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阿彌陀佛超絕殊勝之十八願——願中之王

五、超絕殊勝之十八願——願中之王。

如前所述, 第十八願在於易行, 且可以真正攝取十方眾生往生, 不必過問眾生什麼職業、是做什麼的、是善、是惡;也不必衡量眾生有福、有罪;也不必過問眾生, 念佛時節久近、是出生就念佛, 或臨終才念佛;也不必過問十方眾生是何因緣走入淨土法門。 真信切願, 念佛皆得往生。

因此, 善導大師指出:彌陀世尊, 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 下至十念一聲等, 以佛願力, 易得往生。 如《觀經》說:阿彌陀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善導大師解釋: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三經都一致稱揚, 讚歎念佛往生。

而阿彌陀佛的十七願也說:設我得佛, 十方世界, 無量諸佛, 不悉諮嗟, 稱我名者, 不取正覺。 即法藏比丘成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無量壽佛。 十方諸佛, 也必須稱讚, 宣傳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 正因為如此, 釋迦牟尼佛才在諸經中處處廣贊“阿彌陀佛”的名號、功能、功德。

如第十七願, 諸佛稱讚願, 實際上是第十八願的前置願, 也就是說為第十八願, 念佛往生願能夠得到諸佛推廣, 普度十方眾生, 法藏比丘才發的笫十七願。 同樣的道理, 攝生第十九、二十願, 是法藏比丘了知部分眾生自身能夠多少修持, 但又無法相信念佛, 即可往生西方成佛的特別殊勝之處, 而為了攝取這部分眾生讓他們不漏於念佛之外, 尚可依笫十九、二十願而得救, 往生西方而發的大願。

因此, 四十八願皆是阿彌陀佛的宏誓深願。 而第十八願, 則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願中之願, 也可稱為願中之王願——願王。 因此, 淨土法門可以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是願願救護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願願指向第十八願, 稱名念佛——往生西方願。

淨土法門釋疑續13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