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秦觀宋詞賞析:《望海潮·梅英疏淡》注釋|翻譯|賞析|講解

【作品簡介】

《望海潮·梅英疏淡》由秦觀創作, 被選入《宋詞三百首》。 這是一首傷春懷舊之作。 這首詞先是追懷往昔客居洛陽時結伴遊覽名園勝跡的樂趣, 繼寫此次重來舊地時的頹喪情緒, 雖然風景不殊, 卻喪失了當年那種勃勃的興致。 倚樓之際, 於蒼茫暮色中, 見昏鴉歸巢, 歸思轉切。 結構上, 景起情結, 今昔交錯, 虛實交融, 含蓄委婉。 語言字斟名酌、千錘百煉, 對比的運用效果顯著, 明豔的春色與肅殺的暮景對照, 昔日“俊遊”與今日“重來”感情相比, 幽婉而凝重地表現出詞人淒苦鬱悶的愁情。 足見功力之深厚。

【原文】

《望海潮·梅英疏淡①》

作者:秦觀

梅英疏淡, 冰澌溶泄②, 東風暗換年華③。 金谷俊遊④, 銅駝巷陌⑤, 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 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⑥。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⑦。 有華燈礙月, 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 行人漸老, 重來是事堪嗟⑧。 煙暝酒旗斜⑨,

但倚樓極目, 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 暗隨流水到天涯。

【注釋】

①望海潮:柳永創調, 見《樂章集》。 此調詠錢塘(今浙江杭州), 當是以錢塘作為觀潮勝地取意。

②冰澌(sī)溶泄:冰塊融化流動。

③東風暗換年華:是說東風吹起不知不覺又換了歲月。

④金穀:金穀園, 在洛陽西北。 俊遊:同游的好友。

⑤銅駝蒼陌:古洛陽宮門南四會道口, 有二銅陀夾著相對, 後稱銅陀陌。 蒼陌:街道。

⑥芳思(sì):春天引起了錯綜複雜的情思。

⑦西園:宋時洛陽有董氏西園為著名的園林。 後世泛指風景優美的園林。 鳴笳:奏樂助興。 胡笳是古代傳自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

⑧是事:事事。

⑨煙暝:煙霧彌漫, 天色昏暗。

【翻譯】

梅花稀疏, 色彩輕淡, 冰雪正在消融, 春風吹拂暗暗換了年華。 想昔日金谷勝游的園景,

銅駝街巷的繁華, 趁新晴漫步在雨後平沙。 總記得曾誤追了人家香車, 正是柳絮翻飛蝴蝶翩舞, 引得春思繚亂交加。 柳蔭下桃花小徑, 亂紛紛將春色送到萬戶千家。

西園夜裡宴飲, 樂工們吹奏起胡笳。 繽紛高掛的華燈遮掩了月色, 飛馳的車蓋碰損了繁花。 花園尚未凋殘, 遊子卻漸生霜發, 重來舊地事事感慨籲嗟。 暮靄裡一面酒旗斜掛。 空倚樓縱目遠眺, 時而看見棲樹歸鴉。 見此情景, 我油然而生歸隱之心, 神思已暗自隨著流水奔到天涯。

【賞析】

此詞不止於追懷過去的遊樂生活, 還有政治失意之慨歎其中。

上片起頭三句, 寫初春景物:梅花漸漸地稀疏, 結冰的水流已經溶解, 東風的煦拂之中, 春天悄悄地來了。 “暗換年華”, 既指眼前自然界的變化,

又指人事滄桑、政局變化。 此種雙關的今昔之感, 直貫結句思歸之意。

“金谷俊遊”以下十一句, 都是寫的舊遊, 實以“長記”兩字領起, “誤隨車”固“長記”之中, 即前三句所寫金穀園中、銅駝路上的遊賞, 也同樣內。 但由於格律關係就把“長記”這樣作為領起的字移後了。 “金穀”三句所寫都是歡娛之情, 純為憶舊。 “長記”之事甚多, 而這首詞寫的只是兩年前春天的那一次遊宴。 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花園, 洛陽西北。 銅駝路是西晉都城洛陽皇宮前一條繁華的街道, 以宮前立有銅駝而得名。 故人們每以金穀、銅駝代表洛陽的名勝古跡。 但詞裡, 西晉都城洛陽的金穀園和銅駝路, 卻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瓊林苑, 而非實指。

