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策劃專題之香港電影20年融合路

一個地方的社會發展如何, 先看這個地方電影產業的興旺程度, 曾經“東方有個荷裡活”, “香港電影”是香港一張最閃亮的名片,

從日劇韓劇裡都可以看出當年“成龍、周潤發、張國榮、王祖賢……”香港影人曾經稱霸全亞洲, 而1997年之後, 香港電影從再創新的輝煌, 到平穩發展, 從“北上開拓市場”, 到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中國市場不可分的一部分。 香港電影的20年, 既是香港文化20年發展的縮影, 也是整個華語電影市場逐漸“融合”、日益成熟的縮影。

從銀河映射到《無間道》 香港電影繼續攀升

從一個地方的電影獎項看這個地方的電影發展無疑是最直觀的, 而香港回歸之後第一次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 無疑是當時香港電影最高水準的總結。

1998年4月,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 “新人導演”陳果和他的《香港製造》大放異彩, 而影帝影后的組合則是《春光乍泄》的梁朝偉和《宋家皇朝》的張曼玉, 當年的最佳男配角則是姜文。 但是這一年, 更多港片迷的目光投向另一部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 這部開創了銀河映射風格的作品, 在香港電影史上的地位遠遠超過當年獲獎的影片。

銀河映射是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 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 自1996年成立至今, 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 不但大大開闊了觀眾的視野, 更確定了銀河映射獨特的影片風格。

公司的創作主力是杜琪峰、韋家輝和游達志。 草創時期的銀河映射嘗試向商業靠攏, 1997年香港回歸, 韋家輝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一個字頭的誕生》也在這一年上映了。 《一個字頭的誕生》被很多影迷看作是銀河映射的第一風格之作, 這部影片的問世, 宣告香港影壇從此又多了一個王牌的創作團隊, 他們另類迥異的創作風格, 為香港影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電影市道不景氣的情況下, 銀河映射將要逆流而上, 成為香港電影復蘇的希望。

此後幾屆金像獎, 《野獸刑警》、《槍火》、《花樣年華》、《臥虎藏龍》、《少林足球》……每一部艱難殺出的獲獎影片, 每一位披荊斬棘的影帝影后, 都代表了當年的最高水準。 那時, 是杜琪峰銀河映射的黃金年代,是王家衛堅持追求最受追捧的時代,是周星馳轉型導演意氣風發的時代。

直到2003年,一部叫做《無間道》的電影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雖然頒獎典禮之前幾天,同為影帝候選人的張國榮剛剛永遠與世界告別,但劉德華和梁朝偉在同一部影片裡亦正亦邪一黑一白的“明爭暗鬥”,讓人絲毫沒有擔心香港男演員的水準會受任何影響,而《無間道》的“少年男演員”余文樂、陳冠希也似乎順理成章的站在“第二梯隊”,隨時“上位”延續男演員的輝煌。張曼玉、吳君如、李心潔、林嘉欣每一位影后候選人也都實至名歸,可以撐起“半壁江山”。當時沒有人想到,這一屆全程籠罩在淡淡的哀思中的頒獎典禮,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後的巔峰。

香港導演“北上” 華語電影完全“融合”

雖然經歷了輝煌和爬升,但成熟的香港電影人很快認識到“開拓市場”的重要性,所謂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香港地區百萬級別的票房收入,與動輒單片破億的內地電影市場的差距顯而易見,“北上”開拓市場刻不容緩。從最初的陳嘉上、徐克,到彭浩翔、鄭保瑞一大批中堅力量的湧入,更有一些年輕的新生導演第一部影片就是在內地拍攝的。每一位“北上”的香港導演都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大市場。

