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書局自營的伯鴻書店:可原價購買簽名本圖書

伯鴻書店, 是中華書局開設的實體書店, 自2017年1月6日起試營業, 到現在已有半年時間了。

伯鴻書店位於北京豐台區六裡橋附近,

在太平橋西路上, 掩藏在路旁的老槐樹後面, 背後就是中華書局。 乘坐地鐵從六裡橋東站出, 走路到書店有1公里的路程。

太平橋路是一條略窄的小街, 伯鴻書店位於這條街的深處, 走到書店附近, 瞬間有一種曲徑通幽處的感覺。 整個書店是一層的青磚平房, 書店正面是青色的落地玻璃, 門前的路面鋪的也是一色的青磚, 還有窗前的老槐樹, 也鬱鬱蔥蔥的, 覆蓋著低低的書店, 整個氛圍也瞬間寧靜恬淡起來。

據店內工作人員介紹, 書店取名伯鴻, 來自於中華書局的創辦人陸費逵(字伯鴻)。

書店位於中華書局樓下, 擁有近2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 佈局簡單大方。

書店的正門對著前臺, 一抬眼就可以看到牆上的題字, 據說是馮其庸的親筆題字:“以古人為知己, 集斯文之大觀”。

書店門口有新書推薦榜單, 本來在門外,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挪到了室內。

書店佈局較簡單,

左右通透的方正空間, 地面和屋頂也是青色的設計, 屋頂的白色燈光相配, 總體感覺簡潔、安靜。

因為是中華書局自己的書店, 主營圖書大部分都是中華書局的書。 書店右側主推的是經典暢銷書, 左側是大眾普及類圖書。

書店進門的右側, 新出的精裝版的“點校二十四史修訂本”, 綠色封面。

書店進門左側

展臺上陳列著中華書局的“中華經典藏書”, 這套叢書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經典圖書的普及版, 2016年推出升級版, 從50種擴充為60種。 當然整套書的價格也是略貴。

中華書局的《史記(修訂版)》精裝本,這是他們主推的經典圖書。不過,我去的時候,這套書並沒有在展臺上陳列出來,只在書架上看到這套書安靜地躺在箱子裡:

展臺上看到的是這個普及版的《史記》:

經典暢銷書展台看到黃仁宇的《現代中國的歷程》和《萬曆十五年》:

書店珍藏有作者簽名圖書,包括韋力、樊樹志好幾位作家、學者的親筆簽名和印章。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圖書也是原價出售的,而且在中華書局的微店上也可以買到。

居然有樊樹志的簽名!作為一個歷史學的學生,雖然沒正經讀過幾本史書,但樊樹志的《國史概要》和《國史十六講》還是看過的。儘管沒有追星的愛好,但看到仰望的學者的親筆簽名,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現在後悔的是,當時怎麼沒買一本回來?

軟裝本的二十四史,超級喜歡的一套書!可惜至今沒有收幾本:

大眾普及圖書區:

賣的很好的袖珍本經典普及文庫:

更加暢銷的《中華經典藏書》:

當然,少不了四大名著:

據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附近主要是住宅區,而且流動人口比較多,因此讀者群暫時還不太穩定,目前還是以大眾類的圖書為主要銷售讀物。

學術區比較小一點,在大眾圖書區的裡面,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學術著作。這不,這就遇到了我們大名鼎鼎的王笛老師的經典之作,又小小激動一下。

另外,還有角落裡是人文類的書架,以中華書局文史類圖書為主:

在這個角落找到了林夕的《是非疲勞》:

人文區的四大名著和古代傳奇:

四大名劇:

跟大師學國學:

文史知識文庫:

安靜寬敞的簽售區,經常會有作者前來簽字售書,也有讀書分享會,屋頂還有投影儀,在這裡可以邊喝茶邊和作者近距離交流,在書海中細細地品味茶香書氣。

書架上整齊典雅的線裝本《李白詩集》《資治通鑒》,我忍不住打開了《李白詩集》,捧在手上很想買一套回去,可一看價格,我就不動聲色地放了回去。不過,這個空間還是很有古代書房的感覺,書桌旁邊還有文房四寶。我正在尋思這是作何用處,一問才知是供作者題字獻詞使用的。

書房再往裡,是飲品區。飲品區很隱蔽,在書店的最裡面,所以也很安靜。

飲品的價格也還公道,點了一杯咖啡,味道還不錯。坐在窗前,翻看《萬曆十五年》。

窗外的竹子長得很好,還能看到窗頂的槐樹把樹枝伸到屋頂上。喧鬧的週末能在這裡揮霍一下時光也還不錯。

老槐樹伸到了屋頂,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老家,一排藍色小平房,院子裡總有一棵大槐樹,茂密的樹枝四處延伸。就像這棵樹一樣,在窗前遮出一塊陰涼,午後就和爺爺奶奶躺在窗前的炕上乘涼。在北京,像這樣的一層小屋並不多了,在一些老胡同裡還留著。沒想到在豐台這三環邊上,還有個這麼僻靜的地方。