與下麵的西園也非實指曹魏鄴都(今河北臨漳西)曹氏兄弟的遊樂之地, 而是指金明池(因為它位於汴京之西)同。 這三句, 乃是說前年上已, 適值新晴, 游賞幽美的名園, 漫步繁華的街道, 緩踏平沙, 非常輕快。

因憶及“細履平沙”故連帶想起當初最令人難忘的“誤隨車”那件事來。 “誤隨車”出韓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償酒, 都將命乞花。 只知閑信馬, 不覺誤隨車。 ”而李白的《陌上贈美人》:“白馬驕行踏落花, 垂鞭直拂五雲車。 美人一笑搴珠箔, 遙指紅樓是妾家。 ”以及張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車入鳳城, 東風斜揭繡簾輕, 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則都可作隨車的注釋。 儘管那次“誤隨車”只是無心之誤, 但卻也引起了詞人溫馨的遐思,使他對之長遠地保持著美好的記憶。“正絮翻蝶舞”四句,寫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濃春。春天的氣息到處洋溢著,人這種環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滿著青春的歡樂了。此處“亂”字下得極好,它將春色無所不,亂哄哄地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圖景出色地反映了出來。

換頭“西園”三句,從美妙的景物寫到愉快的飲宴,時間則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見當時的盡情歡樂。西園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寫道:“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曹丕《與吳質書》雲:“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並載,以遊後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又雲:“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托乘于後車。”詞用二曹詩文中意象,寫日間外面遊玩之後,晚間又到國夫人園中飲酒、聽樂。各種花燈都點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輝;許多車子園中飛馳,也不管車蓋擦損了路旁的花枝。寫來使人覺得燈燭輝煌,車水馬龍,如目前。“礙”字和“妨”字,不但顯出月朗花繁,而且也顯出燈多而交映,車眾而並馳的盛況。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現的淒涼、寂寞。

“蘭苑”二句,暗中轉折,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相呼應。追憶前遊,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時酒樓獨倚,只見煙暝旗斜,暮色蒼茫,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極目所至,已經看不到絮、蝶、桃、柳這樣一些春色,只是“時見棲鴉”而已。這時候,宦海風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詞人不得不離開汴京,於是歸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時也是無可奈何地湧上心頭。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後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後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

秦觀是北宋中後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後,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後於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後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聖元年親政後(1094年)“新黨”執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酒稅之職,後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後秦觀被任命為複宣德郎,之後在放還北歸途中卒於藤州。其散文長於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於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語多淒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雲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後世稱之為“淮海公”。

【宋詞英譯】

QIN Guan – Lyrics to Gazing at the Tide of the Sea

Pure and delicate are plum blossoms, snow melts and flow away,

Concealed in easterlies is lapsed youth.

Those attending the bazaars of the Golden Valley and Copper Camel Alleyway

Are treading lightly raising mild dust on such a new fine day.

I still remember that time when I followed the wrong coach,

Among drifting catkins butterflies whirl to my spring nostalgia complicate.

In the shade of willows and along paths lined with peach trees,

Households all over receive a share of this spring landscape.

In the West Garden I drink the night away and the Tartar pipe play,

There are lanterns overshadowing the moon,

And a marquee getting in the way of drifting blooms.

Not yet bare is the orchid garden, growing old are those who come and go,

Every time I there enter adds to my lament and regrets.

In the obscurity of smoke, wine flags incline,

I lean over a high-rise to further my sight,

And see many a duck returning to branches and stay.

