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無上瑜伽士秋英多傑仁波切談修行覺受

在雪域藏區的土登寺, 我曾隨緣閉關, 對加帕寺來的成林文布伏藏師、本寺的土登吾沙活佛和其他有緣的僧眾, 講解了我著 的《印圓意趣彙集論》。 這部論著是依照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知識總匯》, 依照祖師大德們的大手印與大圓滿兩者和合的觀點, 並 結合了本人的修行體證編著而成。 之後, 我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 當今能夠講解佛法的人, 不用說, 已經是稀少了, 能聽懂佛法的人更少, 能準確無誤地理解 佛法的人, 可說是少之又少, 而能真實修持佛法的人, 比起聽懂佛法者和無誤理解者, 更是寥寥無幾了。

如果有人修持佛法, 一旦生起了一些功德道驗, 但恰恰此時, 卻沒有機會親近到一位具足證量的指導上師, 無緣遇到氣脈明 點證得大清淨的具足經驗的上師, 那麼, 他的修持將會困難重重。

過去和現在的某些上師一直在強調:在徹底的證悟之前,

過程中出現的覺受, 是無關緊要的, 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而且, 這些覺受會象煙霧一樣消失。 而古印度的波瓦巴大師在《道果大手印要義》中卻這樣講道:“有三種三摩地, 有現分的覺受三摩地, 有空分的覺受三摩地 , 這兩種三摩地是有漏的三摩地, 而遠離苦樂、遠離希求畏懼、證得現空不二的三摩地, 則是無漏的菩提三摩地。 ” 我們怎麼能不去仔細分析覺受三摩地呢? 有人一談到覺受, 就一味地輕視, 而針對這一點, 薩迦班智達在《三戒辨別論》中開示:“為什麼要輕視覺受呢?這是不對 的。 因為, 修行者從資糧道一直到無修道, 其間的覺受是不會中斷的。 覺受什麼時候中斷了, 證悟也將隨之中斷。 另外, 如果不依靠氣脈 明點的覺受,
就不可能圓滿證得原本的法性。 ”等等論述, 不一而足。

本人認為, 凡夫眾生大體上可分為上中下三種根器, 這也是各教派共通的觀點。 密宗金剛乘認為, 根據自身金剛蘊界的氣脈 明點與種子字, 可將修行人分為不淨、較清淨和極清淨等三種根器。

對應於上中下三種根器, 分別有密宗金剛乘、大乘和小乘, 只要是如法地修持, 為什麼就不能產生成熟解脫加持徵兆的種種體驗呢?一定 會產生的。 波瓦巴大師《金剛句》的釋論《父子道果》中提到:“般若乘認為, 只要精勤地修心, 就能獲證佛位;而金剛乘認為, 只要 精勤地修身, 必定能緣起和合於自身, 證悟體驗自內顯。 ” 簡而言之, 我們應該知道有哪幾種因緣能令修行人產生加持界聚的現象, 產生成熟解脫的覺醒。

大體上有三種因緣:

1.修行人因宿世具足了善根因緣, 故能在今生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

2.今生因具足了敬信心, 從而獲得加持, 產生界聚現象;

3.今生因具足精進的修持, 從而獲得加持, 產生界聚現象。

1.因為宿世具足了善根因緣, 今生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 這是指修行人在過去的生生世世, 在三摩地等方面下過了 很多的苦功, 到了今生, 無需去依止上師, 無需去修持佛法, 僅僅依靠宿世的善根, 就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 在今生, 他們發生界聚覺醒現象的緣起, 也是說不定的。 比如,有人天生就具備了自然界聚的三摩地體驗,具備了種種的體證顯相。 有人則通過各種的運動,產生了氣脈緣起的界聚覺醒。如跳舞、唱歌、戲耍、賽馬、拔河、摔跤或男女交媾,通過各自的緣 起,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獲得成熟解脫的覺醒。這是波瓦巴大師金剛句的釋論《父子道果》中的觀點。 在《父子道果》中,對具足敬信心和具足精進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的,也有很詳細的論述。下面,我們簡單地講解一下 。

