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際油價暴跌 所謂種種利好其實只是鏡花水月

國際油價週二(3月22日)跌至11月來低位, 因新的供應過剩憂慮蓋過OPEC延長減產協議傳聞。

5月WTI原油期貨跌67美分, 結算價報每桶48.24美元, 跌幅1.8%;5月布倫特原油跌66美分, 收報50.96美元, 跌幅1.3%;4月WTI原油合約週二到期, 跌88美分, 收報每桶47.34美元, 低於200天均線。

WTI原油期貨走勢圖

布倫特原油走勢圖

API資料將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30公佈, 週三將公佈EIA報告。

Oil Outlooks and Opinions諮詢師CArl Larry表示, “就庫存來說, 我們依然處於相當高的水準, 如果庫存繼續增加, 將給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道明證券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 “催化劑是對需求的擔憂, 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推進其促經濟增長的議程可能會遇到困難”。

德國商業銀行稱, OPEC需要將減產延長至第四季度, 才能實現將工業國家紀錄高位的庫存降至五年平均水準的目標。

分析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所謂的原油行業缺乏投資實際上只是泡沫破滅。 雖然資本性支出看起來減少了, 但是2004-2013年的投資是建立在低利率和油價不斷上漲的預期上, 而非需求。

在長達十年的超額投資中, 資本性支出的實際值其實達到了每年逾1萬億美元, 造成了結構性產能過剩。

國際機構習慣於將經濟增長和原油需求想聯繫, 而這個理論已經多年不起作用了。 能源科技的飛速發展不會因為低油價而放緩, 風能、太陽能等都會打壓石化燃料的價格。

綜上所述,

減產協議可能無法起到太大作用。 多頭堅持市場會在6個月內達到平衡, 別忘了6個月前他們也是這麼說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