海高院凍結, 凍結時間為三年。 樂視網已於2017年4月17日停牌, 按照停牌價30.68元計算, 此次被凍結的股權價值159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 自打2016年10月以來, 樂視就一次次陷入輿論的漩渦。 從資金鏈斷裂到版權供應商討債, 從高管離職到“易到風波”,

不一而足。

在看上去有些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味道的輿論喧囂背後, 我們想問的是:這只是賈躍亭蒙眼狂奔後資金無法續命的特殊事件, 還是值得所有企業家和投資人反思的必然現象?

我知道/吹過的牛逼也會隨青春一笑了之

讓我困在城市裡/紀念你

1 恐懼

“我們真正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

——羅斯福

6月28日, 樂視網股東大會上, 賈躍亭說“樂視資金危機比想像中更嚴重”後, 他想出了解決之道——未來聚焦幾大塊, 第一, 上市公司體系;第二, 汽車體系;第三, 汽車板塊快速完成A輪融資, 盡最快速度的量產。

不過, 投資人還能耐心的聽下面的故事嗎?

在金融市場,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信心暴崩的時候, 吹再大的泡沫都無所謂, 滿大街都是接盤的, 比如現在的共用單車市場, 投資人生怕投不進去;而當泡沫破滅的時候, 風聲鶴唳, 比的是誰跑得快。 銀行的擠兌效應, 是儲戶最擔心的;資本市場, 崩盤是操盤者最恐懼的。

現在的樂視就是這樣, 風險已經公開化, 故事被證偽了, 估值泡沫擠破了,

價格腰斬了, 銀行斷貸了, 投資人離心, 恐懼在蔓延。

半年前, 融創中國的孫宏斌給樂視注資168億, 算是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168億什麼概念?約25億美元。 打個比方, 摩拜單車估值20億美元, 5輪融資10億美元左右, 在幾百個城市有千萬輛自行車, 註冊使用者幾億, 日訂單量千萬——也就是說, 融創的168億, 可以砸出一個摩拜。

樂視控股法人變更

也有人說了, 人家要的可能是土地。 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 無論樂視過去, 還是在近期資金鏈吃緊的時候, 都在拿地——

2013年, 樂視在臨汾落成約3000畝的生態農業產業園;2015年, 樂視4.2億元拿下重慶兩江新區195畝純居住用地和187畝純商業用地;同年, 樂視投資10億美金, 在美國拿下5500畝地, 建設超級汽車工業城;2016年, 樂視投資30億元重慶建設酒店、公寓綜合體專案, 約16萬平方米;2016年12月, 樂視2.79億元拿下浙江德清經濟開發區90萬平方米工業用地……

這樣來看, 樂視原本想澆出一個亞馬遜熱帶雨林似的生態系統, 雖然現在看起來像是撒哈拉。 我們也無法得知孫宏斌的戰略考慮, 和樂視的真實動機。

現在燙手的山芋是,賈躍亭的資金窟窿有多大?168億人民幣的注入,都不能解決樂視的資金饑渴。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業務要燒這麼多錢?

2 財報迷局

“把金融搞得很複雜的都是騙子。”

——黃奇帆

樂視的生態雖然花哨,商業模式本質上也沒有那麼複雜。但為什麼把好好一個故事講成了科幻故事?組織結構和交易設計越來越複雜、資金越來越緊張,變成閉環?

樂視的生態圈包括上市、非上市兩大體系,也涵蓋控股、非控股、關聯方,構成了一幅涵蓋80多家公司的生態迷局。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下樂視網的報表,資料來源是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首先,根據報表,樂視系旗下(合併報表中)有15家子公司,68家關聯企業。子公司分別是:樂視網(天津)、樂視網(香港)、樂視網(上海)、北京樂視流媒體廣告公司、樂視致新(天津)、樂視網文化發展(北京)、樂視新媒體文化(天津)、樂視電子商務(北京)、霍爾果斯樂視新生代文化傳媒、樂視財富(北京)、樂想控股、重慶樂視小額貸款、樂視雲計算、東陽市樂視花兒、樂視原創(北京)文化傳媒公司。關聯企業不一一列舉。

