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封基就要沒了 聊聊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

完美的均衡市場, 資產的交易價格應該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 但是封閉式基金打破了這個理論, 只在IPO之後短期溢價(價格 >;淨值), 然後長期深度折價(價格 <;淨值)成為普遍現象。 這個現象稱為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 mystery of="" the="" discount="" of="" closed-end="">

國內最早的公募基金是在1998年成立的(再早的還有淄博基金), 而且最早的公募基金是封閉式基金, 第一批封閉式基金為(南方基金公司的)基金開元、(國泰基金公司的)基金金泰, 這些封閉式採用一次募集封閉運作並且上市交易的模式, 封閉期通常為10-15年。 按常理, 封閉式基金通常都是折價, 但是在中國市場, 封閉式基金早期都是溢價交易的, 淨值1.000元的基金, 交易價格可能高達1.200元甚至更高, 當然後來封閉式基金折價最高也超過30%……

這兩個封閉式基金到期封轉開之後傳統封閉式基金就幾乎不再有了。 169101-105這些東證的封閉式基金未來會大幅折價嗎? 不好說, 畢竟他們場內份額太少了…… 估計未來也沒有基金公司發行類似於之前十年、十五年的封閉式基金了, 主要是因為折價, 客戶都會想在基金上市之後購買比申購基金更合算……

關於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的解釋有多種多樣:

稅費原因:封閉式基金到期, 獲得一次性投資收益, 估計需要繳付資本利得稅, 所以需要一定的補償。 估計這理由更適用於美國市場, 中國投資者還沒有資本利得稅。

委託代理成本:發行封閉式基金中利益最優方是基金管理人, 例如發行50億規模封閉十年, 管理人基本可以把未來十年的管理費(1.5%/年)收入鎖定。 等待產品IPO上市之後, 二級市場的投資估計需要一個合理的折價才願意通過交易的方式購買封閉式基金份額, 這個折價通常是10-20%, 當然還要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

流動性缺失理論:相比開放式基金, 封閉式基金的流動性差很多很多, 如果你持有開放式基金則可以申請贖回。

但是傳統封閉式基金只有通過交易賣出, 沒有贖回模式。 為解決傳統封閉式基金的流動性問題, 之後才有了ETF/LOF模式, 以及分級基金的合併申贖、拆分賣出的模式。

最後, 來個段子(純屬杜撰)解釋一下, 分級債之前上市、後來的分級債為啥都不上市了呢? 基金公司為了沖規模好不容易找來一個企業願意買30個億B份額, 按照3:7的優先列後比例, 基金公司可以從銀行募集70億優先, 颼颼的一下100億規模就來了…… 結果分級B份額上市交易, 淨值1.00元、交易價格0.90元。 根據會計準則沒有交易的基金按淨值估值, 有交易的按交易價格估值, 該企業的投資按市場價格估值, 結果一下子就虧損10%, 馬上企業的老總打電話給基金公司, 說老子幫你個忙沖規模,

結果還沒一個月就虧10%, 趕緊停止上市交易吧……

金融界網站基金投資工具箱:

合晶睿智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