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能融錢,更要會花錢

本文約2368字, 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編譯 | 六琳

來源 | 盈動資本(ID:incapital2009)

高強度的商業環境中, 想要創業成功, 創始人的綜合能力、堅韌的意志、專業團隊的組建都非常重要。 但歸根究底, 一個企業想要健康可持續發展, 資金鏈才是其中具有決定性效果的一環——能融錢, 更要學會如何花錢。

對於初創公司的創始人而言, 學會在拿到早期融資後謹慎而有規劃地使用這筆錢, 並根據資金的損耗程度去決定下一輪融資節奏, 是保證資金鏈順暢以及公司正常運營的關鍵。 今天分享兩次創業成功後轉型VC的Mark Suster寫給創業公司的指南——應該如何決定公司的燒錢速度才能保證公司能夠順利活到下一輪呢?以下:

初創公司想提高融資金額時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投資者可接受的“資金消耗率”是多少?

同樣, 投資者在投資時絕對會問的一個問題也是這個。 你逃不掉。

資金消耗率是一個專有名詞, 用來衡量資金被消耗速度的快慢。 也就是說, 當你在技術、銷售、行銷、設備和管理員工需要花錢時, 你的公司每月願意在這些方面付出多少資金。 這裡的隱含問題是, 初創公司在收支平衡或獲得新資金注入前, 能夠生存多久?

這當然沒有正確答案, 但這與你能籌集多少資金, 你將來籌集資金的前景, 以及公司的成長速度和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

那麼, 初創公司應該如何決定自己的資金消耗速度呢?

基礎

起步——知道總消耗和淨消耗之間的差異。 總消耗是你的成本基礎, 淨消耗是你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差異。 簡而言之, 就是每個月消耗的現有資本金額。 (與GAAP淨收入相比, 後者有時不能很好地反映現有資本消耗。 )

瞭解公司消耗速度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能快速計算出你在用盡現有資本之前還有多少個月的緩衝期。 通常當投資者問你的資金消耗率時, 他指的是淨消耗。

增長與利潤

之前我寫了關於增長和利潤之間的權衡。 我不是主張採取任何具體行動, 因為有時恰當的行動是讓公司接受短期損失, 以換取更快的增長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而且更多地實現切實利益或者說是更有利可圖。

在文章中, 我指出, 如果被投資者緩慢增長, 風險投資者很少有盈利機會, 因此作為初創公司, 強制自己能夠盈利在以下三個具體情況下中是非常明智的:

你的公司並不想要籌集更多的風險投資

你的公司已經實現盈利, 並以穩定的增長來吸引更多的風險投資

你知道公司無法籌集到更多的風險融資, 所以你最好的策略是賺錢, 這樣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

但是, 如果初創企業的資金消耗率能伴隨著融資增加或成本降低相對應增長, 從而有所盈利, 那麼通常這也是可取的。

你有多少資本/你的可存活時間

一般來說, 我建議在早期初創階段, 你嘗試著保證公司至少能有15-18個月的運營時間。

你應該允許自己用4-6個月的時間來籌集資金(特別是在你的公司並沒有那麼創新的情況下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樣計算預期的消耗就很容易。 從基礎知識開始, 如果你籌集了250萬美元, 那麼你平均每月的資金消耗率應該是大約14-16.5萬美元。 如果你的收入增長, 那你可以提高成本。 但是如果你每月消耗20萬美元, 那麼你一年就會失去所有現有資本。

如果你假定用4-6個月來提高你的下一輪融資, 那麼在一年的時間範圍內上, 你真的只有6-8個月的時間來展現你前一輪融資成效,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更喜歡18個月的成長週期

同樣的, 當一家每月消耗17.5萬美元的公司告訴我, 他們籌集了10-15萬美元, 那我會說這對創業公司來說有點太多了。

因為假設資金消耗率翻一番, 那仍可以運營2.5-3.5年。

所以要麼你大大提高你的成本基礎(似乎也沒有人會融一大筆錢之後還像原來一樣畏手畏腳地花錢), 要麼你就好好維持公司, 但這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來謹慎運營, 因為你有很長的一段Showtime, 演員總不好拿著錢卻讓舞臺冷場吧。

我知道作為一個企業家, 你當然希望公司能越活越久——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任何企業家的想法是相反的。 但是, 根據我的經驗, 正常的緊張需求或許能成為一種反作用力來促使公司高度重視結果。

