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17至18世紀,歐洲精神病院的蛻變史

文/余鳳高

羅貝爾-弗勒裡的畫作《皮內爾1795年在薩爾佩特裡》

在古代, 人們曾以為精神病人是受到了魔鬼的侵擾, 屬於異類, 常常以歧視的眼光看待精神病患者。

那時, “醫治”精神病患者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所謂的“軀魔”:用捆綁或鞭笞病人的方式來軀逐想像中的魔鬼。

更有甚者, 會以更加殘酷的方式對待女性病人——對她們嚴刑逼供, 使她們在長時間生不如死的酷刑逼供下, 被迫承認自己是“女巫”, 最後將她們燒死或者絞死。 因此, 在醫學的暗黑時代, 患上精神病所要承受的痛苦超乎想像。

英國最古老的精神病機構是位於倫敦的伯利恒皇家醫院, 建立於1247年, 當時的人稱之為聖瑪利亞伯利恒, 也關注到了精神病人的生存環境與救治問題。

原本就對精神病患者有深切同情的他在1820年, 讀了精神病學家艾蒂安-讓•若爾熱的論文《論瘋癲》之後, 信服了作者若爾熱關於精神病學的專業研究,

便與若爾熱合作, 根據那時所採用的診斷分類, 用他繪製的畫作, 結合若爾熱的描述, 形象地闡明精神病的病症。

可惜由於熱裡科患有嚴重的脊柱腫瘤, 只完成了《瘋女》和《瘋人》等五幅作品就於1824年1月26日去世了。 這五幅精神病人的肖像畫, 都細緻地刻畫了肖像主人公的面部表情, 並試圖表現出更深層次的人的思想, 使得這幾幅作品不但在精神病學史上, 而且在藝術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泰奧多爾·熱裡科畫作《瘋女》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熱裡科”這個條目中稱頌這位天才畫家“以同情、友善的態度”創作了這幾幅肖像, 來“探究異常狀態下的精神表現, 在藝術史上是罕見的。 ”《劍橋藝術史導引》更詳細地介紹了熱裡科和若爾熱兩人這項工作的情況:

熱裡科在為友人艾蒂安•若爾熱所作的組畫中, 表現出非凡的心理洞察力。 若爾熱醫生是法國治療精神病的先驅之一, 為揭示一個人的思想與其面部表情之間的關係, 他想把病人的臉相永久記錄在案,

作為他臨床研究的一個方面。

熱裡科受若爾熱之托而作的繪畫, 是西方藝術史上心理肖像畫中最動人的樣品, 它們同時又是浪漫主義激情的極出色的珍品, 熱裡科的繪畫為此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終於到了1795年, 在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潮的影響下, 使皮內爾等人跨出解放精神病人的偉大步伐, 革命性地將人道主義原則應用到精神病患者身上, 總結和形成了一套精神病的臨床治療方法。

法國著名畫家羅貝爾-弗勒裡(Tony Robert-Fleury, 1837年—1911年)在其畫作《皮內爾1795年在薩爾佩特裡》真切地再現了皮內爾幫助解放精神病人的英雄創舉。

在這幅畫作中, 羅貝爾-弗勒裡特意賦予被緊閉在薩爾佩特裡女精神病院的患者以亮色,

以表現他對她們的人格尊重, 雖然畫中出現了呈現瘋癲狀態的許多精神病患者, 但出於繪畫中心位置的白衣女病人神態正常, 靜靜配合取下束縛她的鐐銬, 讓人看到了精神病患的康復希望以及皮內爾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終於有了好的結果。

當然, 醫生皮內爾為精神病患所做的工作僅僅只是一個起步, 救助精神病人的路還很長。 此後, 皮內爾的學生, 以及歐洲各國的諸多人士紛紛關注到了精神病患的生存和救治問題。

如今, 總體來講, 精神病人已經不再遭受17至18世紀時在歐洲精神病院中受到的歧視與折磨了, 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 當然, 這樣的結果與當時許多類似皮內爾、克魯克香克、霍恩等各行各業的開明人士的努力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