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李小龍能走向世界,而成龍達不到他的高度呢?

李小龍在成為功夫巨星前就在美國發展了年, 但是並不順利, 只能接演一些小角色, 他的朋友詹姆斯柯本都認為他在好萊塢並沒有什麼前途, 於是李小龍才決定回到香港發展。 一開始他是和香港最大的電影公司邵氏談的, 但是邵氏完全不接受李小龍提出的合約要求, 後來才和剛成立的嘉禾電影公司談, 嘉禾剛剛成立求賢若渴, 於是大方的答應了李小龍的片酬要求。 於是李小龍拍攝了他回香港的第一部功夫片《唐山大兄》, 在電影拍攝過程他與電影導演發生矛盾, 導演譏諷他會的是三腳貓功夫,

而嘉禾公司卻順勢將此時宣傳成李三腳的功夫。 電影上映後因為李小龍獨的超級巨星。 但是此時李小龍的影響力其實很有限, 並不算真的走向世界, 甚至連日本市場都沒有打進去。 此後他開始拍攝《死亡遊戲》, 電影還沒拍完, 他就參與了嘉禾和美國華納聯合制作的電影《龍爭虎鬥》。

美國人為什麼要拍一部功夫片呢?1972年尼克森訪華, 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開始變化, 同年一部以中美混血的中國少林和尚為主角的電視劇《功夫》在美國熱播, 1973年春, 邵氏公司的功夫片《天下第一特的形象氣質和和過人的身手打破了香港的票房紀錄, 此後的《精武門》《猛龍過江》連續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李小龍成為華人世界當時的美國觀眾對於功夫片是有興趣的, 而華納要拍一部功夫片自然要找最出色的功夫明星, 但是在1973年夏李小龍就過世了, 而此時《龍爭虎鬥》還未在美國上映, 所以李小龍是世界巨星, 但是他一天也為真正享受到世界巨星待遇。 我們再看這部《龍爭虎鬥》這部電影的幕後製作班底在好萊塢只能算作二流,

李小龍雖然是掛頭牌, 但是不像他之前的電影他是唯一的英雄, 這部戲裡還有兩位美國演員飾演男二號和三號。 而李小龍在電影上映前的死亡客觀的講對於電影的宣傳行銷很有幫助, 而且這部電影是由美國的華納公司負責全球發行的, 依靠美國市場的影響力這部電影的熱度開始蔓延到其他地區, 比如日本。 簡而言之很多地區上映的第一部李小龍電影是《龍爭虎鬥》, 而此時李小龍已死。 所以李小龍在其生前並未真正走向世界。 李小龍是美國公民, 在美國接受的大學教育, 但是他真正被美國人接受的形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形象, 中國傳統服飾, 中國功夫,
開口閉口是東方式的格言, 性格木訥, 不近女色。 而真實的李小龍生性風流性格活潑, 英文流利, 還是洽洽舞冠軍, 在香港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鬼佬。

至於李小龍獨特的銀幕形象 比如他獨特的吼叫, 誇張的表情以及一些小動作都是他為了塑造銀幕上的武術家形象刻意設計的, 而且是在他的幾部功夫電影中逐步完成的, 而且在電影拍攝的時候他還刻意將武打戲拍出擂臺賽的感覺, 完全由他個人主導的《猛龍過江》最後鬥獸場決鬥是最典型的代表。 所以李小龍能走向世界和他所處的時代有很大關係, 那個時代主流的白人世界開始對功夫感興趣, 然後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和過往任何一個西方觀眾印象都不同的黃種人,

功夫大師, 少數族裔的偶像, 而這個形象本身也是浮誇的, 但是卻可以滿足西方人對一個偶像的幻想。 李小龍本身並不是一個純正的中國形象, 而是東西方融合的產物。 李小龍獲美國觀眾的認可, 進而依靠美國的世界影響力將自己的影響擴充到全球。

而作為另一名走向世界的華人巨星成龍, 他的路線卻和李小龍相反。 一開始成龍模仿李小龍, 想成為功夫巨星, 失敗, 於是他被迫該走喜劇路線, 成功。 模仿李小龍進軍好萊塢失敗, 於是他回到亞洲多年努力, 成為好萊塢之外最大的明星, 然後再利用這種影響力進軍好萊塢。 成龍是一個了不起的電影人, 他在電影方面的造詣遠超李小龍, 但是李小龍是一個真正的明星, 一個偶像。成龍或許可以和施瓦辛格、史泰龍相比較,但是李小龍應該和貓王、、夢露、詹姆斯迪恩相比較。

一個偶像。成龍或許可以和施瓦辛格、史泰龍相比較,但是李小龍應該和貓王、、夢露、詹姆斯迪恩相比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