你未來的融資前景

對我所投資的公司來說, 最簡單的答案是, 如果你的公司發展非常快, 融資足夠多, 那麼你當然有權利以較高的資金消耗率運營。 但如果我們突然融資困難遇到發展瓶頸,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上一輪估值可能太高了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時間來作為“我們的估值”,那麼此時就需要很快地轉向到減少消耗這條路。

當然,有時減少消耗意味著削減成本,意味著裁員。有時,這意味著在行銷上能不花錢就不花錢。這樣運營,很心累。

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經驗。瞭解你現有的投資者基礎,以及如果資本市場發生變化或外部市場無法為你提供資金,你可以在內部為你省出一筆資金。

如果一家公司成功讓3家投資機構分別投入600萬美元(總共1800萬美元),而且公司前景被看好,增長良好,那這也並不是一個明顯的“本壘打”式成功,因為此時外部再融資變得很難,所以內部可能會出現資金問題。

如果你每月消耗25萬美元,那麼你需要300萬美元來支付一年,或者在18個月內支付450萬美元。每個投資者需要100-150萬美元來作為投資回報,順便看看你是否取得了足夠的進步。這只是他們最初支票的16.67-25%。同樣,外部投資者可以向你提供一個相對較小的3-5萬美元的支票。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消耗利率上漲至每月60萬美元,則12個月為720萬美元,而18個月就將近1100萬美元。也就是每位投資者240-360萬美元,或原始投資額的40-60%。

在我的經驗中,投資者往往會嘗試在上述第一個方案中保留價值。因此,後續資本對現有投資者是否會有很大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

最後,我應該提到,消耗率也是“風險承受力”的一個指標,或者說,如果你不能順利融入下一輪資金,你要在多大程度上願意讓你的公司去“撞南牆”。

一些公司團隊非常保守,寧願保持人為低資金消耗率,也不願拿命一博體驗隨時有可能犧牲的可怕感覺。而也有有這麼一些團隊就破釜成舟,最後也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因此,資金消耗率有時就體現出了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此同時你也應該考慮到現有股東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才能做出最終決定。畢竟,這影響到有關雙方的權益。

*本文由盈動資本原創,授權B座12樓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B12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20170705 No.1595 -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猛戳「閱讀原文」,看你沒看到的文章

但如果我們突然融資困難遇到發展瓶頸,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上一輪估值可能太高了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時間來作為“我們的估值”,那麼此時就需要很快地轉向到減少消耗這條路。

當然,有時減少消耗意味著削減成本,意味著裁員。有時,這意味著在行銷上能不花錢就不花錢。這樣運營,很心累。

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經驗。瞭解你現有的投資者基礎,以及如果資本市場發生變化或外部市場無法為你提供資金,你可以在內部為你省出一筆資金。

如果一家公司成功讓3家投資機構分別投入600萬美元(總共1800萬美元),而且公司前景被看好,增長良好,那這也並不是一個明顯的“本壘打”式成功,因為此時外部再融資變得很難,所以內部可能會出現資金問題。

如果你每月消耗25萬美元,那麼你需要300萬美元來支付一年,或者在18個月內支付450萬美元。每個投資者需要100-150萬美元來作為投資回報,順便看看你是否取得了足夠的進步。這只是他們最初支票的16.67-25%。同樣,外部投資者可以向你提供一個相對較小的3-5萬美元的支票。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消耗利率上漲至每月60萬美元,則12個月為720萬美元,而18個月就將近1100萬美元。也就是每位投資者240-360萬美元,或原始投資額的40-60%。

在我的經驗中,投資者往往會嘗試在上述第一個方案中保留價值。因此,後續資本對現有投資者是否會有很大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

最後,我應該提到,消耗率也是“風險承受力”的一個指標,或者說,如果你不能順利融入下一輪資金,你要在多大程度上願意讓你的公司去“撞南牆”。

一些公司團隊非常保守,寧願保持人為低資金消耗率,也不願拿命一博體驗隨時有可能犧牲的可怕感覺。而也有有這麼一些團隊就破釜成舟,最後也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因此,資金消耗率有時就體現出了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此同時你也應該考慮到現有股東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才能做出最終決定。畢竟,這影響到有關雙方的權益。

*本文由盈動資本原創,授權B座12樓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B12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20170705 No.1595 -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猛戳「閱讀原文」,看你沒看到的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