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它山書院2016中國畫研修班3月3日-3月6日授課記錄

三月的北京, 雖然花沒開、樹沒綠, 也還帶著一絲絲涼意, 但擋不住它山學子歸學的盛意。 3月3日, 北京它山書院迎來了2016中國畫研修班全體學員,

開啟了第三次的集中4天學習旅程。

3月3日上午由陳十田先生為同學們點評和修改作業;下午邀請到著名書法家曾翔先生為同學們講授書法課;3月4日由陳十田先生為同學們講授山水畫、花鳥畫的臨創轉換;3月5日邀請到著名藝術家魏海波先生、著名學者朱中原先生分別為同學們講授《古琴欣賞與基本技法》、《詩詞欣賞與寫作》;3月6日由陳十田先生給同學們講授《詩意入畫》、《書法入畫》的筆墨轉換。

短短的四天時間, 陳十田先生根據同學們兩個多月的學習和消化程度, 給同學們的作業進行了精心的評改, 針對同學們筆法、墨法的不足加以講授和強調。 在給同學們修改作品的同時, 為同學們講授、示範山水畫、花鳥畫的臨創轉換,

讓同學們深刻的體會臨與創之間的生髮和取捨, 並反復強調“畫氣不畫形、似與不似間”。 在最後一天, 陳十田先生要求學員現場寫詩, 並以其中馬鳳山同學“鳳凰山下憶舊游, 獨步溪橋又早秋;閑倚竹籬茅舍處, 青巒疊嶂入畫圖。 ”的詩作意境現場作畫, 為同學們講授、示範如何以詩意入畫, 講解如何從詩句裡挑選物象、畫眼、意境的方法, 讓同學們明白了“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的機趣。 “以書入畫任意為, 碎葉枯藤塗滿紙。 ”陳十田先生分別以《書譜》、《十七帖》、《西周金文》為同學們講解、示範以書入畫, 要求同學們以自己秉性的書法線條, 貫通於繪畫, 通過凝練的筆墨、書寫性用筆, 使作品畫面具有寫意情趣和詩情畫意。

書法、古琴、詩詞等課程, 讓同學們對傳統文化藝術有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認識和瞭解, 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在學習書畫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

短暫的相聚學習, 豐富而精彩, 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瞭解傳統文化藝術, 也體會到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