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王小帥:說電影是商業和藝術的結合,那是騙子

[王小帥說, 電影和商業的關係就像談戀愛, “現在中國電影不喜歡我這樣的人。 ”]

第一財經:最近幾年湧現出來的新人新作, 你比較欣賞哪些?

王小帥:像德格娜的《告別》、張大磊的《八月》, 這些片子的價值到現在還在, 同時期票房很好的那些, 你可能不記得。 我不反對商業和市場, 一點都不反對, 只是呼籲重視內容, 回到內容本身。 有些電影票房好但是留不下什麼東西, 有些電影票房不怎麼樣, 紮在人心裡走這麼多年。 再比如幾年前憑《爸媽不在家》拿到金馬獎的陳哲藝, 四年沒有拍電影, 但是提到新加坡電影還會想到他。

第一財經:對於電影創作來說, 如何堅持藝術的同時獲得商業認可?

王小帥:一個非常好的藝術電影有它的固定觀眾群, 固定的量, 如果太大, 說明它不是藝術片, 這是鐵律, 一定是小眾的, 問題是我們中國小眾有沒有?有, 所以也要去珍惜別人, 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觀影環境, 保護好他們, 兩情相悅, 這個時候就找到了所謂的商業的結合。

第一財經:所以商業和藝術的結合是不可能的?

王小帥:很多人說電影是商業和藝術的結合, 那是騙子, 胡說八道。 那不是結合, 那就是一部好電影。 只有一些資本家, 還有自己沒有辦法做很好的作者電影的導演會說, 我都結合在裡面了, 我能把錢掙了, 我還是藝術家, 這就是癡人說夢。

我覺得在中國應該出一些人, 是言行一致, 是知行合一的, 價值觀是不變的, 別搖來擺去, 一會兒商業, 金杯銀盃觀眾口碑, 一會兒各種獎盃。

中國應該鼓勵為了作者電影去尋找它該有的觀眾, 保護好它, 這叫和商業結合, 我們不能把很小眾的電影, 扔到商業影院裡去, 讓那些根本沒有看過這種片子、不瞭解這種片子的觀眾去看, 然後罵你。 影院經理又要掙錢, 水電壓力, 租金壓力, 那就是對牛彈琴。 但是現在沒有辦法, 你只能在不喜歡你的觀眾面前脫光了, 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一財經:觀眾的多元口味還沒有形成?

王小帥:全世界都是這樣的。 湯姆·克魯斯的電影全世界都看, 《摔跤吧!爸爸》看哭了多少中國人, 又怎麼樣, 那部分人就喜歡這樣的電影。

商業電影當然有好的, 當然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有很多打著商業幌子的爛片在大行其道。 我不相信沒有好的商業電影, 甯浩當年《瘋狂的石頭》自然引爆, 自己再重複一個《瘋狂的賽車》都不如前面的好。 好就是好, 沒有問題, 引爆市場, 獲得笑聲, 就贏得了大眾, 以前的寧浩就不要回去了, 做小藝術片的寧浩就不要回去了, 他找到了自己。 我們中國很幸運, 上帝把寧浩送給了觀眾, 這挺好的, 他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第一財經:這兩年還在堅持創作嗎?

王小帥:我的創作沒有停, 它不是一個生產線, 麥當勞到處複製就行, 我們是創意菜, 這個菜推出去琢磨下一個菜, 是需要些時間的。 有人說《闖入者》對我打擊很大,

怎麼可能呢, 老牛皮糖了, 失望是有了, 不是針對自己的得失和成敗, 我現在不需要這些證明, 相反我目前覺得, 中國式的成功是很危險的。 我始終要避免中國式成功。

第一財經:怎麼理解中國式成功?

王小帥:放開理解。 一是指整個電影行業, 一是指其他領域裡的成功人士, 都是中國式成功。 我們對成功學的過度追求值得探討。 你過度追求成功, 一旦一個小閃失, 就會崩潰。 真正高級的人生就是好好地認清自己,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己該做的事情。 努力過, 成了, 獲得一些更大的回報, 要感謝。 如果不行也很正常, 而不是畸形的追求成功。 如果失敗, 急了, 會做出出格的事情, 違背底線、違背道德。 當我們說道德底線的時候,

就說明已經找不到底線了。 對我來說, 找到自己,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