接著,看看樂視網主要財務資料——樂視網營業收入。這一項,同比增長68.64%,雖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3.19%,但仍有5.54億的淨利潤。在經歷去年的風波後,樂視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難得。

樂視的解釋是:公司業務範圍增加,新業務處於成長期造成利潤總額下降,同時,新業務帶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且慢,在樂視網2016年的資產變化構成中,“應收賬款”這一科目同比增加額為53.26億,而全年營收的同比增加額為89.34億元——僅此一項,貢獻占到59.61%,接近六成。

啥意思?我們知道,應收賬款是一項債權,樂視還沒有收到錢,是賒銷的。

再看樂視網的現金流量表。“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是負的10.68億,同比-221.97%!現金流不短缺才怪呢。

這兩個資料,折射了樂視的資金流轉非常不好——但還沒有為夢想窒息。

為了更好觀察樂視內部如何進行資產和業務騰挪術,做大報表,繼續看樂視的合併報表。在樂視80多家企業的生態圈中,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自買自賣,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呢?

截取(1)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情況表(部分)和(2)出售商品/提供勞務情況表(部分),可以看出——

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情況表(部分)

出售商品/提供勞務情況表(部分)

謎底揭開:關聯方購進的商品和服務專案,2016年度高達75億,當年樂視的營業成本也不過182.29億,占比41%;關聯方提供的商品出售和服務專案,2016年高達118億,而樂視合併報表收入219.51億,占比54%!

簡單說,按照一般的邏輯,企業把貨物和服務直接賣給客戶。但樂視集團內部一倒騰,在關聯企業之間互買互賣,實現銷售,做大業績,粉飾報表。精明的投資人不跑才怪。

這麼一看,生態圈很重要吧?

3 風險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無論樂視是樓塌、賓客散,還是渡過賈躍亭口中的“飛升之劫”,樂視這一案例必將載入中國企業史,編入商學院教科書。

說穿了,生態,其實就是一個盲目多元化的激進公司戰略。賈老闆為樂視講了一個“生態化反”的故事,結果卻演變成了一場“生化危機”。

按照賈的介紹,樂視生態五大部分,“平臺+內容+硬體+軟體+應用”,目前產品線包括:超級手機、超級電視、超級汽車、智慧硬體、娛樂周邊、超級自行車……推出手機時,賈躍亭聲稱吊打和顛覆蘋果;顛覆尚未完成,賈躍亭又要去吊打特斯拉了。

結果?蘋果和特斯拉大賣、市值不斷創新高,樂視從2年前1300億的頂點,腰斬到現在的600億市值。

回顧30多年的企業史,中國企業(家)面對的誘惑很多,都是有野心的。多元化的問題,是企業中最普遍的問題;過度多元化,是一個最容易犯的錯誤。海爾、聯想、萬科、萬達這些標杆企業,都走過多元化道路,也曾壯士斷腕。但最後,也都形成了主業明確、盈利模式清晰的明星公司。

以萬科為例,90年代,萬科旗下有蒸餾水、零售、影業、廣告、商業禮品等幾十家子公司。1994年,君安證券敏銳嗅到攻擊萬科的死穴——產業結構多元化和管理層股權問題,對萬科股票進行狙擊,“改組董事會”。之後,在監管層干預下,雙方和解,史稱“君萬事件”。

與“門口的野蠻人”正面交鋒後,王石作出改變,他手起刀落,砍掉了副業,堅持走住宅地產之路,目標清晰,取得巨大成功:上市26載,萬科給投資者帶來優良的回報,持續的分紅,2016年總市值高達2300億元。近三年,萬科銷售毛利率30%左右,淨利率11%以上。

當然,也是因為優秀,這才讓寶能盯上萬科股票這資本市場的大肥肉,一年內豪砸430億收購萬科股票。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一位投資圈的朋友曾經調侃,如果這430億砸到樂視股票上,沒准樂視要做超級太空船的故事已經出來了。

為什麼投資人不買樂視?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資本需要的是有好產品、有業績支撐、有成長空間的標的。兩相對比,希望對企業家有所借鑒。

