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共用經濟之真偽

【緣木求魚】

真正的共用經濟就總也共用不起來, 花枝招展的偽共用經濟就滿大街都是。

木木

共用經濟, 單從名字看, 就充滿了浪漫色彩,

溫馨而美好。 雖然這幾年顯得格外火, 但究其本質, 共用經濟其實也不是什麼新東西, 早就有之。

比如啊, 我想在牆上打個眼兒, 掛幅裝飾畫, 為了這種小任務, 就完全沒有必要先去置辦一個衝擊鑽, 大可以把鄰居家的借來用一下;或者, 客廳吊燈的燈泡兒憋了, 也根本用不著現買一架高梯子, 還是可以跑去鄰居家裡“拿”。 當然, 鄰居在過日子的時候缺什麼了, 也照樣會跑到我這裡來借用。

這顯然是一個雙方得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 這種一借一還的交往過程中, 我與鄰居的友誼也日漸加深, 這當然也算是對社會和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和鄰居之間的這種“共用經濟”, 雖然規模很小, 但“DNA”卻一點兒也沒走樣兒,

牢牢把握住了共用經濟的關鍵, 即資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有助於社會運行成本的減少。 從這個角度說, 這幾年幾乎火透整片天的一些所謂“共用經濟”, 其實是一種偽共用經濟。

比如“共用單車”這種業態, 其本質就是一個租賃企業, 與租飛機的、租輪船的、租工程機械的企業沒太大的區別, 只不過它的服務物件是個人, 同時把最新的IT技術固化在單車上, 增加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改善了其消費體驗罷了, 跟真正的共用經濟實在沒啥關係。 “共用單車”如此, 那些所謂共用的什麼“滴滴答答”之類的計程車公司, 就更跟共用經濟不沾邊。

偽共用經濟這些年來大行其道, 顯然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以共用單車為例, 租車人花1塊錢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投資人惦記著資本市場的獎勵, 公司獲得了大量的沉澱資金, 可以放心大膽地拿去搏利, 自行車生產商也煥發了第二春, 各地政府也節約了一部分出行投入;如果也有什麼人受損的話, 那大約只能是“黑摩的”司機以及電動三輪車生產商了。 雖然多方受益, “壞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確實是個好事情, 但這與真正的共用經濟搭不上邊, 還是在增量上動腦筋, 消耗、佔用了更多的資源, 也意味著更多資源的浪費, 實在不是一個很環保的事業。

如果有一個這樣的企業, 在存量資源上動腦筋, 號召大家把家裡閒置的自行車貢獻出來, 統一安裝IT車鎖及定位系統後投入市場,

貢獻者可以獲得部分租車收益, 同時也有資格付費使用別人貢獻出來的自行車, 而管理平臺獲取相應的管理費用。 這種模式, 大約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共用經濟吧。

不過, 這樣的共用經濟估計很難共用下去。 為什麼呢?最主要的是, 沒有了租車押金的急速、大量歸集, 管理平臺可掌控的資源大打折扣, 管理者的幹勁兒估計就要大受影響;而沒有了一口吃成大胖子的誘惑, 這年頭兒, 投資人們都雞賊得很, 誰又願意把真金白銀砸出來?更關鍵的是, 動員人們把自己的自行車“交”出來, 必須有人與人之間的充分信任為基礎, 這就真的有點兒難了, 兩個鄰居好溝通, 而一群人的溝通, 許多時候, 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像“順風車”這樣的共用模式, 其實最主要面臨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 乘客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上了一輛改頭換面的“黑車”, 而司機也免不了擔心是不是搭了一個壞蛋;同時, 政府也馬上要擔心計程車司機們會不會因此“造反”……這些問題要解決起來, 實在是挺麻煩, 而且短期之內沒解決的可能。 所以, 真正的共用經濟就總也共用不起來, 於是, 花枝招展的偽共用經濟就滿大街都是, 而我們也只能跟著潮流說——共用經濟的春天真的來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