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依託楚國髹漆技藝 荊州力爭打造“古琴文化之城”

依託楚國髹漆技藝 荊州力爭打造“古琴文化之城”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政務正文 來源: 江漢商報 時間:2017-07-04 10:06 -糾錯

7月3日, 市政協召開今年第一次雙月協商座談會。 針對協商加快荊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重點協商討論文化創意發展戰略產業規劃、產業園區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打造財政金融支撐、社會扶持政策等。

2016年以來, 荊州的文化創意產業得到較快發展, 也提高了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2014年, 荊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比2.26%, 2016年占比約為2.5%。

2016年, 荊州培育了十八匠公司、關帝集團、荊旅集團、天鳳公司等4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有3家公司已在武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2017年, 荊州申報十八匠公司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楚風神韻、默陶繪、雲長智3家公司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目前, 已納入市文新廣局重點培育的文創企業有100餘家。

此次雙月協商座談會, 邀請了市政協委員、“三員”代表、專家、企業家代表與市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圍繞加快荊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進行平等議事和真誠溝通, 並形成共識。

依託楚國髹漆技藝 打造“古琴文化之城”

荊州將依託楚國髹漆技藝打造“古琴文化之城”。 市政協特約民主諮政員代表許小蘭介紹, 經過我市非遺專家的挖掘, 產生的《楚式斫琴技藝》, 于2015年成功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2017年其項目代表傳承人萬翔先生被命名為省級工藝大師稱號。 2017年, 荊州非物質文化傳承院將建設完成楚式斫琴生產性保護基地, 並已開始開展打造“古琴文化之城”的前期調研論證工作, 力爭在3到5年向國家申報“古琴文化之城”, 讓這—荊楚之地的獨特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沙市1876文創園 保留88棟老建築

沙市是一個依碼頭而生的城市, 碼頭商埠文化深厚。 市政協委員餘波也是文化創意企業家代表, 他說, 荊州正在努力打造荊江風情帶, 其中重點建設區域目前在沙市1876文創園, 這裡西接沙市汽渡碼頭, 東至紅星南路西, 北靠荊江大堤, 南臨長江。 目前, 市城投公司已投入10億元完成該項目95%的徵收, 並保留了88棟有文化歷史價值的老建築,

保留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

餘波表示, 希望荊州在該專案的整體規劃中, 以荊州濱江風情帶和沙市洋碼頭為引擎, 依託勝利街、中山路、崇文街、解放路為文化和商業支撐, 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遊區”, 將沙市打造成“千年古埠、文化商城”。

運用高科技 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運用高科技, 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湖北雲長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娜說, 利用現代科技, 可為關公義園、紀南文旅區等量身定制數位動畫內容, 運用3D數位動畫技術復原荊州文物、大遺址保護區和楚王車馬陣等文物旅遊景區, 將歷史文化故事創新製作成為動畫短片和禮儀表情包等。 通過現代科技、現代服務, 傳承和發揚地方歷史文化,

助推荊州文創產業突破性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