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濱海旅遊產業潛力巨大 未來發展持續向好

近年來, 在旅遊業蓬勃興盛背景下, 濱海旅遊也迎來了迅速發展, 並成為新的旅遊消費熱點。 隨著濱海旅遊資源開發不斷深入, 濱海旅遊產品日益豐富,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未來發展前景將更為明朗。

我國是海洋大國, 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 資料顯示, 我國擁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 以及14000多千米的島嶼海岸線, 同時跨越三個氣候帶。

所以, 我國發展濱海旅遊產業具有天然優勢。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 濱海旅遊產業便逐漸興起, 在2009年得到國務院認可後, 濱海旅遊業更隨之駛入快車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濱海旅遊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 2014年我國濱海旅遊業增加值達到8882億元, 占海洋產業比重為35.3%, 創下歷年之最。

另外, 我國政府正加大對旅遊業的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對發展濱海旅遊熱情持續高漲。 絕大多數沿海地區已經將濱海旅遊業作為經濟先導產業, 並且在保留傳統旅遊項目外, 還推出了富有特色的現代濱海旅遊產品, 如衝浪、海釣、郵輪等。

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 將有助於濱海旅遊業進一步壯大規模。 事實上, 濱海旅遊產品形式多樣, 娛樂性、參與性較強, 對當地經濟、環境、社會都有積極影響。

據上述報告分析, 在經濟方面, 濱海旅遊除了本身潛力巨大,

還能帶動起其他海洋經濟產業;在環境方面, 濱海旅遊業能夠刺激濱海旅遊開發保護政策的落實;在社會方面, 濱海旅遊是漁民轉業轉產的重要方向, 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不過, 與國外相比, 我國濱海旅遊還存在不少問題, 如開發過熱、低效率重複建設、旅遊開發房地產化等。 而且, 國內有關濱海旅遊的研究也相對滯後, 不利於產業進一步發展。

總的來說, 我國濱海旅遊業長期向好, 未來沿海及海島地區接待遊客人數有望保持年均20%~30%增速, 前景值得期待。

在發展的同時, 需要借鑒國外濱海旅遊的先進經驗, 同時加大對濱海旅遊的相關研究, 不斷縮小在深度、廣度和水準上的差距, 提升我國濱海旅遊的研究水準, 進而推動濱海旅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 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 請聯繫我方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