2.因具足了敬信心,而獲得加持並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人以敬信之心,朝拜和瞻仰具有殊勝加持力的聖像,如朝拜拉薩 大昭寺的釋迦佛陀像等聖像;朝拜殊勝的聖地,如印度佛陀成道的菩提金剛座等聖地;或者親近依止大成就者,如在古印度顯密佛法如旭 日般弘揚時期,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等大成就者們,如雪域藏地八大傳承的成就者們,如更青多保松傑大師、龍欽巴大師、沃耶文大堪 布、昂文英頂加措大師、蔣陽欽則大師和蔣貢康楚仁波切等大師,還有當今那些了不起的上師們,那些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和格魯派 不分教派的具德上師們。 如果弟子以虔誠心去親近依止這種具德的上師,而上師又降下了殊勝的金剛智慧加持,就能令弟子的身心產生種種的變 化。 比如,令弟子的身體做出各種動作,如跳動、抖動、結手印或展現舞姿;口則發出種種聲音,如自然唱誦祈請頌,自然唱出 各種道歌,或說金剛空行的秘密語言;心中則生起信心、慈悲心和進入三摩地。 這時,弟子的身口意就獲得了智慧灌義的加持,也可以說,弟子的身口意獲得了成熟解脫的界聚,自心相續中,產生了了知 覺受、現見覺受和證悟覺受等三摩地。 《父子道果》開示:“由於身體中四氣的內反,身體得到清淨智慧氣的加持,會出現四種現象:因陽氣內反而跳動;因陰氣 內反而抖動;因中性氣內反而安住;因脫噶智慧氣內反而展現種種的舞姿。”

3.因具足精進的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者,今生通過修持自己法系的顯密佛法,尤其是精進地修持密宗金剛乘深 廣的生圓次第和殊勝的竅訣,進而身口意出現了成熟解脫界聚的緣起,生起了種種的覺受和體證。 這種界聚現象,已詳細地記載於各教派的經續之中,尤其是記載於甚深的密續之中。 依靠上師降下的加持,依靠這種成熟解脫的緣起,弟子們各自產生了界聚現象,這樣,在弟子們氣脈明點種子字的金剛身蘊 之中,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不淨、較清淨和極清淨的界聚,這可以說是成熟解脫的加持,可以說是氣脈明點緣起和合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粗 細淨三種緣起和合之道。

由於打開了脈結,產生了粗細淨的體驗,也就產生了粗細程度不同的三摩地覺受。如:

一種是有漏的以顯相為主的現分三摩 地,一種是有漏的以空相為主的空分三摩地,還有一種是無漏的超越了現分和空分的三摩地,這是現空和合無別的覺受,也就是證悟了現 空無別的菩提三摩地。

按照《父子道果》的說法,如果能親近到一位具足經驗的傳法上師,弟子通過修持,獲得了殊勝的加持,自身的四大清淨之 氣得到增長,就會在夢境的覺受中,出現種種空行母唱歌跳舞以作供養的情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夢境呢? 因為,四大清淨之氣其實是四方空行母的自性。地大為主的四氣,清淨顯現為謝瑪空行母,水大顯現為瑪瑪格空行母,火大 顯現為鼓噶空行母,風大顯現為卓瑪空行母。 眾多的空行母以歌舞來作供養,這些情景,卻容易令修行者生起傲慢之心。這時候,千萬要明白,不能被我慢所轉,應該在 無貪執的究竟自然任運中安住,消除希疑的執著心,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持的過程中,修行者也會有煩惱妄念自然熾盛強烈的時候。由於蘊界和種子字的緣起,修行者自身金剛蘊界中的一切淨 與不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淨與不淨的境相。 比如,六道的種子會顯現出六道的境界,羅刹的種子“恰”字會顯現出羅刹的境界,清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清淨殊勝的境 界等等覺受。 以上的這些教言,是具足實踐者的無垢金剛句。

《父子道果》又開示:自身金剛蘊界中,有“嗡阿吽”和心髓的“阿”字,能令修行者生起法報化三身的覺受和證悟。也有 外在的“阿”和“吽”等種子字,令修行者產生空分、增長五毒、滅定和顯相等三摩地覺受。這方面的內容,在道果中有著詳盡的論述。 現在,那些稱自己是道果、大手印和大圓滿瑜伽士的人,當產生了這些或好或壞、或有漏或無漏的種種三摩地覺受的時候, 就把這些顯相和覺受誤認為是一種魔障,這樣,他們就會被執著鬼神的心所束縛,被希疑之心所束縛,結果,反而導致違緣和障礙越演越 烈。 同樣,他的弟子們也被這種好壞希疑的執著心所束縛,違緣和障礙也越來越大了。 這種見地,使得他們被障礙所轉,不安增加,逆緣增長,不得平息。 過去,道果和大手印的論著中講到: “將有漏轉成無漏,知一義而明多義, 將過失轉為功德,將障礙化作成就。” 所以,修行者不論生起是好是壞的三摩地覺受,只要能在自然任運究竟之中安住,這樣,就可以令一切有漏轉成無漏。

