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品讀梁漱溟老先生《朝話》——這個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這個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題記

引用梁老先生的這句終身信守的人生觀做題記, 自覺才疏學淺, 不能領悟他老家人學術精華之一二。

但本著學子拳拳之心讀完老先生的學術精華錄後, 心目自覺明亮些許。 故而, 斗膽移用以謝。 讀書可明志, 可修性, 進可提升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作為一名理科學子, 本接觸之書大都為枯燥無味的專業技書, 但所幸在大學課程裡, 還有文科課程的接觸, 並在教我們“馬克思”的呂有雲老師的指引下, 讓我意識到理科學子的學習並不偏於一隅, 欲學專業知識至精深勢必要與學習專業知識之外的知識有所識解, 不做徹悟亦需有較好的感性認識, 知識並不是純理性的。

梁漱溟老先生

近來, 身邊不少拜讀梁老先生的學術精華錄的同學都紛紛感其問之艱澀難懂, 問至我, 我也自覺羞澀, 雖拜讀老先生的精華錄不下3次, 可是誰人能說徹悟, 老先生將其一生都奉獻到其學術當中, 若人人可以徹讀徹解, 那我想不是在扯大話, 就是在說夢話。 本人只能說, 拜讀梁老先生的作品之後, 自覺老先生可謂一奇人也。 他的著述說不上系統嚴整、條理層次分明, 反而頗多重複繁折,

讀來十分繞頭;但真正讀進去了, 卻會時時發現一種通俗親切、洞穿人類文化歷史迷霧的卓然真見。 他的這種不嚴整的著述方式和奇特的透視力, 應該源自他特殊的求學問的方式、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性。

1938年, 梁漱溟(左)在延安和毛澤東會談。

從老先生的自傳裡得知, 其一生所學多半源于自學。 我在想一個人能以人生問題之煩悶不解, 走向哲學, 出入乎百家, 可謂之不易, 若能如老先生那樣見解深透, 更可謂覺絕。

自老先生談及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開始, 到其講解人心與人生, 再到中國文化要義, 再至其他。 無不感受到其學識之廣博, 其哲思之深遠。 談及東西文化, 老先生以一個世界性的視野看去, 物質至精神, 究其利弊, 並從中質而言之, 世界文化之未來必將是中國文化之復興。 我想這不無道理, 在世界主要的三種文化體系裡, 為我中華文化不間斷, 其意味深長。 各自文化自有各自走法, 但究其道路, 我想中國可以走得更遠更寬, 一如老先生所說, 以往的事不用回顧,

我們只爽爽快快打主意現在要怎樣, 然後再往下走便是了。 論及人心與人生, 老先生既從人生(人類生活)以言人心, 複從人心談乎人生(人生問題), 淺淺深深。 于旁徵博引中細說人心之特性, 剖析其理智與本能, 在自然與人的關係中淺化出何謂人資於其社會生活而得于發展成人如今日者。

學生自覺感受頗多, 人之各種劣性並非由生俱來, 而是人於身處的社會生活之多變而不積極主動以應對, 從而滋生出反性。 那些自覺有計劃, 善於靈活主動的人往往能自在灑脫, 不拘于時亦不拘於世。 從自然中活出自我真我。 我想若能在自個無知的人生中得到一知半解, 純屬多賺。 而對於老先生之言中國文化要義, 更有旗幟, 學生學識有限,不敢蠻描。

最後,借梁老先生之言,一旦于人生道理若有所會,則亦不復多求。

學生學識有限,不敢蠻描。

最後,借梁老先生之言,一旦于人生道理若有所會,則亦不復多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