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要是樂視的樓塌了,這些人都得跟著“陪葬”

“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這句話用在賈躍亭身上最合適不過。

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先是, 賈躍亭卸任了樂視控股法人以及樂視網CEO;接著,

賈躍亭夫婦及樂視系12億資產被司法凍結。

7月4日, 樂視網公告稱, 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持有的公司5.1913億股已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凍結, 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為99.06%, 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6.03%。

7月5日, 媒體報導, 賈躍亭已將樂視控股持有的幾乎全部樂視影業股權, 質押給孫宏斌旗下的融創房地產集團。

有人說, 賈躍亭到今天, 都是蒙眼狂奔所致;也有人說, 錢一直是賈躍亭的命門;還有人說, 銀行向來只會錦上添花, 不會雪中送炭, 留給賈躍亭的時間不多了。

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 賈躍亭還排名第17位, 不到兩年時間, 陷入了如此大的危機。 賈躍亭及樂視方面將遭“滅頂之災”?又有多少的利益相關方將跟著“陪葬”?來聽聽大頭的分析。

虞滌新

果睿投資董事長

“複牌後, 股價很有可能恐慌性下跌”

賈躍亭離開樂視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真到了這一刻, 還是有些不忍心。 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離開了, 精神領袖離開了, 對這個公司的業務發展肯定是不利的。

樂視網、樂視影視、樂視電視, 這些資產的品質都還可以, 但是等到樂視網複牌後, 股價恐慌性下跌不是沒有可能, 而這對賈躍亭的股權質押就是一個災難。

孫宏斌只是一個房地產老闆, 成為樂視網的大股東之後, 想全盤、有效地操控樂視網, 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想法是好的, 但手法不見得有效, 資本市場也不見得買單。 所以, 樂視網再次更換大股東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危機背後, 樂視集團及樂視股份旗下的投資人受到的影響最大, 包括社會上的投資人、機構投資者、賈躍亭在長江商學院的同學、明星投資人等等。

同時, 參與股權激勵的高管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債權人的影響也很大, 因為個人股權質押, 交易價格逼近平倉線, 招商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也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 才會請求資產保全, 相信資金鏈條的崩裂還在發酵。

賈躍亭遭遇如此慘烈的資金困局, 孫宏斌很難完全想到, 因為再好的盡調也不見得能夠完整地掌握賈躍亭的負債情況。 如果賈躍亭一直被金融市場及社會媒體緊盯, 負面效應估計還會疊加, 孫宏斌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樂視, 也要與賈躍亭進行堅決、及時的切割。

而賈躍亭已經卸任樂視控股的法人, 這也說明樂視控股資金的惡劣狀況超出了賈躍亭的原有想像, 他在做最壞的打算。

對於賈躍亭,事實說明生態圈是暫時失敗了,但他挑戰BAT的精神、建設生態圈的情懷,還是給大眾留下很多的好感,相信“all in”的精神還會支撐他再回來。

魏武揮

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

科技專欄作者

“樂視有人救,賈躍亭很危險”

我們從現在的公開新聞中,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賈躍亭和樂視這兩者正在剝離。比如說,賈躍亭不再擔任樂視控股法定代表人,所以樂視和賈躍亭變成了兩碼事,他們的結局不能劃上等號。

從目前看,賈躍亭個人非常危險,因為當時他的很多借款和投資,都是以個人做擔保,甚至是無限責任的擔保。

但樂視不會倒,總歸會有人、有資本來救,救的動機是什麼不好講,但不管怎麼說,樂視也是擁有比較龐大的C端使用者的視頻平臺。

一些人說,當時是支持賈躍亭和樂視的,但後來發現看走了眼。其實,他們都犯了一個比較低級的錯誤,以為一堆小舢板捆在一起,通過生態化反能變成航空母艦,但這是違背商業規律的。

在商業規律中,一向是公司在某個點上做得特別好,具有壟斷性、壓倒性的優勢,然後從這個點蔓延開來,做一些其他的業務,這也是今天很多互聯網大公司走過的軌跡。

而樂視想讓7個子生態經過生態化反,變成一個特別厲害的大生態。問題是,目前沒有1個子生態能在行業中具有壓倒性的、壟斷性的優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跟賈躍亭個人成功相對容易的經歷也有關係。他當年和倒臺的另一家公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通過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起家,覺得冒大風險有大收益,所以步子邁得比較大,比較敢賭,但問題是他賭的資本和籌碼不夠。

向小田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賈躍亭難逃被起訴命運

債權人、股東受損最大”

以樂視目前的情況來看,樂視控股股東可能面臨很多債務,將來可能會面臨一波債務重整、破產清算。對於上市公司樂視網來講,目前還沒有別的影響,將來可能發生的影響就是其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被替換掉。