供讀者看書觀街景的臨窗書桌和座椅:

書店也有充值卡,不過要充500元打八五折,充1000元打八折的樣子。總體來說,伯鴻書店環境還不錯,不足之處可能在於幾乎只有中華書局的圖書,種類上受到限制。另外,大眾圖書居多,學術圖書偏少,很多中華書局的經典系列都還沒有陳列,比如這天就沒找到諸子百家系列。在書的陳列方面,也還略顯混亂,書店兩邊的展出品種沒有太大的區分,而且以大眾暢銷書為主。這也可能是經常舉辦活動的原因,造成書品調整頻率比較高。

窗邊的飲品桌需要消費入座,入座率也還可以。但書桌感覺略小,而且黃色的木質在夏日讓人略感浮躁。另外,部分窗前沒有竹木遮擋,下午陽光直射,需要放下窗簾,不然還是會被曬到。

中華書局的《史記(修訂版)》精裝本,這是他們主推的經典圖書。不過,我去的時候,這套書並沒有在展臺上陳列出來,只在書架上看到這套書安靜地躺在箱子裡:

展臺上看到的是這個普及版的《史記》:

經典暢銷書展台看到黃仁宇的《現代中國的歷程》和《萬曆十五年》:

書店珍藏有作者簽名圖書,包括韋力、樊樹志好幾位作家、學者的親筆簽名和印章。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圖書也是原價出售的,而且在中華書局的微店上也可以買到。

居然有樊樹志的簽名!作為一個歷史學的學生,雖然沒正經讀過幾本史書,但樊樹志的《國史概要》和《國史十六講》還是看過的。儘管沒有追星的愛好,但看到仰望的學者的親筆簽名,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現在後悔的是,當時怎麼沒買一本回來?

軟裝本的二十四史,超級喜歡的一套書!可惜至今沒有收幾本:

大眾普及圖書區:

賣的很好的袖珍本經典普及文庫:

更加暢銷的《中華經典藏書》:

當然,少不了四大名著:

據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附近主要是住宅區,而且流動人口比較多,因此讀者群暫時還不太穩定,目前還是以大眾類的圖書為主要銷售讀物。

學術區比較小一點,在大眾圖書區的裡面,有中華書局出版的學術著作。這不,這就遇到了我們大名鼎鼎的王笛老師的經典之作,又小小激動一下。

另外,還有角落裡是人文類的書架,以中華書局文史類圖書為主:

在這個角落找到了林夕的《是非疲勞》:

人文區的四大名著和古代傳奇:

四大名劇:

跟大師學國學:

文史知識文庫:

安靜寬敞的簽售區,經常會有作者前來簽字售書,也有讀書分享會,屋頂還有投影儀,在這裡可以邊喝茶邊和作者近距離交流,在書海中細細地品味茶香書氣。

書架上整齊典雅的線裝本《李白詩集》《資治通鑒》,我忍不住打開了《李白詩集》,捧在手上很想買一套回去,可一看價格,我就不動聲色地放了回去。不過,這個空間還是很有古代書房的感覺,書桌旁邊還有文房四寶。我正在尋思這是作何用處,一問才知是供作者題字獻詞使用的。

書房再往裡,是飲品區。飲品區很隱蔽,在書店的最裡面,所以也很安靜。

飲品的價格也還公道,點了一杯咖啡,味道還不錯。坐在窗前,翻看《萬曆十五年》。

窗外的竹子長得很好,還能看到窗頂的槐樹把樹枝伸到屋頂上。喧鬧的週末能在這裡揮霍一下時光也還不錯。

老槐樹伸到了屋頂,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老家,一排藍色小平房,院子裡總有一棵大槐樹,茂密的樹枝四處延伸。就像這棵樹一樣,在窗前遮出一塊陰涼,午後就和爺爺奶奶躺在窗前的炕上乘涼。在北京,像這樣的一層小屋並不多了,在一些老胡同裡還留著。沒想到在豐台這三環邊上,還有個這麼僻靜的地方。

供讀者看書觀街景的臨窗書桌和座椅:

書店也有充值卡,不過要充500元打八五折,充1000元打八折的樣子。總體來說,伯鴻書店環境還不錯,不足之處可能在於幾乎只有中華書局的圖書,種類上受到限制。另外,大眾圖書居多,學術圖書偏少,很多中華書局的經典系列都還沒有陳列,比如這天就沒找到諸子百家系列。在書的陳列方面,也還略顯混亂,書店兩邊的展出品種沒有太大的區分,而且以大眾暢銷書為主。這也可能是經常舉辦活動的原因,造成書品調整頻率比較高。

窗邊的飲品桌需要消費入座,入座率也還可以。但書桌感覺略小,而且黃色的木質在夏日讓人略感浮躁。另外,部分窗前沒有竹木遮擋,下午陽光直射,需要放下窗簾,不然還是會被曬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