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左暉:中國人沒房就娶不到媳婦 其他大佬這樣說!

編者按:這兩天, 小編的朋友圈持續被一個超高逼格的活動給刷屏著, 這個逼格有多高呢, 它的主辦方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承辦方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各行業大佬雲集, 總理李克強親自月臺, 還有那超拉轟的沙特超豪訪華團!!這便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 有大佬的地方一般都會有乾貨, 小編今天專門搜羅了一下, 就房地產行業, 諸位大佬的討論集中圍繞“供給側改革”展開, 來看看他們對此都有什麼高見!

左暉:沒房就娶不到媳婦 這種事全世界少見

鏈家董事長 左暉

鏈家董事長左暉認為, 目前中國房地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供給端:一、中國房地產市場住宅存量規模已達到200億平米, 如何在全國房屋流動率只有3%的情況下, 把200億平米的存量物業通過各種手段推動到流通中, 是房地產供給側的一個重要命題;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有土就有財”,

因此所有人都要去買房子, 導致了整個住宅的火熱。 這個事情好像在全世界都很少, 如果沒有房的話就取不著媳婦兒了, 很匪夷所思的事情。 這同時也表明, 中國住宅的租賃市場具備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必要, 租賃不僅是過渡, 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近年來, 二手房市場發展比較快, 且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正逐步過渡到存量房市場。 與此同時, 從增量市場來看, 隨著商品住宅用地供給的不斷下滑, 房地產市場繼續擴大增量規模已難以為繼。 從北京市歷年供地結構來看, 商品住宅供地面積急劇壓縮。 2016年已不足40萬平方米, 再創新低。

由此, 左暉認為, 在新房市場增加供給困難的情況下, 在二手房增加供給就變得十分迫切。

提高二手房流通效率有助於增加供給彈性, 從百人流通量與房價的關係看, 要抑制一線和熱點城市的房價上漲, 提高百人流通量是一個重要手段。 這是因為提高二手房的流通效率, 其實就是相當於盤活存量市場, 增加有效供給。 如美國雖然存量房屋遠遠少於中國, 但其流通率較高, 因此市場供需關係相對合理。

對於如何提高存量房屋流通效率, 左暉建議, 首先要解決的是增加有效供給, 而盤活存量是最重要手段;其次, 完善交易制度, 使得交易能夠便捷、有效、安全的進行;再次, 加快資訊共用, 減少資訊獲取成本, 和資訊不對稱造成的資源浪費;最後, 促進經紀人的職業化, 二手房的有效流通離不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經紀人隊伍的參與。

何立峰:信貸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何立峰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認為, 實體經濟結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三大結構性的失衡:一是結構性供需失衡, 供給體系產能雖然十分強大,

但是大多數還只能滿足中低端、低品質、低價格的需求, 難以滿足公眾日益升級的多層次、高品質、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二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失衡, 存在著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 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內自我迴圈, 不僅加大了金融體系的風險, 還進一步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融資困難。 三是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 有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 曾經一度帶動了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房價過快的上漲, 進一步推高了實體經濟發展的成本。

何立峰表示, 今年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 將加快推進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 充分利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妥善處置不良資產,確保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今年將重點在五個方面下功夫,第一、著力創新制度供給、優化要素配置。第二、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振興實體經濟。第三、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穩定宏觀環境。第四、著力防控潛在風險,堅決守住底線。第五、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獲得感。

王微:三大因素造成本輪房價上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指出,經濟告別高速增長、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住房需求和城市化發展階段的變化,造成了本輪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

王微表示,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2015年到2016年這一輪房價的快速上漲,從大城市的點漲到二三線城市的普漲,再到地價和房價的輪動上漲,以及大中小城市的高度分化,這些和當前的階段性變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對於供求結構問題,王微指出,當前中國的房地產供求與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告別住房從無到有的階段,轉向從有向好,目前全國住房比例是戶均一套房。“當然分佈上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對於新市民來講還是缺乏。”