修行者應該明白,在自身的金剛蘊界中有著清淨的種子和不淨的種子。 當清淨的種子顯現出一些妙境時,修行者很容易對這些妙境產生希求心和我慢心。 當羅刹種子“恰”字等等不淨的種子顯現出魔鬼的境界時,也很容易被疑懼鬼神的執著心所束縛,從而造成了種種的違 緣障礙。 這時,我們要明白,面對這一切的所見所顯,不要希求、疑慮和恐懼,如果能在心性上安住下來,就能轉有漏為無漏, 一切的功德皆於此具足。 要想知道以上一切的甚深教授,明白這氣脈明點種子字的殊勝修法,就必須依止一位具足體證的上師。 修持時,如果遇到了無法消除的大的違緣障礙,就需要依靠具德上師的加持,依照上師消除障礙的竅訣去破除障礙。

古印度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他親見了真實顯現的金剛總持和智慧空行無我母,並得到傳法和加持,從而獲得了共與不共 的大成就,在他的《金剛句》義疏《父子道果》中,有密宗金剛乘的四種耳傳教授和四邊自性的論述。 四種耳傳教授是:

1.灌頂法脈未間斷;

2.加持傳承從未衰;

3.教授真實而無違;

4.敬信之心令充滿。

1.灌頂法脈未間斷

有三層含義: 首先是指基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就象古代智慧空行無我母為威德自在的瑜伽師波瓦巴大師進行灌頂一樣,這種灌頂的傳承,祖祖相傳,傳到了自己的至尊上 師,這個傳承從來沒有中斷過,極為清淨。 初修時,修行者從至尊上師處領受廣中略的三種灌頂,以便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和所知障等四種業障,這就是基位的“灌 頂法脈未間斷”。 其次,是指道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先從至尊上師處受持修行教法。出世間道以下的修行者,每日修持四座瑜伽,通過虔誠的修持,可獲得上中下三品無有 間斷的三摩地。 而出世間道的修行者,是指初地到十三地的修行者。 其中,初地到六地的修行者,從化身佛處獲得寶瓶灌頂,令粗濁的脈轉化為細淨的脈,從而證得化身的果位; 七地到十地的修行者,從報身佛處,獲得秘密灌頂,令粗濁的種子字轉化為細淨的種子字,從而獲證報身的果位; 十一地到十二地的修行者,從法身佛處,獲得智慧灌頂,令粗濁的明點轉化為細淨的明點,從而獲證法身的果位。 這樣,從化報法三身佛處領受灌頂,其領受灌頂的次數,並無數量的限定。 最後,是指果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修到究竟的十二地半(即十三地)的時候,是以十二地為緣起,從三身無別的法性身佛處,獲得名詞灌頂,令粗濁的氣轉化 為細淨的智慧氣,從而獲證法性身的果位。 波瓦巴大師法系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基道果的一切法,全部都含攝在灌頂的法門之中。

2.加持傳承從未衰

這要用密宗金剛乘的四邊來論述,四邊是指: 1)行持之邊; 2)體驗之邊; 3)加持之邊; 4)成就之邊。 行持之邊,是指修持身業的二十種真諦,指消除身障的十八種手印等法門,這是修持身體的氣脈甚深道;指清淨語業的寂怒 本尊等心咒,這是修持口語的甚深道;也指清淨自心的氣脈明點拙火等法門,這是修持自心的甚深道。修持這些法門,需要依止一位元具德 的上師。 體驗之邊,是指依靠行持之邊,修行者自身生起十五種三摩地覺受。這時候,修行者容易將這些三摩地覺受誤認為是證 得了佛果的勝觀顯現。 加持之邊,是指依靠體驗之邊,修行者達到五蘊調柔,能夠瞬間調伏猛烈的煩惱,貪嗔執著之心得以消減,身體輕如棉花, 脈(氣脈明點種子)等四種獲得調柔,脫離凡夫的身語意,成就四種果位。 成就之邊,是指依靠加持之邊,修行者證得了初地菩薩以上的果位,在無漏的法性之中,顯現化身的刹土,進而即身獲 得究竟的成就。 如果沒有修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體驗;沒有體驗的話,就不可能獲得加持;沒有加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成就。 因為,這四邊都含攝在加持之中,一切都圓滿具足於加持之中,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加持之道。

