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孵化器進入下半場:規模全球第一,行業兼併加劇!

優客工廠與洪泰創新空間戰略合併之後, 我就感到創新服務業已進入下半場, 特別是物理空間型的創業平臺將面臨洗牌。 武漢的孵化器眾創空間, 數量已經過剩, 如果沒有特色服務, 很多將會走到被並購的一天。 與其被別人吃掉, 不如主動與行業的領軍企業合作合資, 創造新的可能性。 ——知名創業導師、天使翼董事長劉路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推進, 以及創新驅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 作為培育創新企業“溫床”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

截至目前,

我國各類創業平臺近8000家, 其中孵化器數量和規模均居世界首位。 然而, 繁榮背後亦有“雜音”, 眾創平臺正面臨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 兼併重組潮愈演愈烈。

業內專家表示, 隨著洗牌加速, 創業孵化行業集聚效應正在顯現, 未來健康發展仍需在標準和體系上下功夫。

爆發 我國孵化器數量和規模居世界首位

自1987年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在我國誕生以來, 中國孵化器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 天使翼國家級創新型孵化器就坐落於此。 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全國納入火炬計畫的眾創空間有4298家, 科技企業孵化器有3255家, 企業加速器有400餘家, 三者累計近8000家, 共同形成接遞有序的創業服務生態。 尤其是近三年間, 全國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 占到30年孵化器總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 我國孵化器數量和規模均躍居世界首位, 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業孵化體系。 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全國範圍的高速發展,

帶動了各地雙創氛圍和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成為吸納和培養人才、創造社會就業的載體。

據悉, 截止到2016年底, 納入火炬計畫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服務科技型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近40萬家, 帶動就業超過200萬人, 擁有各類有效智慧財產權22.3萬項,

累計培育上市、掛牌企業1800餘家, 實現了創新、創業、就業的有機結合與良性迴圈。

另據楚天都市報報導, 作為全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誕生地, 湖北省已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500多家, 其中國家級孵化器達39家。 近30年來, 僅在國家級孵化器裡, 就走出了凱迪電力、武漢凡穀等144家上市企業。

位於光谷創業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博物館

1987年, 全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在光穀誕生。 據省科技廳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聯絡協調辦公室最新統計資料, 湖北省現擁有各類孵化器500多家, 其中,省級102家,國家級39家(包括東湖高新區留學生創業園、華工科技孵化器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眾創空間)84家。孵化器在孵科技企業達16000多家。

“目前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已經實現了全國的全覆蓋。包括西藏在內的各個省份都已經有我們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孫啟新博士在行業論壇上表示,孵化器目前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輾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以廣東為例,目前全省已經把孵化器建設作為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現在孵化器數量已經躍居第一。啟動較早的江蘇省,已經把孵化器佈局到了省市縣區,甚至覆蓋到街道一級。而吉林省遼源市轉型較為成功,通過孵化器建設帶動了整個襪業產業的發展。”孫啟新說。

另外,孵化器成為“走出去”、探索國際合作的“先鋒部隊”。“現在我們在矽谷、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地都已經佈局了孵化器,尤其是矽谷大概有十幾家中國的民營孵化機構在布點。”孫啟新說。

與此同時,國外的孵化器也在積極地進入中國。中國的孵化器建設已經融入了全球的創新創業網路,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據悉,泰國和越南要出臺本國版的火炬計畫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計畫,包括高新區建設和孵化器建設。”孫啟新說。

優客工廠進駐武漢凱德新民眾樂園

洗牌 兼併重組潮愈演愈烈

亮眼的資料背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3月21日,北京無界空間創始人兼CEO萬柳朔在融資及新業務發佈會上正式宣佈,全資收購Fourwork(富空間)已完成。據悉,剛剛獲得由信中利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近億元A+輪融資的無界空間,未來將在快速推出更精品化的門店,加強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之上,上線新業務“WStudio”,借此佈局移動辦公。無獨有偶,4月26日,優客工廠與洪泰創新空間共同宣佈,雙方已正式簽署戰略合併框架協定。