其次,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已經跨越了50%的關鍵結點,在這個結點之後,一是房地產投資的高峰期要過去,同時,整個經濟對房地產財富的需求也在成長。此外,城市發展形式不再是城市規模和數量的擴張,而是圍繞城市的大都市區或城市集群的大量發展,未來的住房需求會向這樣的城市加快聚集。

再次,是城市規模擴大過程中,城市的人口結構、家庭結構、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未來不再是“一刀切”的住房需求,政策要考慮更多的新的因素。

因此,對於住房基礎性制度和建設和長效機制的建設,要考慮多個關鍵問題。王微表示,一是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係等;二是構造多層次住房市場體系,除了新房,還有二手房和租賃市場;三是財稅和金融政策保持中性合適的調解;四是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五是探索中國特色、可支付的、滿足低收入住房要求的住房保障體系。

王微強調,下一個階段房地產供給側改革中的關鍵點,是協調區域政府和市場,打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圍繞周邊中小城市,加快交通和公共服務等一系列的配套,來進一步提高中小城市吸引人口和房地產發展的能力。

張玉良:建議利用稅收杠杆抑制炒房

綠地集團董事長 張玉良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房地產的供給側改革和其他的行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不同。對中國絕大部分行業來說,我們的產品基本上都供大於求,供給側改革是按照市場需求提高產品品質。而房地產行業供求關係相對複雜,大部分城市供小於求,部分三線城市供大於求;住宅供小於求,商辦供大於求。同時,其他行業需要去庫存的產品可以流動,房地產行業的物業產品在城市間不可流動。

對此,張玉良認為,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關鍵是要在供給上做出文章。一是要在供應總量上解決問題。二是要在供地的結構上進行調整。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可以通過新型城鎮化,構建城市群的方式,在大城市周邊建設特色小鎮,衛星城,大力發展城市間的交通連接,增加大城市的住宅供應總量。同時調整供地節奏和供應結構,住宅和商辦分開考量。此外,還需要通過舊城區改造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張玉良表示,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另一個關鍵是要建立長效機制。核心是要做到三點:一是要不斷滿足剛性居住需求;二是要正確引導投資需求;三是要大力抑制炒房行為。對於炒房的問題,應積極利用稅收杠杆進行抑制。

羅康瑞:供給側改革可以多研究下重慶

里安集團董事長 羅康瑞

里安集團董事長羅康瑞提出,房地產市場的城市表現分化主要來自供給問題。例如,去年上海房價漲了24%,重慶僅上漲5%,原因就在於重慶土地供應充足,而上海去年土地出讓總量僅690萬平方米,是過去每年土地出讓總量的1/3。

羅康瑞認為,一二線城市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土地供給,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三四線城市可考慮放鬆戶籍制度以及廉租房,加大去庫存力度。

古賀信行:一線城市房價已超過泡沫年代的東京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會長 古賀信行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會長古賀信行指出,在中國一線城市房價應該達到了泡沫的水準,像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價高達了家庭收入的20倍以上,這個水準已經超過了八十年代末地產泡沫時代的東京了。儘管很多城市已經出臺了調控政策,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房價依然高不可攀。

他表示,為了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改革,中國政府需要賦予農民土地所有權,允許其直接將農地拿到市場進行交易,以增加土地供應,降低土地價格。同時,政府應取消耕地紅線政策,即使耕地總量減少,也可以通過耕地集約化,提高農業生產率的方式保證糧食供給。此外,政府需要找到新的財政收入來源,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加快房產稅的出臺。還要發展房屋租賃市場,來建大量的公租房,提供給中低收入者。同時,分散人口,在稍小的城市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也能幫助抑制房價上漲。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妥善處置不良資產,確保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今年將重點在五個方面下功夫,第一、著力創新制度供給、優化要素配置。第二、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振興實體經濟。第三、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穩定宏觀環境。第四、著力防控潛在風險,堅決守住底線。第五、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獲得感。

王微:三大因素造成本輪房價上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指出,經濟告別高速增長、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住房需求和城市化發展階段的變化,造成了本輪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