3.教授真實而無違

修行者在產生三摩地覺受的時候,除了有好的覺受之外,也會有上吐下瀉等種種不適的反應,還會出現被羅刹與食肉鬼神等 毆打的境象,這時,一般的修行者會想,這是不是出魔障了,從而會產生怯弱和畏懼之心。不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會誤認為這就是過 患和障礙。 如果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就會知道,被羅刹和食肉鬼神毆打等現象,只不過是自身蘊界各類種子的緣起顯現,這是三摩地 的覺受,是界聚的現象,也是遠離一切障礙和偏差的殊勝道。 認清三摩地,就能消除三摩地上的障礙;認清魔障,就可消除魔魘的障礙;認清過失,就能將過失轉化成功德;認清障礙, 就能將障礙轉為成就。這是《父子道果》中的開示。貢巴尊者說過:“這一竅訣值一匹駿馬。”

4.敬信之心令充滿

修行者自身的成就、障礙、希望和疑懼等等一切身心現象,都是因為氣脈的緣起和合而產生的。 修行者首先應該依止具德的上師,之後去修持,產生真實的體驗,從而生起勝解信,對上師生起如金剛總持一樣的敬信心, 從此,再到他處求法的心也都消失了。 這就是敬信之心令充滿。 以上,就是具足一切甚深道的四種耳傳教授。 如上講解的是甚深不共的顯密論述和竅訣,對於大多數的愚修者來說,對於那些顯密佛法的口頭演說家來說,對於那些沒有 實修過甚深教授,沒有過真實體驗的思維推理者來說,這些竅訣,不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也許很難令大多數的聰明人和愚癡人受益,所以,撰寫本文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提醒一下自己而已。

善哉!

關聯閱讀:地球上最大的一顆舍利現身上海——玉樹康巴文化展

也是說不定的。 比如,有人天生就具備了自然界聚的三摩地體驗,具備了種種的體證顯相。 有人則通過各種的運動,產生了氣脈緣起的界聚覺醒。如跳舞、唱歌、戲耍、賽馬、拔河、摔跤或男女交媾,通過各自的緣 起,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獲得成熟解脫的覺醒。這是波瓦巴大師金剛句的釋論《父子道果》中的觀點。 在《父子道果》中,對具足敬信心和具足精進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的,也有很詳細的論述。下面,我們簡單地講解一下 。

2.因具足了敬信心,而獲得加持並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人以敬信之心,朝拜和瞻仰具有殊勝加持力的聖像,如朝拜拉薩 大昭寺的釋迦佛陀像等聖像;朝拜殊勝的聖地,如印度佛陀成道的菩提金剛座等聖地;或者親近依止大成就者,如在古印度顯密佛法如旭 日般弘揚時期,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等大成就者們,如雪域藏地八大傳承的成就者們,如更青多保松傑大師、龍欽巴大師、沃耶文大堪 布、昂文英頂加措大師、蔣陽欽則大師和蔣貢康楚仁波切等大師,還有當今那些了不起的上師們,那些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和格魯派 不分教派的具德上師們。 如果弟子以虔誠心去親近依止這種具德的上師,而上師又降下了殊勝的金剛智慧加持,就能令弟子的身心產生種種的變 化。 比如,令弟子的身體做出各種動作,如跳動、抖動、結手印或展現舞姿;口則發出種種聲音,如自然唱誦祈請頌,自然唱出 各種道歌,或說金剛空行的秘密語言;心中則生起信心、慈悲心和進入三摩地。 這時,弟子的身口意就獲得了智慧灌義的加持,也可以說,弟子的身口意獲得了成熟解脫的界聚,自心相續中,產生了了知 覺受、現見覺受和證悟覺受等三摩地。 《父子道果》開示:“由於身體中四氣的內反,身體得到清淨智慧氣的加持,會出現四種現象:因陽氣內反而跳動;因陰氣 內反而抖動;因中性氣內反而安住;因脫噶智慧氣內反而展現種種的舞姿。”

3.因具足精進的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者,今生通過修持自己法系的顯密佛法,尤其是精進地修持密宗金剛乘深 廣的生圓次第和殊勝的竅訣,進而身口意出現了成熟解脫界聚的緣起,生起了種種的覺受和體證。 這種界聚現象,已詳細地記載於各教派的經續之中,尤其是記載於甚深的密續之中。 依靠上師降下的加持,依靠這種成熟解脫的緣起,弟子們各自產生了界聚現象,這樣,在弟子們氣脈明點種子字的金剛身蘊 之中,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不淨、較清淨和極清淨的界聚,這可以說是成熟解脫的加持,可以說是氣脈明點緣起和合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粗 細淨三種緣起和合之道。

