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微軟,亞馬遜等巨頭股價狂跌,協力廠商運營商誤傳納斯達克科技股報價錯誤

北京時間7月4日, 對於海外股民, 可謂是小心臟都嚇停了。 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的多隻科技股昨天淩晨出現報價錯誤。 一些協力廠商金融資料服務商提供的報價,

多隻股在盤後交易出現錯誤的報價123.47美元, 這使得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的股價大跌超過一半, 蘋果(Apple)的股價則飆升超過三倍, 網路遊戲公司Zynga的市值突然超過了高盛(Goldman Sachs)。 穀歌(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和eBay等也受影響。

根據道鐘斯的報導, 穀歌財經、雅虎財經和彭博社終端機都出現錯誤的報價。 納斯達克網站上的股價並未出錯, 另外紐約交易所掛牌的股票未受影響。 無股票在錯誤價位成交。

納斯達克隨後對此回應, 作為報價傳輸系統(UTP)正常服務的一部分, 其會發送一些測試資料, 但某些協力廠商機構不當地使用和傳播了這些資料。 “納斯達克正在就不當使用由UTP發佈、協力廠商使用的測試資料一事進行調查。 ”納斯達克發言人Joe Christinat如是說。

還好只是虛驚一場。 不過, 類似事件在美股市場已經不是一次發生。 UTP服務故障的先例早在2013年納斯達克就出現過, 納斯達克曾暫停所有證券交易約三個小時。 去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曾出現技術性問題, 近200只股受影響, 問題延續近三小時。

類似的“烏龍事件”還有更多。  技術故障導致市場波動性上升, 過分依賴高速電腦交易技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2010年5月的“烏龍指”事件發生之後, 美國證監會出臺措施防止股市暴跌。 新規定採用熔斷制度方法, 在出現極端風險信號時將停止股票交易。 根據新規定, 如果股票價格在5分鐘內改變了10%以上, 交易所必須停止交易。 在符合條件時交易所必須採取措施, 但允許各交易所採取不同的方法來放慢交易速度。 還有市場人士認為, 應該加強對電子交易以及高頻交易的整體監管, 比如要求對納斯達克這樣的電子交易系統進行常規性測試, 建立後備系統以應對系統故障, 並建立應對此類事故的應急機制。 (綜編/硬度網 J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