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觀音山一日禪:不同的佛像手勢都有不同意義

佛像的各種手勢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 表示佛教的各種教義, 是具有印度特點的人體語言, 表達的含義極為豐富。 常見的有說法印、無畏印、與願印、降魔印、禪定印5種, 即“釋迦五印”。 手印形式可有多種變化, 尤其是密教手印多達幾百種, 變化莫測, 常見的有智拳印、期克印等。

說法印:

說法印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撚, 其餘各指自然舒散。 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 表現佛陀于鹿野苑初轉法輪時的狀態, 所以稱為說法印, 也稱轉法輪印。

無畏印:

無畏印意為"全然無懼的人"或是"令人安心, 平靜者"。 象徵佈施無怖給眾生。 右手前臂上舉於胸前, 與身體略成直角, 手指自然向上舒展, 手心向外。 這一手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願。 據說能使眾生心安, 無所畏怖, 所以稱為施無畏。

與願印:

與願印是佈施、贈予、恩惠、接受之印。 象徵佛菩薩順應眾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 左手下垂於膝前, 掌心向外。 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 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

與願印又曰施願印, 滿願印。 仰掌舒五指而向下, 流注如意寶或甘露水之相也。 為寶生如來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等本誓之標幟。 求聞持法曰:‘右手複作與諸願印, 五指下垂, 現掌向外, 是與願印相。 ’攝真實經曰:‘第三結施諸願印, 舒右五指仰掌, 想從五指間雨如意寶珠, 眾生一切諸樂皆令圓滿, 是印名為能令圓滿一切眾生所愛樂印。 ’大日經疏十六曰:‘與願手, 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

降魔印:

降魔印佛像姿態之一, 以右手覆於右膝, 指頭觸地, 以示降伏魔眾。

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 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 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 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 令大地為證, 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 終於使魔王懼伏。 因此此印相稱為降魔印。 又因以手指觸地,

所以又稱為觸地印。 在密宗中, 這是金剛界曼荼羅內阿閦佛之印相。

禪定印:

禪定印全神貫注之印。 這是佛陀入於禪定時所結的手印, 表現禪定中的佛也都用此印。

以雙手仰放下腹前, 右手置於左手上, 兩拇指的指端相接。 跏趺坐姿, 兩手平放於腿上, 一掌置於另一掌之上。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斯克印:

斯克印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種,中指和無名指彎曲,餘三指伸直,拇指壓在彎曲的二指上。此印是密宗的降魔印。

一掌置於另一掌之上。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斯克印:

斯克印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種,中指和無名指彎曲,餘三指伸直,拇指壓在彎曲的二指上。此印是密宗的降魔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