4 環境

樂視的起舞,離不開當時的環境。

彼時,傳統行業過剩、資產荒,民眾對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預期一致,“創業創新”大風口深入人心,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為代表的TMT行業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創業板推動上一輪牛市的開啟,再加上貨幣流動性充裕,投資理財剛性兌付。

簡單概括說,就是上面撒錢、手上有錢,有退出管道,還保證兌付,那就投(du)資(bo)吧。

時勢造英雄。一群“PPT創業者”橫空出世,滿足了大家對新鮮事物的知識焦慮、投資饑渴。生態化反,虛擬實境,P2P……高潮迭起的背後,是佈局者和先入局者對後知後覺的新韭菜們收取的高額“智商稅”。

在過去流動性充裕、資本市場估值走高的環境下,樂視這樣的上市公司,尚可以通過負債借新還舊來續命,通過市值管理高拋低吸來賺錢。但時過境遷,現在中央將去杠杆、金融風險提到更重要位置,央行縮表、三監會出臺更嚴格的監管新政,未來一定是估值去泡沫,特別是“吹牛”和“夢想”要去泡沫。

樂視只是極端的、耀眼的一個。未來,一旦融資額度趨緊、融資成本上升、估值下降、剛性兌付逐漸打破,還有更多的大小企業面臨樂視的困境。

我們欣賞“風越大,心越蕩”的鬥志,但更難得可貴的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讓現實跟得上情懷,現金流跑得過野心,大概才是真正的取勝王道。

文/庖丁騎牛

和樂視的真實動機。

現在燙手的山芋是,賈躍亭的資金窟窿有多大?168億人民幣的注入,都不能解決樂視的資金饑渴。不禁要問,什麼樣的業務要燒這麼多錢?

2 財報迷局

“把金融搞得很複雜的都是騙子。”

——黃奇帆

樂視的生態雖然花哨,商業模式本質上也沒有那麼複雜。但為什麼把好好一個故事講成了科幻故事?組織結構和交易設計越來越複雜、資金越來越緊張,變成閉環?

樂視的生態圈包括上市、非上市兩大體系,也涵蓋控股、非控股、關聯方,構成了一幅涵蓋80多家公司的生態迷局。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下樂視網的報表,資料來源是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首先,根據報表,樂視系旗下(合併報表中)有15家子公司,68家關聯企業。子公司分別是:樂視網(天津)、樂視網(香港)、樂視網(上海)、北京樂視流媒體廣告公司、樂視致新(天津)、樂視網文化發展(北京)、樂視新媒體文化(天津)、樂視電子商務(北京)、霍爾果斯樂視新生代文化傳媒、樂視財富(北京)、樂想控股、重慶樂視小額貸款、樂視雲計算、東陽市樂視花兒、樂視原創(北京)文化傳媒公司。關聯企業不一一列舉。

接著,看看樂視網主要財務資料——樂視網營業收入。這一項,同比增長68.64%,雖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3.19%,但仍有5.54億的淨利潤。在經歷去年的風波後,樂視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難得。

樂視的解釋是:公司業務範圍增加,新業務處於成長期造成利潤總額下降,同時,新業務帶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且慢,在樂視網2016年的資產變化構成中,“應收賬款”這一科目同比增加額為53.26億,而全年營收的同比增加額為89.34億元——僅此一項,貢獻占到59.61%,接近六成。

啥意思?我們知道,應收賬款是一項債權,樂視還沒有收到錢,是賒銷的。

再看樂視網的現金流量表。“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是負的10.68億,同比-221.97%!現金流不短缺才怪呢。

這兩個資料,折射了樂視的資金流轉非常不好——但還沒有為夢想窒息。

為了更好觀察樂視內部如何進行資產和業務騰挪術,做大報表,繼續看樂視的合併報表。在樂視80多家企業的生態圈中,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自買自賣,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呢?

截取(1)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情況表(部分)和(2)出售商品/提供勞務情況表(部分),可以看出——

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情況表(部分)

出售商品/提供勞務情況表(部分)

謎底揭開:關聯方購進的商品和服務專案,2016年度高達75億,當年樂視的營業成本也不過182.29億,占比41%;關聯方提供的商品出售和服務專案,2016年高達118億,而樂視合併報表收入219.51億,占比54%!

