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V2V技術,只是聽上去很美?

V2V(Vehicle to Vehicle)技術已開展多年, 2012年美國交通部正式建立V2V技術研究中心之後, 以賓士為首的汽車廠商紛紛投入到這項技術的研發當中。 今年3月, 凱迪拉克宣佈在中期改款的CTS上標配V2V, 這項技術似乎開始走向實際應用。 日前大眾集團也宣佈在2019年推出V2V之後, 這樣一個全球最大汽車廠商加入陣營, 是否意味著, V2V在不久的將來會成一項服務于普羅大眾的技術?

去年, 美國市場推出2017款凱迪拉克CTS時就已經在部分車型中提供了V2V功能, 到了中期改款這項技術將成為標配。 在CTS上, V2V技術體現的最主要功能是車輛間交流車速與所在位置, 以此延伸到共用即時路況資訊、緊急事故甚至惡劣天氣等。

利用V2V所需的短程通訊技術和GSP系統, 每一輛CTS都能夠在一秒內接收高達1000條路況資訊, 而這些資訊來自于300米範圍內的車輛即時播報。 正如V2V技術提出之初所預測的, 這些資訊的提前播報,

可以為駕駛員提供足夠反應時間, 針對前方路況決定是否要提前減速或者繞道行駛, 從交通安全與道路通行效率方面出發, 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在凱迪拉克CTS上, 這些收集到的資訊可以通過CUE系統進行選擇, 駕駛員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資訊呈現在中控螢幕或是HUD上。

不過, 從用戶的使用體驗來看, 車輛間的交流資訊如何能直觀呈現, 這也是廠商需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從CTS的宣傳圖中看到, 儀錶盤會顯示前方發生碰撞事故的提醒, 但與之匹配的距離、具體位置以及是否造成嚴重擁堵等情況會以何種形式出現, 這都是影響V2V實際使用效果的因素。 另外, 當前方發生的路況過於複雜, 多種資訊應該如何處理與呈現、前方某路段事故與駕駛者的規劃路線無關時, 類似的資訊是否有採用的必要。 這些都是V2V在量產車型中應用所要完善的。

對於V2V技術的拓展, 廠商的態度一直頗為積極。 2012年, 美國交通局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V2V技術的研究中心, 當時最早參與其中的是賓士美國公司。 由於美國這一研發中心的成立, 投入到V2V技術的廠商從最初的通用、賓士發展到目前的本田、豐田、寶馬和富豪等。 無論是哪個廠商, V2V的最基礎技術技術都是依託於5.9GHz的無線網路進行, 同時需要基於技術需求, 研發一系列的資訊收集感測器等。

而由於未來將會有大量車型投入到V2V功能的應用中, 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資料將會在以秒為單位的時間內生成, 這些資訊的收發與處理, 這時候需要雲端的加入, 作為資訊中轉與處理的平臺, 由此產生了一個龐大的商機, 於是目前可以看到, 除了汽車廠商以外, IBM等IT企業也加入到V2V技術的研發當中。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汽車廠商在V2V技術上的投入,都是在前期通訊基礎的搭建。比如通用集團在數年前就已經推出了安吉星提供的4G-LTE網路平臺,雖然從目前的體驗來看,4G網路更多的是為出行提供一個網路使用的便利,這在大部分新推出的車型裡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對於通用集團而言,旗下的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和GMC均搭建了4G網路的平臺,聯繫到V2V的發展,未來通用旗下的所有車型都可以在這個4G無線網路平臺裡分享資料、實現車輛間的交流。

考慮到資訊通道的問題,V2V的未來絕不會僅僅局限在品牌內部的資訊互通,因為這樣並不會對整體的交通安全與效率提升有太大的幫助,不過,多品牌之間如何利用無線網路實現資訊互通,這依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按理說,無線網路是具有開放性的,但每個車企對於車輛資訊的收集與發放形式都不一樣,對於如此龐雜而形式多樣的資訊,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準確的處理,這對於汽車廠商與IT企業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車載系統實現標準化之前,V2V技術都只是一種品牌內部使用的功能。最近,大眾集團宣佈在2019年推出V2V技術,比起賓士、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大眾的加入也許才是真正意義上普及V2V,作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廠商之一,大眾品牌下的車型如果都能提供V2V功能,實用程度將會大大提高,對於V2V技術的實際效果考察也可以有一個較大範圍的提升。

目前開展得如火如荼的V2V技術,在未來最理想的狀態是由此衍生出V2X的應用,這個X是everything、即一切。這意味著,未來汽車可以通過一套網路及系統的搭建,與交通設施、辦公場所、家等一切進行互聯。比如去年底,奧迪在美國率先推出了車輛與交通燈的“對話”,在儀錶盤中顯示交通燈的等待時間。而在未來,這種V2X的設想將是用戶在駕車上班或回家路上,就可以通過車輛對辦公室或家庭的一些設施進行提前控制。從最開始的提升交通安全與效率,這種V2X的發展趨勢將會是改變生活方式。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很美。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汽車廠商之間的標準平臺搭建是一個問題,而從V2V延伸到V2X,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說,V2V在短期內更多的只是豪華汽車裡一個炫目的科技配置罷了。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汽車廠商在V2V技術上的投入,都是在前期通訊基礎的搭建。比如通用集團在數年前就已經推出了安吉星提供的4G-LTE網路平臺,雖然從目前的體驗來看,4G網路更多的是為出行提供一個網路使用的便利,這在大部分新推出的車型裡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對於通用集團而言,旗下的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和GMC均搭建了4G網路的平臺,聯繫到V2V的發展,未來通用旗下的所有車型都可以在這個4G無線網路平臺裡分享資料、實現車輛間的交流。

考慮到資訊通道的問題,V2V的未來絕不會僅僅局限在品牌內部的資訊互通,因為這樣並不會對整體的交通安全與效率提升有太大的幫助,不過,多品牌之間如何利用無線網路實現資訊互通,這依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按理說,無線網路是具有開放性的,但每個車企對於車輛資訊的收集與發放形式都不一樣,對於如此龐雜而形式多樣的資訊,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準確的處理,這對於汽車廠商與IT企業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車載系統實現標準化之前,V2V技術都只是一種品牌內部使用的功能。最近,大眾集團宣佈在2019年推出V2V技術,比起賓士、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大眾的加入也許才是真正意義上普及V2V,作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廠商之一,大眾品牌下的車型如果都能提供V2V功能,實用程度將會大大提高,對於V2V技術的實際效果考察也可以有一個較大範圍的提升。

目前開展得如火如荼的V2V技術,在未來最理想的狀態是由此衍生出V2X的應用,這個X是everything、即一切。這意味著,未來汽車可以通過一套網路及系統的搭建,與交通設施、辦公場所、家等一切進行互聯。比如去年底,奧迪在美國率先推出了車輛與交通燈的“對話”,在儀錶盤中顯示交通燈的等待時間。而在未來,這種V2X的設想將是用戶在駕車上班或回家路上,就可以通過車輛對辦公室或家庭的一些設施進行提前控制。從最開始的提升交通安全與效率,這種V2X的發展趨勢將會是改變生活方式。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很美。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汽車廠商之間的標準平臺搭建是一個問題,而從V2V延伸到V2X,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說,V2V在短期內更多的只是豪華汽車裡一個炫目的科技配置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