Although I so desire homecoming,

I could only send my thoughts with the flowing water to the very far away.

【詞牌簡介】

《望海潮》,詞牌名。望海潮調是柳永自度曲。一百零七字。前後片各十一句。前片五十三字,五平韻;後片五十四字,六平韻。歇拍二句,可用上六下五,也可用上四下七。以此作為詞牌名的詞有:柳永的《望海潮》、秦觀的《望海潮·洛陽懷古》、黃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

【格律】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注】有將前片第八句作“仄仄平仄仄”,以領格字領下四句,並以後片結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後片首二字增一暗韻成“平平仄仄平平”者。

但卻也引起了詞人溫馨的遐思,使他對之長遠地保持著美好的記憶。“正絮翻蝶舞”四句,寫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濃春。春天的氣息到處洋溢著,人這種環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滿著青春的歡樂了。此處“亂”字下得極好,它將春色無所不,亂哄哄地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圖景出色地反映了出來。

換頭“西園”三句,從美妙的景物寫到愉快的飲宴,時間則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見當時的盡情歡樂。西園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寫道:“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曹丕《與吳質書》雲:“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並載,以遊後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又雲:“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托乘于後車。”詞用二曹詩文中意象,寫日間外面遊玩之後,晚間又到國夫人園中飲酒、聽樂。各種花燈都點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輝;許多車子園中飛馳,也不管車蓋擦損了路旁的花枝。寫來使人覺得燈燭輝煌,車水馬龍,如目前。“礙”字和“妨”字,不但顯出月朗花繁,而且也顯出燈多而交映,車眾而並馳的盛況。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現的淒涼、寂寞。

“蘭苑”二句,暗中轉折,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相呼應。追憶前遊,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時酒樓獨倚,只見煙暝旗斜,暮色蒼茫,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極目所至,已經看不到絮、蝶、桃、柳這樣一些春色,只是“時見棲鴉”而已。這時候,宦海風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詞人不得不離開汴京,於是歸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時也是無可奈何地湧上心頭。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後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後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

秦觀是北宋中後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後,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後於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後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聖元年親政後(1094年)“新黨”執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酒稅之職,後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後秦觀被任命為複宣德郎,之後在放還北歸途中卒於藤州。其散文長於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於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語多淒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雲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後世稱之為“淮海公”。

【宋詞英譯】

QIN Guan – Lyrics to Gazing at the Tide of the Sea

Pure and delicate are plum blossoms, snow melts and flow away,

Concealed in easterlies is lapsed youth.

Those attending the bazaars of the Golden Valley and Copper Camel Alleyway

Are treading lightly raising mild dust on such a new fine day.

I still remember that time when I followed the wrong coach,

Among drifting catkins butterflies whirl to my spring nostalgia complicate.

In the shade of willows and along paths lined with peach trees,

Households all over receive a share of this spring landscape.

In the West Garden I drink the night away and the Tartar pipe play,

There are lanterns overshadowing the moon,

And a marquee getting in the way of drifting blooms.

Not yet bare is the orchid garden, growing old are those who come and go,

Every time I there enter adds to my lament and regrets.

In the obscurity of smoke, wine flags incline,

I lean over a high-rise to further my sight,

And see many a duck returning to branches and stay.

Although I so desire homecoming,

I could only send my thoughts with the flowing water to the very far away.

【詞牌簡介】

《望海潮》,詞牌名。望海潮調是柳永自度曲。一百零七字。前後片各十一句。前片五十三字,五平韻;後片五十四字,六平韻。歇拍二句,可用上六下五,也可用上四下七。以此作為詞牌名的詞有:柳永的《望海潮》、秦觀的《望海潮·洛陽懷古》、黃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

【格律】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注】有將前片第八句作“仄仄平仄仄”,以領格字領下四句,並以後片結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後片首二字增一暗韻成“平平仄仄平平”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