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廉思對年輕人最新忠告:奮鬥為防風險,不要只想著成功

小青的話:

2009年, “蟻族”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時隔8年, 它的發現和研究者廉思——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導師又有新發現, 大變革時代中國青年發展有了新趨勢。 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

Q

我們這麼努力, 還買不起房子, 那麼奮鬥還有什麼意義?

廉思

一方面我們要引導青年人樹立正確的奮鬥觀。

另一方面, 國家應從制度和法律層面保障青年起點公平,

保障資源合理分配, 保障人格人權平等, 為所有人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良性的社會流動機制。

Q

機會公平看不見摸不著, 究竟是什麼?

廉思

讓‘富二代’不會因其富庶而承受不該承受的來自原罪的道德壓力, 使‘窮二代’也不會因其貧窮而承受不該承受的來自物質的壓力, 使每個青年都能公平地分享與其奮鬥打拼相值的發展際遇和改革成果。 在這方面, 我們在教育、戶籍、住房、醫療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廉思提出, 擁有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是青年人精神世界最為重要的根基, 也是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泉。

1

將選票投給“特朗普”, 中國青年政治不冷漠

廉思關注到一個現象:在上海, 進行基層人大選舉時, 松江區某大學選區有不少選民將票投給了“特朗普”。

廉思分析, 與西方青年政治冷漠現象不同, 在我國, 當年輕人經濟權利基本解決的時候, 可以預判斷未來增長的空間主要是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 年輕人的自主意識變得更加強烈。 一批既有政治參與熱情、又有政治參與能力的青年公民群體將在中國興起, 表明中國青年的政治參與正在由動員型參與向自主型參與轉變。

他進一步分析, 我們需要辯證分析青年群體中強弱力量的對比關係:我們究竟是服務強勢群體的強組織, 還是服務強勢群體的弱組織?是服務弱勢群體的強組織, 還是服務弱勢群體的弱組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我們聯繫和服務的物件需要在這兩個緯度四個方面做出取捨。

“我們要統籌用力, 辯證分析這種強弱關係的變化, 正確看待群團組織和青年人的關係。 不斷豐富協商民主形式, 暢通利益表達管道, 實現組織建設從工作部門向整合平臺的轉變。 其實現在青年的需求很強烈, 群團組織的主觀能動性也很強,

相當於兩邊都壘起了高樓。 如果中間的路途不同, 管道不暢, 就成了兩座堡壘。 如果路通人和, 管網交織, 那就可以達到互通互暢, 資源互補。 ”廉思打了個比喻, 就是要築巢引鳳, 使群團組織成為吸引商家入駐的“大超市”, 讓年輕人在裡面各取所需, 而不是自產自營的“小賣部”。 同時, 還要注意發揮平臺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功能, 避免各自為戰。

2

爭當網紅主播, 不是單純為賺錢

如此多的年輕人全職或兼職從事網路主播, 單純是為了賺錢嗎?

在廉思看來, 沒那麼簡單, “這是大城市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方式下, 年輕人進行自我表達或宣洩的一種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講, 網路主播這一職業滿足的是進取的自我、欲望的自我和互動的自我三個層次的需求”。

如何引導這部分青年人?

廉思提出:“如果還是運用傳統的方式來引導他們,肯定是難以奏效的,必須對受眾習慣、受眾心理有透徹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即,根據具體受眾制定適用於其群體特點的方式方法。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

廉思具體談到三個方面:

第一,既有撒胡椒麵,又有單點傳播。組織化傳播不同於大眾傳播,其傳播目標並非淺層的形象傳播,而是以觀念和理念認同為目標的傳播。理念認同需要深入交流,這既需要群體傳播作為基礎,也需要單點傳播作為延伸,要學會青年的話語體系。

第二,抓住關鍵少數,影響絕大多數。之所以要在撒胡椒麵的基礎上深入進行單點交流,是因為組織本身就是分為不同層次的體系。因此,與之相應進行的工作,也應該有不同層次的目標設計。

第三,注重受眾體驗,紮根青年文化。根據受眾的閱讀習慣制定策略,被年輕人認可,與年輕人同步,就要長期置身于青年文化之中,每天和年輕人一起玩耍,一起生活,一起聊天,一起感受。

3

年輕人過度算計得失,怎麼應對

廉思研究發現,臺灣年輕人喜歡“小確幸”,是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的一種方式。大陸年輕人喜歡“小而美”,是年輕人過度計算得失後的結果。

為什麼要拒絕“大而強”?

廉思分析,“大而強”要付出很多,風險也很高,而“小而美”在拒絕唯一的優秀標準的同時也保證了自己是更安全的。隨著社會風險的增高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多,很多年輕人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想著“我可以不成功但絕對不能失敗”,因此自認為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對“小而美”提供服務,是否意味著提供事無巨細的服務?

廉思認為:“不妨以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通過各種小圈子切入年輕人的生活。我們需要認真觀察和審視青年生活的不同場景,並找到青年在不同場景中的痛點。在不同的場景裡,青年痛點的維度是不同的。當我們能夠準確打造場景的時候,就能夠精准地提供青年滿意的服務。”

如何引導這部分青年人?

廉思提出:“如果還是運用傳統的方式來引導他們,肯定是難以奏效的,必須對受眾習慣、受眾心理有透徹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即,根據具體受眾制定適用於其群體特點的方式方法。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

廉思具體談到三個方面:

第一,既有撒胡椒麵,又有單點傳播。組織化傳播不同於大眾傳播,其傳播目標並非淺層的形象傳播,而是以觀念和理念認同為目標的傳播。理念認同需要深入交流,這既需要群體傳播作為基礎,也需要單點傳播作為延伸,要學會青年的話語體系。

第二,抓住關鍵少數,影響絕大多數。之所以要在撒胡椒麵的基礎上深入進行單點交流,是因為組織本身就是分為不同層次的體系。因此,與之相應進行的工作,也應該有不同層次的目標設計。

第三,注重受眾體驗,紮根青年文化。根據受眾的閱讀習慣制定策略,被年輕人認可,與年輕人同步,就要長期置身于青年文化之中,每天和年輕人一起玩耍,一起生活,一起聊天,一起感受。

3

年輕人過度算計得失,怎麼應對

廉思研究發現,臺灣年輕人喜歡“小確幸”,是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的一種方式。大陸年輕人喜歡“小而美”,是年輕人過度計算得失後的結果。

為什麼要拒絕“大而強”?

廉思分析,“大而強”要付出很多,風險也很高,而“小而美”在拒絕唯一的優秀標準的同時也保證了自己是更安全的。隨著社會風險的增高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多,很多年輕人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想著“我可以不成功但絕對不能失敗”,因此自認為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對“小而美”提供服務,是否意味著提供事無巨細的服務?

廉思認為:“不妨以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通過各種小圈子切入年輕人的生活。我們需要認真觀察和審視青年生活的不同場景,並找到青年在不同場景中的痛點。在不同的場景裡,青年痛點的維度是不同的。當我們能夠準確打造場景的時候,就能夠精准地提供青年滿意的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