王微表示,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2015年到2016年這一輪房價的快速上漲,從大城市的點漲到二三線城市的普漲,再到地價和房價的輪動上漲,以及大中小城市的高度分化,這些和當前的階段性變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對於供求結構問題,王微指出,當前中國的房地產供求與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告別住房從無到有的階段,轉向從有向好,目前全國住房比例是戶均一套房。“當然分佈上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對於新市民來講還是缺乏。”

其次,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已經跨越了50%的關鍵結點,在這個結點之後,一是房地產投資的高峰期要過去,同時,整個經濟對房地產財富的需求也在成長。此外,城市發展形式不再是城市規模和數量的擴張,而是圍繞城市的大都市區或城市集群的大量發展,未來的住房需求會向這樣的城市加快聚集。

再次,是城市規模擴大過程中,城市的人口結構、家庭結構、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未來不再是“一刀切”的住房需求,政策要考慮更多的新的因素。

因此,對於住房基礎性制度和建設和長效機制的建設,要考慮多個關鍵問題。王微表示,一是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係等;二是構造多層次住房市場體系,除了新房,還有二手房和租賃市場;三是財稅和金融政策保持中性合適的調解;四是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五是探索中國特色、可支付的、滿足低收入住房要求的住房保障體系。

王微強調,下一個階段房地產供給側改革中的關鍵點,是協調區域政府和市場,打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圍繞周邊中小城市,加快交通和公共服務等一系列的配套,來進一步提高中小城市吸引人口和房地產發展的能力。

張玉良:建議利用稅收杠杆抑制炒房

綠地集團董事長 張玉良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房地產的供給側改革和其他的行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不同。對中國絕大部分行業來說,我們的產品基本上都供大於求,供給側改革是按照市場需求提高產品品質。而房地產行業供求關係相對複雜,大部分城市供小於求,部分三線城市供大於求;住宅供小於求,商辦供大於求。同時,其他行業需要去庫存的產品可以流動,房地產行業的物業產品在城市間不可流動。

對此,張玉良認為,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關鍵是要在供給上做出文章。一是要在供應總量上解決問題。二是要在供地的結構上進行調整。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可以通過新型城鎮化,構建城市群的方式,在大城市周邊建設特色小鎮,衛星城,大力發展城市間的交通連接,增加大城市的住宅供應總量。同時調整供地節奏和供應結構,住宅和商辦分開考量。此外,還需要通過舊城區改造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張玉良表示,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另一個關鍵是要建立長效機制。核心是要做到三點:一是要不斷滿足剛性居住需求;二是要正確引導投資需求;三是要大力抑制炒房行為。對於炒房的問題,應積極利用稅收杠杆進行抑制。

羅康瑞:供給側改革可以多研究下重慶

里安集團董事長 羅康瑞

里安集團董事長羅康瑞提出,房地產市場的城市表現分化主要來自供給問題。例如,去年上海房價漲了24%,重慶僅上漲5%,原因就在於重慶土地供應充足,而上海去年土地出讓總量僅690萬平方米,是過去每年土地出讓總量的1/3。

羅康瑞認為,一二線城市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土地供給,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三四線城市可考慮放鬆戶籍制度以及廉租房,加大去庫存力度。

古賀信行:一線城市房價已超過泡沫年代的東京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會長 古賀信行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會長古賀信行指出,在中國一線城市房價應該達到了泡沫的水準,像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價高達了家庭收入的20倍以上,這個水準已經超過了八十年代末地產泡沫時代的東京了。儘管很多城市已經出臺了調控政策,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房價依然高不可攀。

他表示,為了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改革,中國政府需要賦予農民土地所有權,允許其直接將農地拿到市場進行交易,以增加土地供應,降低土地價格。同時,政府應取消耕地紅線政策,即使耕地總量減少,也可以通過耕地集約化,提高農業生產率的方式保證糧食供給。此外,政府需要找到新的財政收入來源,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加快房產稅的出臺。還要發展房屋租賃市場,來建大量的公租房,提供給中低收入者。同時,分散人口,在稍小的城市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也能幫助抑制房價上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