簡單說,按照一般的邏輯,企業把貨物和服務直接賣給客戶。但樂視集團內部一倒騰,在關聯企業之間互買互賣,實現銷售,做大業績,粉飾報表。精明的投資人不跑才怪。

這麼一看,生態圈很重要吧?

3 風險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無論樂視是樓塌、賓客散,還是渡過賈躍亭口中的“飛升之劫”,樂視這一案例必將載入中國企業史,編入商學院教科書。

說穿了,生態,其實就是一個盲目多元化的激進公司戰略。賈老闆為樂視講了一個“生態化反”的故事,結果卻演變成了一場“生化危機”。

按照賈的介紹,樂視生態五大部分,“平臺+內容+硬體+軟體+應用”,目前產品線包括:超級手機、超級電視、超級汽車、智慧硬體、娛樂周邊、超級自行車……推出手機時,賈躍亭聲稱吊打和顛覆蘋果;顛覆尚未完成,賈躍亭又要去吊打特斯拉了。

結果?蘋果和特斯拉大賣、市值不斷創新高,樂視從2年前1300億的頂點,腰斬到現在的600億市值。

回顧30多年的企業史,中國企業(家)面對的誘惑很多,都是有野心的。多元化的問題,是企業中最普遍的問題;過度多元化,是一個最容易犯的錯誤。海爾、聯想、萬科、萬達這些標杆企業,都走過多元化道路,也曾壯士斷腕。但最後,也都形成了主業明確、盈利模式清晰的明星公司。

以萬科為例,90年代,萬科旗下有蒸餾水、零售、影業、廣告、商業禮品等幾十家子公司。1994年,君安證券敏銳嗅到攻擊萬科的死穴——產業結構多元化和管理層股權問題,對萬科股票進行狙擊,“改組董事會”。之後,在監管層干預下,雙方和解,史稱“君萬事件”。

與“門口的野蠻人”正面交鋒後,王石作出改變,他手起刀落,砍掉了副業,堅持走住宅地產之路,目標清晰,取得巨大成功:上市26載,萬科給投資者帶來優良的回報,持續的分紅,2016年總市值高達2300億元。近三年,萬科銷售毛利率30%左右,淨利率11%以上。

當然,也是因為優秀,這才讓寶能盯上萬科股票這資本市場的大肥肉,一年內豪砸430億收購萬科股票。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一位投資圈的朋友曾經調侃,如果這430億砸到樂視股票上,沒准樂視要做超級太空船的故事已經出來了。

為什麼投資人不買樂視?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資本需要的是有好產品、有業績支撐、有成長空間的標的。兩相對比,希望對企業家有所借鑒。

4 環境

樂視的起舞,離不開當時的環境。

彼時,傳統行業過剩、資產荒,民眾對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預期一致,“創業創新”大風口深入人心,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為代表的TMT行業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創業板推動上一輪牛市的開啟,再加上貨幣流動性充裕,投資理財剛性兌付。

簡單概括說,就是上面撒錢、手上有錢,有退出管道,還保證兌付,那就投(du)資(bo)吧。

時勢造英雄。一群“PPT創業者”橫空出世,滿足了大家對新鮮事物的知識焦慮、投資饑渴。生態化反,虛擬實境,P2P……高潮迭起的背後,是佈局者和先入局者對後知後覺的新韭菜們收取的高額“智商稅”。

在過去流動性充裕、資本市場估值走高的環境下,樂視這樣的上市公司,尚可以通過負債借新還舊來續命,通過市值管理高拋低吸來賺錢。但時過境遷,現在中央將去杠杆、金融風險提到更重要位置,央行縮表、三監會出臺更嚴格的監管新政,未來一定是估值去泡沫,特別是“吹牛”和“夢想”要去泡沫。

樂視只是極端的、耀眼的一個。未來,一旦融資額度趨緊、融資成本上升、估值下降、剛性兌付逐漸打破,還有更多的大小企業面臨樂視的困境。

我們欣賞“風越大,心越蕩”的鬥志,但更難得可貴的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讓現實跟得上情懷,現金流跑得過野心,大概才是真正的取勝王道。

文/庖丁騎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