2006年,陳可辛在內地拍攝了一部至今仍是華語歌舞片NO.1的作品《如果愛》,2016年他為年輕的香港導演曾國祥監製了《七月與安生》,“北上”十年,陳可辛一直以“經營”的心態看待內地電影市場。最開始拍攝《如果愛》時,陳可辛並沒有過多地介入到除導演和監製以外的專案流程中,而是一邊拍攝一邊學習內地的規則。而到《投名狀》取得優異票房成績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談判條件與話語權,繼而開始增加對項目的控制力。

像陳可辛這樣的“融入”,在香港導演求的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讓內地電影人從這些“商業片導演”身上學到了如何更快的把握市場。

近年來,更有一些我們眼中的“主旋律”,因為香港導演的介入而變得“不一樣”了。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徐克的《智取威虎山》。1974年前後,徐克在紐約求學之余,到華人街的一個電影院裡當義工,放過1970年版本的《智取威虎山》。那時,徐克還不是一個導演,他只是覺得,倘若以後做電影相關的工作,這一定是個好題材。1992年,拍過《蝶變》、《黃飛鴻》等電影的徐克,已經是香港名導演。在一個聯席會上,他和謝晉、成龍、吳思遠等人坐到一塊兒。謝晉問他最想拍哪個內地題材的電影。徐克脫口而出的就是楊子榮的傳奇。據說當時坐在一旁的成龍,毛遂自薦,要上威虎山。2015年,徐克終於把楊子榮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在外人眼裡,這是香港導演“試水”主旋律,而在徐克、成龍等電影人的眼中,這只是自己心中一直都有的一個夢。

之後,林超賢執導的現實題材影片《湄公河行動》、麥莊再度聯手的《非凡任務》都是香港導演執導的“主旋律”,而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更是馬上要和全國人民見面……從最初的“自我發展”到如今的“華語電影人的使命”,香港導演北上的20年,也是華語電影市場不斷豐富類型,不斷自身完善的20年。這個“融合”不止一個“北上”可以概括,更有整個電影市場的逐步成熟。

最後順便說一句,近幾年跑題姐看到的最有香港情懷的電影,應該是徐崢導演的《港囧》吧。

演員“青黃不接”特色電影之路艱辛

“不是我們不再在香港拍片,華語電影未來的市場就在中國內地”,陳可辛幾年前就曾經這樣對記者說。但堅守香港本地,拍攝“特色”電影的電影人也仍在堅持。

說回香港電影金像獎,近幾年,協會似乎有意鼓勵本土電影人和本土作品,去年更出現《踏血尋梅》等極富代表性的作品。即便如此,《踏血尋梅》捧出的影后依然是來自雲南的新人女演員春夏。香港演員,特別是女演員的“青黃不接”是一個任誰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電影產業的任何一環出現“青黃不接”,對這一地區電影生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習慣于通過香港電影金像獎分析走勢,卻常常忽略作為奧斯卡協會的一員,香港地區每年也會選送自己協會的影片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一代宗師》、《黃金時代》、《破風》、《踏雪尋梅》近幾年代表香港參加角逐的影片,似乎都稍欠一些票房實力和代表性,要代表一個地區電影的特色,所謂的“香港本土電影”似乎還沒有明確方向,在融合的大潮下到底怎樣找回獨具特色的閃光點,香港電影人任重道遠。

是杜琪峰銀河映射的黃金年代,是王家衛堅持追求最受追捧的時代,是周星馳轉型導演意氣風發的時代。

直到2003年,一部叫做《無間道》的電影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雖然頒獎典禮之前幾天,同為影帝候選人的張國榮剛剛永遠與世界告別,但劉德華和梁朝偉在同一部影片裡亦正亦邪一黑一白的“明爭暗鬥”,讓人絲毫沒有擔心香港男演員的水準會受任何影響,而《無間道》的“少年男演員”余文樂、陳冠希也似乎順理成章的站在“第二梯隊”,隨時“上位”延續男演員的輝煌。張曼玉、吳君如、李心潔、林嘉欣每一位影后候選人也都實至名歸,可以撐起“半壁江山”。當時沒有人想到,這一屆全程籠罩在淡淡的哀思中的頒獎典禮,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後的巔峰。

