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早間機構策略:市場底已構築 得業績者得天下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7月07日訊

方正證券:近期, A股流動性利好不斷, 除之前MSCI宣佈納入A股後, 境外資本迫不及待進入A股外, 近日央行宣佈將香港RQFII額度擴大至5000億, 較之前的2700億額度近翻倍, 意味著境外資金進入A股規模大擴容, 加之其它地區額度, RQFII理論總額度達1.74萬億, 這與《關於積極穩妥地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中的“積極有效引進國外直接投資和國外創業投資資金”相吻合, 吸引境外資金, 活躍A股市場, 助力盤活存量, 是國家既定方針。 當前, A股市場政策落實與資金引流, 都出自《關於積極穩妥地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的既定方針,

它比當年的“國九條”更重視發揮A股市場在改革中的作用, 可謂牛市的號角已吹響, 經過三個多季度的“緊金融”, 市場底已構築。 內呼外應, A股二級市場流動性正逐步得到恢復, 尤其是美股的高位築頂, 更吸引境外資金流向估值窪地的A股, A股中長期流動性不匱乏。 儘管短線大盤仍將在3200點上方震盪整理, 但上行趨勢未變。 輕指數, 重個股, 逢低關注高端裝備製造、國改、軍工及底部形態較好股, 回避股價仍高高在上股。

中信證券:成交量比前幾個交易日有所放大, 市場人氣進一步提升。 7月份第一周大盤迎來了預期中的震盪上行趨勢, 從板塊及個股的走勢上, 也呈現了“藍籌”與“價值”共舞的特徵。 而隨著個股行情的擴散,

成交量的放大, 也顯示了投資者情緒在轉暖。 建議逢調整繼續關注有估值優勢的一線藍籌股, 尤其是低估值的保險等金融板塊;具備業績增長確定性與持續性的創新創強的二線公司龍頭, 比如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等;疊加人工智慧技術推進、消費電子新技術升級、支撐物聯網試驗的龍頭股, 如新能源汽車、蘋果產業鏈等。

廣州萬隆: 歷史走勢總是驚人相似, 但卻不會簡單重演!週四早盤複星醫藥的閃崩與6月22號那天如出一轍, 受其牽連兩市也一度出現恐慌跳水。 但此一時彼一時, 大盤在剛剛重返3200點之後市場還沉浸在看漲氛圍中, 午後各大指數紛紛止跌回升, 並未受到這一小插曲的過多干擾。 A股這次沒有掉進同一個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隨著大盤震盪上行,

市場做多熱情已逐步被激發出來, 消息面突發利空可能會在超短期給市場帶來衝擊, 但在迅速消化後市場還是會沿著原本的趨勢運行。 同時這一次複星的公關回應也十分及時, 有效避免了輿論上的各種無端揣測對市場情緒面的衝擊。 再說回盤面, 中報炒作呈愈演愈烈之勢, 各路業績預增股紛紛遭到資金哄搶, 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彈浪潮。 既有受益於供給側改革, 行業經歷大洗牌的週期類板塊, 隨著行業競爭減小和產品持續提價, 昔日戴著虧損帽子的煤炭、有色股業績紛紛大翻身, 典型代表有中報利潤暴增至50多億的陝西煤業讓市場大跌眼鏡, 股價也自底部啟動以來區間漲幅高達50%;總而言之,
"得業績得天下", 業績過硬的股票會繼續受到資金青睞, 相反, 業績暗淡或者不達預期或者股價漲幅已將業績透支的則會遭到資金拋棄。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