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資|中核建中核集團重組:手牽手,走出去!

央企大勢,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2017年中央企業第一組合並消息終於坐實。 3月19日, 中國核電、中國核建雙雙發佈公告稱收到通知,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正在籌畫戰略重組事宜。 重組方案尚未確定, 確定後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是國防科技工業十一大軍工集團公司之一, 由國資委直接管理。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其前身是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

兩家曾經是一家人,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 進行了戰略拆分。 在我國初期, 集中精力辦大事, 所以核工業都集中在了中核總, 後來改革開放, 需要解放生產力, 於是進行了專業化的拆分;現階段需要走出國門, 形成合力, 於是開啟了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的模式。

2016年年底, 王壽君由中核建集團董事長調任中核集團董事長, 使合併傳聞升溫。 業內人士分析, 此次合併大概率由中核集團來主導。

兩會期間, 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在回應合併的提問時, 將之比作“自由戀愛”, 過程或短或長。

他表示, 和其他市場競爭充分的行業不同, 核工業應該是一家, 否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過程中, 中國的核電企業應該形成合力, 不要內耗, 這樣在國際競爭中的成功率才能更大。

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在行政級別上均為正部級, 也就是說, 兩個龐然大物的結合, 人事, 預期會成為左右這次合併是閃婚還是馬拉松式戀愛的關鍵因素。

拋開具體的安排不表, 合併的模式, 將影響兩家最終的盤子大小。 目前國資委對於央企的策略:採取了合併重組, 做大做強的政策指導, 在這個政策指導下, 有兩種模式可以進行參考:

模式1:一方成為另一方上下游業務模組

案例:國核技和中電投合並後, 成為國電投的下屬核電板塊

模式2:同質化重組, 平起平坐

案例:南北車合併後, 成為中車集團旗下兩家平級單位

從中核和中核建的業務特點來看:兩家的業務屬於一個產業的上下游, 採取模式一的方式, 可能性略大, 也就是中核建成為新的中核集團旗下土建安裝板塊, 也不排除併入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打造完整的工程總承包板塊。

從目前的國家戰略的層面來看, 核工業肩負的兩個重要使命:核軍事力量的威懾力和一帶一路出口的龍頭產品。 而國內的批量化建設、統一堆型等熱門話題, 隨著電力需求下降, 各家勢均力敵, 公眾溝通難度上升等因素綜合影響, 似乎並不是特別的急迫。

從國家解決當務之急的角度來看:此次合併恰恰可以解決TOP2的問題:1. 核軍工產業的大一統;2.加速助力核電一帶一路出口。

兩家核電企業合併主要還是為了推動中國核電“走出去”, 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等國家的市場, 能夠在項目競標中形成更好的合力。 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後, 中國審批核電專案的步伐長期放緩甚至停滯。同時,2015年以來,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技術“華龍一號”和CAP1400逐漸成熟,推動中國核電“走出去”開始上升為國家戰略。

大家都在看

-------------------

本文綜合自公開信息,編輯:如水。

經濟進退、行業冷暖、牛企動靜、觀察者發言,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中國審批核電專案的步伐長期放緩甚至停滯。同時,2015年以來,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技術“華龍一號”和CAP1400逐漸成熟,推動中國核電“走出去”開始上升為國家戰略。

大家都在看

-------------------

本文綜合自公開信息,編輯:如水。

經濟進退、行業冷暖、牛企動靜、觀察者發言,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