香港導演“北上” 華語電影完全“融合”

雖然經歷了輝煌和爬升,但成熟的香港電影人很快認識到“開拓市場”的重要性,所謂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香港地區百萬級別的票房收入,與動輒單片破億的內地電影市場的差距顯而易見,“北上”開拓市場刻不容緩。從最初的陳嘉上、徐克,到彭浩翔、鄭保瑞一大批中堅力量的湧入,更有一些年輕的新生導演第一部影片就是在內地拍攝的。每一位“北上”的香港導演都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大市場。

2006年,陳可辛在內地拍攝了一部至今仍是華語歌舞片NO.1的作品《如果愛》,2016年他為年輕的香港導演曾國祥監製了《七月與安生》,“北上”十年,陳可辛一直以“經營”的心態看待內地電影市場。最開始拍攝《如果愛》時,陳可辛並沒有過多地介入到除導演和監製以外的專案流程中,而是一邊拍攝一邊學習內地的規則。而到《投名狀》取得優異票房成績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談判條件與話語權,繼而開始增加對項目的控制力。

像陳可辛這樣的“融入”,在香港導演求的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讓內地電影人從這些“商業片導演”身上學到了如何更快的把握市場。

近年來,更有一些我們眼中的“主旋律”,因為香港導演的介入而變得“不一樣”了。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徐克的《智取威虎山》。1974年前後,徐克在紐約求學之余,到華人街的一個電影院裡當義工,放過1970年版本的《智取威虎山》。那時,徐克還不是一個導演,他只是覺得,倘若以後做電影相關的工作,這一定是個好題材。1992年,拍過《蝶變》、《黃飛鴻》等電影的徐克,已經是香港名導演。在一個聯席會上,他和謝晉、成龍、吳思遠等人坐到一塊兒。謝晉問他最想拍哪個內地題材的電影。徐克脫口而出的就是楊子榮的傳奇。據說當時坐在一旁的成龍,毛遂自薦,要上威虎山。2015年,徐克終於把楊子榮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在外人眼裡,這是香港導演“試水”主旋律,而在徐克、成龍等電影人的眼中,這只是自己心中一直都有的一個夢。

之後,林超賢執導的現實題材影片《湄公河行動》、麥莊再度聯手的《非凡任務》都是香港導演執導的“主旋律”,而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更是馬上要和全國人民見面……從最初的“自我發展”到如今的“華語電影人的使命”,香港導演北上的20年,也是華語電影市場不斷豐富類型,不斷自身完善的20年。這個“融合”不止一個“北上”可以概括,更有整個電影市場的逐步成熟。

最後順便說一句,近幾年跑題姐看到的最有香港情懷的電影,應該是徐崢導演的《港囧》吧。

演員“青黃不接”特色電影之路艱辛

“不是我們不再在香港拍片,華語電影未來的市場就在中國內地”,陳可辛幾年前就曾經這樣對記者說。但堅守香港本地,拍攝“特色”電影的電影人也仍在堅持。

說回香港電影金像獎,近幾年,協會似乎有意鼓勵本土電影人和本土作品,去年更出現《踏血尋梅》等極富代表性的作品。即便如此,《踏血尋梅》捧出的影后依然是來自雲南的新人女演員春夏。香港演員,特別是女演員的“青黃不接”是一個任誰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電影產業的任何一環出現“青黃不接”,對這一地區電影生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習慣于通過香港電影金像獎分析走勢,卻常常忽略作為奧斯卡協會的一員,香港地區每年也會選送自己協會的影片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一代宗師》、《黃金時代》、《破風》、《踏雪尋梅》近幾年代表香港參加角逐的影片,似乎都稍欠一些票房實力和代表性,要代表一個地區電影的特色,所謂的“香港本土電影”似乎還沒有明確方向,在融合的大潮下到底怎樣找回獨具特色的閃光點,香港電影人任重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