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春晚搭檔潘長江,演二哥成經典,卻因拍戲勞累去世,終年50歲

在碩大的娛樂圈內,每個藝人的命運不盡相同,有人飾演的角色數不勝數,但卻沒能成為經典;有人成為經典, 卻不幸離世。 時間, 猶如白駒過隙, 轉眼一劃而過, 回首過去, 總有一些難以磨滅的記憶留在我們的腦海裡。 作為曾經的一名老演員, 在那個平淡無奇的歲月, 把最經典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郭昶這兩個字, 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 會感覺有些陌生, 但在我們父輩的記憶裡, 這是一個熟悉名字。 在曾經那個平淡無奇的歲月裡, 他的出現帶給了多少人歡聲笑語。 1956年出生的他, 幼年時期父母離婚, 他隨母親生活, 最終在廣州定居。 也正是由於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郭昶的身上多了很多難得的品質。

中學畢業後, 郭昶便離開學校, 進入社會開始打拼。 又瘦又黑的他, 沒什麼其他愛好, 唯獨對演藝情有獨鍾。 28歲的那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 參演了廣東電視臺開拍的喜劇《特殊情況》, 從此開啟了演藝的道路, 其拍戲以前, 郭昶也曾擔任過節目的主持人, 因學歷太低差點沒有通過試用期, 又來在朋友的推薦下, 才得以勝任。

在那個年代, 基本沒有特效、後期處理, 完全靠演員們的演技實力。 作為初出茅廬的郭昶, 在陸曉光的介紹下參演電視劇《萬花筒》的拍攝, 這部作品對於很多年長一些的兩廣地區觀眾來說, 應該是人盡皆知的。 該劇和其他作品有著很大的區別, 是通過市民化的語言來表現出日常的生活, 這樣更能貼近生活, 拉近觀眾的距離。

1992年, 郭昶登上了中央春晚的舞臺, 和潘長江、黎舒蘭一起搭檔表演小品《草台班子》, 深受觀眾好評。 我想真正讓郭昶家喻戶曉的, 應該是《外來媳婦本地郎》, 當年這部作品可以算是風靡全國, 郭昶在劇中飾演二哥康祈宗, 完美塑造了一個能說會道, 一切以賺錢為最大目標的小市民形象,

而名聲大噪, 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走紅後郭昶並沒有因此而得意, 而是淡泊名利, 認為這是一個演員應盡的職責, 在拍戲的閒暇之餘, 喜歡一個人獨處, 專心去研究角色, 揣摩心理, 最終因風趣幽默的風格, 而獨樹一幟。 縱觀郭昶的演藝生涯, 在很多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並成功刻畫了讓人難以忘卻的經典形象,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

然而不幸的是,走紅後沒多久的郭昶因拍戲過於勞累,被查出胃癌中期,隨後接受治療,手術後依然對演戲癡迷,並沒有安心靜養,而是又跑去片場參與拍攝。然而,癌症並沒有因為他的敬業而手下留情。2006年時病情惡化到晚期,最終還是離開人世,享年50歲。

如今,郭昶已經離世十一年,雖然他的人已經不再,但他演繹的經典形象卻一直刻畫著觀眾的腦海裡,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也揮之不去。經典可能會被翻拍,但永遠不會被超越。雁過留聲,人去留名,郭昶,觀眾會記住你的。

在很多作品中擔任重要角色,並成功刻畫了讓人難以忘卻的經典形象,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

然而不幸的是,走紅後沒多久的郭昶因拍戲過於勞累,被查出胃癌中期,隨後接受治療,手術後依然對演戲癡迷,並沒有安心靜養,而是又跑去片場參與拍攝。然而,癌症並沒有因為他的敬業而手下留情。2006年時病情惡化到晚期,最終還是離開人世,享年50歲。

如今,郭昶已經離世十一年,雖然他的人已經不再,但他演繹的經典形象卻一直刻畫著觀眾的腦海裡,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也揮之不去。經典可能會被翻拍,但永遠不會被超越。雁過留聲,人去留名,郭昶,觀眾會記住你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