由於打開了脈結,產生了粗細淨的體驗,也就產生了粗細程度不同的三摩地覺受。如:

一種是有漏的以顯相為主的現分三摩 地,一種是有漏的以空相為主的空分三摩地,還有一種是無漏的超越了現分和空分的三摩地,這是現空和合無別的覺受,也就是證悟了現 空無別的菩提三摩地。

按照《父子道果》的說法,如果能親近到一位具足經驗的傳法上師,弟子通過修持,獲得了殊勝的加持,自身的四大清淨之 氣得到增長,就會在夢境的覺受中,出現種種空行母唱歌跳舞以作供養的情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夢境呢? 因為,四大清淨之氣其實是四方空行母的自性。地大為主的四氣,清淨顯現為謝瑪空行母,水大顯現為瑪瑪格空行母,火大 顯現為鼓噶空行母,風大顯現為卓瑪空行母。 眾多的空行母以歌舞來作供養,這些情景,卻容易令修行者生起傲慢之心。這時候,千萬要明白,不能被我慢所轉,應該在 無貪執的究竟自然任運中安住,消除希疑的執著心,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持的過程中,修行者也會有煩惱妄念自然熾盛強烈的時候。由於蘊界和種子字的緣起,修行者自身金剛蘊界中的一切淨 與不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淨與不淨的境相。 比如,六道的種子會顯現出六道的境界,羅刹的種子“恰”字會顯現出羅刹的境界,清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清淨殊勝的境 界等等覺受。 以上的這些教言,是具足實踐者的無垢金剛句。

《父子道果》又開示:自身金剛蘊界中,有“嗡阿吽”和心髓的“阿”字,能令修行者生起法報化三身的覺受和證悟。也有 外在的“阿”和“吽”等種子字,令修行者產生空分、增長五毒、滅定和顯相等三摩地覺受。這方面的內容,在道果中有著詳盡的論述。 現在,那些稱自己是道果、大手印和大圓滿瑜伽士的人,當產生了這些或好或壞、或有漏或無漏的種種三摩地覺受的時候, 就把這些顯相和覺受誤認為是一種魔障,這樣,他們就會被執著鬼神的心所束縛,被希疑之心所束縛,結果,反而導致違緣和障礙越演越 烈。 同樣,他的弟子們也被這種好壞希疑的執著心所束縛,違緣和障礙也越來越大了。 這種見地,使得他們被障礙所轉,不安增加,逆緣增長,不得平息。 過去,道果和大手印的論著中講到: “將有漏轉成無漏,知一義而明多義, 將過失轉為功德,將障礙化作成就。” 所以,修行者不論生起是好是壞的三摩地覺受,只要能在自然任運究竟之中安住,這樣,就可以令一切有漏轉成無漏。

修行者應該明白,在自身的金剛蘊界中有著清淨的種子和不淨的種子。 當清淨的種子顯現出一些妙境時,修行者很容易對這些妙境產生希求心和我慢心。 當羅刹種子“恰”字等等不淨的種子顯現出魔鬼的境界時,也很容易被疑懼鬼神的執著心所束縛,從而造成了種種的違 緣障礙。 這時,我們要明白,面對這一切的所見所顯,不要希求、疑慮和恐懼,如果能在心性上安住下來,就能轉有漏為無漏, 一切的功德皆於此具足。 要想知道以上一切的甚深教授,明白這氣脈明點種子字的殊勝修法,就必須依止一位具足體證的上師。 修持時,如果遇到了無法消除的大的違緣障礙,就需要依靠具德上師的加持,依照上師消除障礙的竅訣去破除障礙。

古印度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他親見了真實顯現的金剛總持和智慧空行無我母,並得到傳法和加持,從而獲得了共與不共 的大成就,在他的《金剛句》義疏《父子道果》中,有密宗金剛乘的四種耳傳教授和四邊自性的論述。 四種耳傳教授是:

1.灌頂法脈未間斷;

2.加持傳承從未衰;

3.教授真實而無違;

