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下半年央企混改進入落地窗口期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第三批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已進入篩選階段。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 第三批試點將進一步擴大範圍和提高覆蓋面,

地方國企被首次納入混改試點範圍。

專家表示, 上半年國企混改獲大力推進, 其中資產證券化是混改的重要路徑。 未來隨著公司制改制完成, 資產證券化有望提速, 十萬億級國有資產證券化空間將開啟。

擴圍 第三批試點將探索企業制度創新

記者日前從國家發改委瞭解到,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第三批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已進入篩選階段。 據介紹, 第三批試點將在前兩批近20家中央企業混改試點的基礎上, 進一步擴大範圍及提高覆蓋面, 地方國企被首次納入混改試點範圍, 油氣和軍工等領域將成重點。

據瞭解, 按照部署, 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共同落實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範任務。

2016年以來已開展兩批試點。 目前, 第一批九家試點的方案已基本批復, 正在指導試點企業有序實施, 有望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第二批10家試點企業名單已經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議確定, 其中九家企業已正式上報試點方案, 擬近期批復實施, 預計年內將取得階段性進展。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 目前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二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三是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 員工持股主要採取增資擴股、出資新設等方式。

對於第三批試點企業的特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主要將探索企業制度創新, 如引入戰略投資者, 優化企業股權結構;加強董事會建設, 積極探索党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機結合;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和身份轉換, 有效提升企業經營決策能力;加快實施薪酬制度改革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探索員工持股可行路徑等。 從而形成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

專家分析稱, 按照此前國家發改委給出的時間表,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今年四季度要進入實施階段, 因此未來三個月將是各央企改革方案的密集出臺期。 “下一步的混改, 將重點完成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外資資本的混合。

之所以突出混改, 主要是因為其對形成國企市場化經營機制, 促進產權多樣化等具有‘牽引作用’。 ”一位元權威人士告訴記者。

進展 多個混改標誌性專案亮相

中央企業混改速度明顯加快。 根據國資委統計, 2016年新增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數同比增長45.6%。 截至2017年3月底, 省級國資委監管各級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較2016年底增長3%。

截至2017年3月底, 126家省級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層面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企業二級子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22.5%。

“在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行業和領域, 選擇19家企業開展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實現了向社會資本放開競爭性業務。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 在前兩批19家試點企業中, 已確定的有中船集團、聯通集團、東航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等六家央企。 據悉, 中國航空集團、中糧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等央企也都在積極制定混改方案。

實際上, 上半年已有多個混改標誌性專案亮相。 央企層面, 6月19日, 東航集團宣佈讓出東航物流的絕對控股權, 聯想控股、德邦物流、綠地、普洛斯等四大投資方及企業核心員工持股層合計拿下55%股權, 這是首批推進的“七大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民航業的首例落地。 5月31日, 寶武集團對旗下歐冶雲商啟動混改, 引入多家投資者及員工持股計畫,持股比例降至72%。4月,中糧集團發佈金融板塊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混改專案,擬通過“增資+售股”,引入社會資本和員工持股。4月22日,中國國航公告,發改委已批復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進行航空貨運物流板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涉及上市公司。

地方國企層面,一個典型案例是雲南白藥,據上市公司6月7日公告,其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擬通過增資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交易後,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及江蘇魚躍分別持有白藥控股45%、45%及10%的股權。

“越來越多的競爭性企業在混改中進一步調整股權比例,促進企業形成了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通過探索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和身份轉換、員工持股等,推動企業形成了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彭華崗表示。

預期 國企資產證券化有望全面提速

從混改路徑看,一是資產證券化,二是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與民資混合,三是國企內部的員工持股。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上半年的混改從上述三方面同時推進,比較集中的是資產證券化,且未來隨著公司制改革完成,資產證券化有望提速。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既是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推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方式。多位專家表示,作為實施混改的一項有效路徑,未來隨著國企公司制改制完成,資產證券化有望提速。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擴大到68%,上市公司的資產、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在中央企業“總盤子”中占比分別達到61.3%、62.8%和76.2%。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可能有近十萬億元地方國有資產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各具體領域已經開始推進對資產證券化的探索。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初步方案中已經提出要開展軍工資產證券化的研究和論證;中國鐵路總公司也正在探索鐵路資產證券化改革,並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而在央企混改試點推出之後,大多數省份均提出了提高省屬集團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

多位專家提醒,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單純的為混而混,而是產業鏈中產業節點混合、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不同資源稟賦混合,切忌一窩蜂、定比例,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絕不能用行政取代市場。(記者 楊燁 林遠/北京報導)

引入多家投資者及員工持股計畫,持股比例降至72%。4月,中糧集團發佈金融板塊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混改專案,擬通過“增資+售股”,引入社會資本和員工持股。4月22日,中國國航公告,發改委已批復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進行航空貨運物流板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涉及上市公司。

地方國企層面,一個典型案例是雲南白藥,據上市公司6月7日公告,其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擬通過增資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交易後,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及江蘇魚躍分別持有白藥控股45%、45%及10%的股權。

“越來越多的競爭性企業在混改中進一步調整股權比例,促進企業形成了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通過探索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和身份轉換、員工持股等,推動企業形成了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彭華崗表示。

預期 國企資產證券化有望全面提速

從混改路徑看,一是資產證券化,二是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與民資混合,三是國企內部的員工持股。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上半年的混改從上述三方面同時推進,比較集中的是資產證券化,且未來隨著公司制改革完成,資產證券化有望提速。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既是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推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方式。多位專家表示,作為實施混改的一項有效路徑,未來隨著國企公司制改制完成,資產證券化有望提速。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擴大到68%,上市公司的資產、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在中央企業“總盤子”中占比分別達到61.3%、62.8%和76.2%。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幾年可能有近十萬億元地方國有資產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各具體領域已經開始推進對資產證券化的探索。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初步方案中已經提出要開展軍工資產證券化的研究和論證;中國鐵路總公司也正在探索鐵路資產證券化改革,並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而在央企混改試點推出之後,大多數省份均提出了提高省屬集團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

多位專家提醒,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單純的為混而混,而是產業鏈中產業節點混合、市場化經營機制混合、不同資源稟賦混合,切忌一窩蜂、定比例,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絕不能用行政取代市場。(記者 楊燁 林遠/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