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農挖出兩個神秘的瓶子,專家鑒定後說是招魂冥器

核心提示:商末, 伯夷與叔齊因勸諫周武王伐紂無效, 遂隱居首陽山, 立誓不食周粟, 最終餓死。

長沙甯鄉縣農民熊尚豐, 在挖溝渠時發現兩件文物, 他在第一時間通知了文物部門。 專家初步確認, 這兩件文物為宋代魂瓶, 造型奇特精巧、文物價值重要。 最後, 經專家團慎重考慮, 除給予精神嘉獎外, 還按照每個魂瓶1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

熊尚豐上交的“魂瓶”

魂瓶, 又稱“穀倉罐”, 源自漢代, 曾是三國至宋元時期, 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冥器。 其質料為陶瓷, 以青瓷為多, 深受收藏界的喜愛。 如:宋青釉魂瓶 , 2013年以280萬成交;南宋龍泉龍虎魂瓶, 2011年以1200萬成交。 在造型上, 魂瓶分罐身與頂蓋兩部分, 其罐身多塑龍、鱉、蛇等圖形。 上述動物, 冬眠春醒, 周而復始, 與古人相信屍解升仙的觀念相似。

據文獻記載, “魂瓶”這種習俗源自一個傳說:商末, 伯夷與叔齊因勸諫周武王伐紂無效, 遂隱居首陽山, 立誓不食周粟, 最終餓死。 家鄉父老將兩人安葬時, 特地把五穀等放進墓中, 希望靈魂也能像五穀一樣獲得再生、重生、永生, 由此形成了魂瓶隨葬的禮儀。

魂瓶從其功用講, 是喪葬中的收魂、安魂之器, 不過它不藏屍骨, 僅用作亡魂的居處。 另外, 一些魂瓶中還裝有稻穀、頭髮、指甲、人血等。 漢代喪葬禮儀中的“制重”之禮, 就是以米熬粥、頭髮指甲來招魂, 然後貼上符咒, 讓魂魄無法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