對於賈躍亭本人,因為他對大量債務有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擔保,所以逃不了被起訴、遭遇很多法律訴訟的命運。他在境內的很多資產可能會被查封,境外的資產目前可能追溯不到。

如果樂視最終倒了,銀行、券商、散戶、員工、目前的中小股東都將損失利益,尤其是債權人、股東受到的損失最大。

許多銀行是以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網的股份作質押融資的,將來如果樂視網的股票下跌,他們的債務清償率將會非常低。

一些投資人通過股權投資基金參與了樂視網多次的再融資,還有一些散戶購買了樂視網的股票,這些人作為樂視網的股東,將來受到的損失也比較大,一旦出現債務重整的情況,股東權益就會縮水。

其實,樂視的部分產品做得還是不錯的,比如樂視視頻、電視劇、手機等。可惜的是,賈躍亭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犯了突擊冒進的錯誤,進入了很多他所陌生的領域。而且這些領域都需要消耗大量資金,需要不停融資才能夠維持下去,為此拖垮了整個樂視體系。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樂視體系本身盈利能力不強,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給自己提供資金,每一次對外投資都需要大量舉債,這種方式實際上是一種高杠杆的運營模式。中國曾經出現過不少類似的企業,後來的結局都不太好,比如以前的德隆系等等。

對於賈躍亭,事實說明生態圈是暫時失敗了,但他挑戰BAT的精神、建設生態圈的情懷,還是給大眾留下很多的好感,相信“all in”的精神還會支撐他再回來。

魏武揮

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夥人

科技專欄作者

“樂視有人救,賈躍亭很危險”

我們從現在的公開新聞中,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賈躍亭和樂視這兩者正在剝離。比如說,賈躍亭不再擔任樂視控股法定代表人,所以樂視和賈躍亭變成了兩碼事,他們的結局不能劃上等號。

從目前看,賈躍亭個人非常危險,因為當時他的很多借款和投資,都是以個人做擔保,甚至是無限責任的擔保。

但樂視不會倒,總歸會有人、有資本來救,救的動機是什麼不好講,但不管怎麼說,樂視也是擁有比較龐大的C端使用者的視頻平臺。

一些人說,當時是支持賈躍亭和樂視的,但後來發現看走了眼。其實,他們都犯了一個比較低級的錯誤,以為一堆小舢板捆在一起,通過生態化反能變成航空母艦,但這是違背商業規律的。

在商業規律中,一向是公司在某個點上做得特別好,具有壟斷性、壓倒性的優勢,然後從這個點蔓延開來,做一些其他的業務,這也是今天很多互聯網大公司走過的軌跡。

而樂視想讓7個子生態經過生態化反,變成一個特別厲害的大生態。問題是,目前沒有1個子生態能在行業中具有壓倒性的、壟斷性的優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跟賈躍亭個人成功相對容易的經歷也有關係。他當年和倒臺的另一家公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通過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起家,覺得冒大風險有大收益,所以步子邁得比較大,比較敢賭,但問題是他賭的資本和籌碼不夠。

向小田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賈躍亭難逃被起訴命運

債權人、股東受損最大”

以樂視目前的情況來看,樂視控股股東可能面臨很多債務,將來可能會面臨一波債務重整、破產清算。對於上市公司樂視網來講,目前還沒有別的影響,將來可能發生的影響就是其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被替換掉。

對於賈躍亭本人,因為他對大量債務有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擔保,所以逃不了被起訴、遭遇很多法律訴訟的命運。他在境內的很多資產可能會被查封,境外的資產目前可能追溯不到。

如果樂視最終倒了,銀行、券商、散戶、員工、目前的中小股東都將損失利益,尤其是債權人、股東受到的損失最大。

許多銀行是以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網的股份作質押融資的,將來如果樂視網的股票下跌,他們的債務清償率將會非常低。

一些投資人通過股權投資基金參與了樂視網多次的再融資,還有一些散戶購買了樂視網的股票,這些人作為樂視網的股東,將來受到的損失也比較大,一旦出現債務重整的情況,股東權益就會縮水。

其實,樂視的部分產品做得還是不錯的,比如樂視視頻、電視劇、手機等。可惜的是,賈躍亭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犯了突擊冒進的錯誤,進入了很多他所陌生的領域。而且這些領域都需要消耗大量資金,需要不停融資才能夠維持下去,為此拖垮了整個樂視體系。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樂視體系本身盈利能力不強,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給自己提供資金,每一次對外投資都需要大量舉債,這種方式實際上是一種高杠杆的運營模式。中國曾經出現過不少類似的企業,後來的結局都不太好,比如以前的德隆系等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