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從男籃世界盃Logo看到野心,改革能解NBA這杯毒酒嗎

3月21日20點19分, 陸家嘴、外灘、人民廣場和南京路步行街這些上海地標區域, 以及上海所有地鐵車廂和站廳的廣告屏上, 同時出現了一個由紅、黃、藍三色構成的“臉譜Logo”。

這是2019年中國男籃世界盃的會徽, 也是它首次與全世界見面。

以這樣投入巨大的推廣方式揭曉會徽, 國際籃聯(FIBA)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再度改制的男籃世界盃造勢。

在會徽發佈儀式上, 新任中國籃協主席、2019年籃球世界盃形象大使姚明這樣說, “我相信這項賽事一定會激勵更多的一批年輕選手加入這項運動, 使這項運動更蓬勃的發展”。

當擴大規模、延長賽制的男籃世界盃碰上受眾龐大、市場日漸成熟的中國,

這項原本“經營慘澹”的國際賽事, 能否一改往日的頹勢。

國際籃聯和2019籃球世界盃組委會在上海共同發佈賽事會徽。 中國籃球協會主席、2019年籃球世界盃形象大使姚明出席本次活動並揭曉會徽。

中新網 圖

改名“世界盃”, 姚明:希望籃球迎來爆發

世界盃, 從來都是專屬於足球的名詞。

而略顯陌生的男籃世界盃曾有個熟悉的曾用名——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

在中國的傳統裡有一種說法, 那就是改名字可以換運氣。 不過對於FIBA來說, 在2014年將這項國際賽事的名字改成“世界盃”之後, 賽事的影響力似乎並沒有像預期那樣同“足球世界盃”一樣瘋狂。

回顧2014年在西班牙舉行的首屆男籃世界盃, “慘澹”或許是對這項賽事比較客觀的一個評價。 至少在中國, 當中國男籃無緣決賽圈後, 它的關注度和輻射範圍降到了新低。

據央視公佈的資料, 那一屆賽事的電視收視率極低, 體育頻道甚至取消了一場美國對陣斯洛維尼亞的四分之一決賽,

改播歐洲杯預選賽。

事實上, 近10年來, 不論是男籃世錦賽還是世界盃, 在主辦城市的上座率總是低於奧運會男籃比賽, 更不要說與足球世界盃相比。

據統計, 當2014年巴西世界盃狂賺45億美金的時候, 同年的男籃世界盃則仍舊難逃虧損的命運。

從球迷到參賽球隊, 這項國際賽事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低。 最直觀的體現或許就是, 美國男籃總是招募眾多頂級球星出戰奧運會, 而參加世錦賽(世界盃)的球星名單裡常常只有個別一線球星加眾多二線球星。

很顯然, 這與國際籃聯秘書長鮑曼先生口中“不斷擴大籃球的影響力”背道而馳。 所以, 改變因運而生——

在2019年中國男籃世界盃中, 全世界分為四大區, 預選賽持續長達15個月,

140個國家和地區將通過主客場進行682場比賽, 決出32強。 奧運會冠軍將不能直接參加世界盃, 以及不再存在持外卡參賽球隊。

但賽制改革更重要的是, FIBA選擇了中國, 史無前例地選擇了中國8個城市共同舉辦。 FIBA在嘗試著利用一屆賽事最大程度刺激籃球市場, 創造足夠大的利益空間。

“世界錦標賽也好、世界盃也好, 都是世界最高水準的一個門檻。 任何一次有機會舉辦世界級的比賽, 對任何一項運動都有著極大的推廣作用。 ”

曾經以球員的身份在世錦賽賽場拼殺, 如今以籃協的主席身份參與主辦世界盃, 姚明對這項賽事的發展也很看好。

“我們有機會在2019年作為東道主迎接全世界最優秀的選手。 我也希望借此使籃球迎來又一次的爆發。

新Logo採用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元素。

沒有關注度都怪NBA?