4.敬信之心令充滿。

1.灌頂法脈未間斷

有三層含義: 首先是指基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就象古代智慧空行無我母為威德自在的瑜伽師波瓦巴大師進行灌頂一樣,這種灌頂的傳承,祖祖相傳,傳到了自己的至尊上 師,這個傳承從來沒有中斷過,極為清淨。 初修時,修行者從至尊上師處領受廣中略的三種灌頂,以便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和所知障等四種業障,這就是基位的“灌 頂法脈未間斷”。 其次,是指道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先從至尊上師處受持修行教法。出世間道以下的修行者,每日修持四座瑜伽,通過虔誠的修持,可獲得上中下三品無有 間斷的三摩地。 而出世間道的修行者,是指初地到十三地的修行者。 其中,初地到六地的修行者,從化身佛處獲得寶瓶灌頂,令粗濁的脈轉化為細淨的脈,從而證得化身的果位; 七地到十地的修行者,從報身佛處,獲得秘密灌頂,令粗濁的種子字轉化為細淨的種子字,從而獲證報身的果位; 十一地到十二地的修行者,從法身佛處,獲得智慧灌頂,令粗濁的明點轉化為細淨的明點,從而獲證法身的果位。 這樣,從化報法三身佛處領受灌頂,其領受灌頂的次數,並無數量的限定。 最後,是指果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修到究竟的十二地半(即十三地)的時候,是以十二地為緣起,從三身無別的法性身佛處,獲得名詞灌頂,令粗濁的氣轉化 為細淨的智慧氣,從而獲證法性身的果位。 波瓦巴大師法系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基道果的一切法,全部都含攝在灌頂的法門之中。

2.加持傳承從未衰

這要用密宗金剛乘的四邊來論述,四邊是指: 1)行持之邊; 2)體驗之邊; 3)加持之邊; 4)成就之邊。 行持之邊,是指修持身業的二十種真諦,指消除身障的十八種手印等法門,這是修持身體的氣脈甚深道;指清淨語業的寂怒 本尊等心咒,這是修持口語的甚深道;也指清淨自心的氣脈明點拙火等法門,這是修持自心的甚深道。修持這些法門,需要依止一位元具德 的上師。 體驗之邊,是指依靠行持之邊,修行者自身生起十五種三摩地覺受。這時候,修行者容易將這些三摩地覺受誤認為是證 得了佛果的勝觀顯現。 加持之邊,是指依靠體驗之邊,修行者達到五蘊調柔,能夠瞬間調伏猛烈的煩惱,貪嗔執著之心得以消減,身體輕如棉花, 脈(氣脈明點種子)等四種獲得調柔,脫離凡夫的身語意,成就四種果位。 成就之邊,是指依靠加持之邊,修行者證得了初地菩薩以上的果位,在無漏的法性之中,顯現化身的刹土,進而即身獲 得究竟的成就。 如果沒有修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體驗;沒有體驗的話,就不可能獲得加持;沒有加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成就。 因為,這四邊都含攝在加持之中,一切都圓滿具足於加持之中,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加持之道。

3.教授真實而無違

修行者在產生三摩地覺受的時候,除了有好的覺受之外,也會有上吐下瀉等種種不適的反應,還會出現被羅刹與食肉鬼神等 毆打的境象,這時,一般的修行者會想,這是不是出魔障了,從而會產生怯弱和畏懼之心。不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會誤認為這就是過 患和障礙。 如果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就會知道,被羅刹和食肉鬼神毆打等現象,只不過是自身蘊界各類種子的緣起顯現,這是三摩地 的覺受,是界聚的現象,也是遠離一切障礙和偏差的殊勝道。 認清三摩地,就能消除三摩地上的障礙;認清魔障,就可消除魔魘的障礙;認清過失,就能將過失轉化成功德;認清障礙, 就能將障礙轉為成就。這是《父子道果》中的開示。貢巴尊者說過:“這一竅訣值一匹駿馬。”

4.敬信之心令充滿

修行者自身的成就、障礙、希望和疑懼等等一切身心現象,都是因為氣脈的緣起和合而產生的。 修行者首先應該依止具德的上師,之後去修持,產生真實的體驗,從而生起勝解信,對上師生起如金剛總持一樣的敬信心, 從此,再到他處求法的心也都消失了。 這就是敬信之心令充滿。 以上,就是具足一切甚深道的四種耳傳教授。 如上講解的是甚深不共的顯密論述和竅訣,對於大多數的愚修者來說,對於那些顯密佛法的口頭演說家來說,對於那些沒有 實修過甚深教授,沒有過真實體驗的思維推理者來說,這些竅訣,不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也許很難令大多數的聰明人和愚癡人受益,所以,撰寫本文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提醒一下自己而已。

善哉!

關聯閱讀:地球上最大的一顆舍利現身上海——玉樹康巴文化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