事實上, 這已經不是FIBA為這場國際籃球賽事第一次改制。

在2014年西班牙舉行的首屆籃球世界盃上, FIBA先把晉級決賽圈的球隊增多為24支, 又把世錦賽更名為世界盃, 就是想仿效足球世界盃的模式, 在商業推廣和收入上有所突破。

但遺憾的是,無論FIBA如何改制,都無法提高這場賽事的懸念。這也許是制約男籃世界盃的最大問題,也是NBA送給籃球世界的一杯“毒酒”。

只要“夢之N隊”足夠重視,大牌盡出,世界盃最大的懸念似乎只會在“輸10分”和“輸20分”之間產生。

“寡頭”的存在,使球迷們對於競技體育最重要的冠軍懸念失去了期待,即使美國的明星球員擁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但對於賽事本身不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而也因為“寡頭”和NBA的強勢,其他參賽球隊中也僅有NBA球員有關注度,這和足球範圍的歐洲五大聯賽有天壤之別。

面對難以打破的藩籬,FIBA只能通過“徹底”改變賽制來強行製造懸念。

這就比如,世界盃不再用洲際錦標賽作為預選賽,而是單獨舉行主客場制度的預選賽比賽,週期將延續差不多兩年。

國家隊比賽數量的大幅增加,勢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聯賽的發展,因為籃球聯賽還未曾像足球聯賽般習慣多線作戰。

或許,球隊利益和國家榮譽之間的平衡,也會在某些程度上影響到美國男籃的表現。但一旦NBA大牌球星不參賽,又會面臨號召力缺失的困窘。

但不能否認,FIBA做出這些改變的重點,其實是想通過更長時間的賽事影響力,提升賽事的商業價值。

從剛剛結束的賽會Logo發佈儀式,以及即將舉行的預選賽抽籤就能看出,再次改制後的男籃世界盃,正在暢想這樣的IP價值。

去年年底,在2019男籃世界盃倒計時1000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姚明對於世界盃以及中國籃球的未來做過一番展望:

“我感覺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成長的路線。如果任何一代年輕人說在某一年要成長起來的話,那他們在這個年份的前兩三年就要體現出來,應該展現出很大的競爭性,野心,企圖心……”

至少現在,男籃世界盃展現出了足夠的市場野心,那麼作為東道主的中國籃球,是不是也應該有所展現?

在商業推廣和收入上有所突破。

但遺憾的是,無論FIBA如何改制,都無法提高這場賽事的懸念。這也許是制約男籃世界盃的最大問題,也是NBA送給籃球世界的一杯“毒酒”。

只要“夢之N隊”足夠重視,大牌盡出,世界盃最大的懸念似乎只會在“輸10分”和“輸20分”之間產生。

“寡頭”的存在,使球迷們對於競技體育最重要的冠軍懸念失去了期待,即使美國的明星球員擁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但對於賽事本身不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而也因為“寡頭”和NBA的強勢,其他參賽球隊中也僅有NBA球員有關注度,這和足球範圍的歐洲五大聯賽有天壤之別。

面對難以打破的藩籬,FIBA只能通過“徹底”改變賽制來強行製造懸念。

這就比如,世界盃不再用洲際錦標賽作為預選賽,而是單獨舉行主客場制度的預選賽比賽,週期將延續差不多兩年。

國家隊比賽數量的大幅增加,勢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聯賽的發展,因為籃球聯賽還未曾像足球聯賽般習慣多線作戰。

或許,球隊利益和國家榮譽之間的平衡,也會在某些程度上影響到美國男籃的表現。但一旦NBA大牌球星不參賽,又會面臨號召力缺失的困窘。

但不能否認,FIBA做出這些改變的重點,其實是想通過更長時間的賽事影響力,提升賽事的商業價值。

從剛剛結束的賽會Logo發佈儀式,以及即將舉行的預選賽抽籤就能看出,再次改制後的男籃世界盃,正在暢想這樣的IP價值。

去年年底,在2019男籃世界盃倒計時1000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姚明對於世界盃以及中國籃球的未來做過一番展望:

“我感覺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成長的路線。如果任何一代年輕人說在某一年要成長起來的話,那他們在這個年份的前兩三年就要體現出來,應該展現出很大的競爭性,野心,企圖心……”

至少現在,男籃世界盃展現出了足夠的市場野心,那麼作為東道主的中國籃球,是不是也應該有所展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