還有一些平臺已經在殘酷的市場搏殺中敗退。去年4月,位於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的眾創空間“孔雀機構”因拖欠物管連續三個月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費用遭遇強拆,60多個創業團隊被臨時要求撤場。這是繼“地庫”孵化器宣告轉讓之後又一創業平臺崩塌。半年後,運營不到一年的Mad Space也宣佈破產倒閉。

隨著數量和規模的增加,眾創空間的競爭日趨加劇,一些企業通過融資、合作、戰略入股的方式來實現擴張,試圖佔據有利的市場份額。不過,在萬柳朔看來,未來聯合辦公行業發展將進一步升級,市場化競爭將使行業准入門檻大大提高,優勝劣汰、大魚吃小魚、抱團取暖的現象會頻頻發生。

優客工廠此前發佈的《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藍皮書》指出,很多眾創空間沒有做到平臺資源分享的原因在於量散力薄,各自為營。絕大部分平臺並沒有注重“包容”與“共用”理念,眾創空間主體應該多多鼓勵聯盟、投資、並購,規模化佈局。相關資料顯示,只有入駐率達到70%左右,眾創空間才能實現盈利。而相關報告顯示,在國內中關村眾創空間平均入駐率也只有60%,望京區域約為50%,其他二三線城市入駐率更低。

有報告指出,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眾創空間頭部效應明顯,納什空間、優客工廠、無界空間等大型空間開始聯合縱橫,同行挑戰加劇。經過新一輪洗牌後,未來行業必然形成多元模式。

全國首家愛心惠殘眾創空間在重慶開園

發展 相關標準和體系仍待完善

眾創平臺是為創業者提供辦公、交流乃至開展業務的環境,形成良性互動,有很大的存在價值。不過,面對同質化的激烈競爭和盈利模式的單一,有不少平臺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作為大眾創新的策源地之一,過去有關部門從保護、培育創新的角度出發,給予各種眾創平臺較大的發展自由度,這在有利於其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隱憂。

“眾創平臺洗牌在所難免,市場競爭要求平臺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模式,未來米庫創服重點打造創業社交活動品牌,如‘失控大賽’‘米庫F5創業生態大會’等,致力於發現和精煉未來企業家。”瀋陽市米庫創服執行董事張倩表示。她透露,未來米庫創服平臺將走服務型道路。

天使翼國家級創新型孵化器

“優客工廠與洪泰創新空間戰略合併之後,我就感到創新服務業已進入下半場,特別是物理空間型的創業平臺將面臨洗牌。武漢的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已經過剩,如果沒有特色服務,很多將會走到被並購的一天。與其被別人吃掉,不如主動與行業的領軍企業合作合資,創造新的可能性。”知名創業導師、天使翼董事長劉路表示。天使翼除了堅持以深度創輔、種子投資及自主孵化的特色業務模式,還積極探索產業融合,共用空間、共用孵化等新模式。

最近又有消息傳出,天使翼已和武漢騰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希望讓優勢資源進行共用,天使翼出空間運營和創業服務,騰睿出物理空間和配套服務,共用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天使翼科技企業孵化器。

“先期我們將利用騰睿近2000方的物理空間進行孵化器運營,後期還將會有2萬方空間待開發。讓創業服務深入產業園區,集約資源,共用孵化。”劉路表示。目前,天使翼正主動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包括提出與品牌地產共同打造雙創基地的新模式,讓國家雙創利好政策有更大效力的釋放。

位於武漢華師園北路的騰睿光元科技園

天使翼騰睿園區辦公環境

對於眾創平臺的趨勢,優客工廠創始人毛大慶表示,目前來看可能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第一種是專業孵化器,一般背後有專業資源,有投資人操縱,比如李開複的創新工廠,它只做人工智慧領域(以前只做互聯網科技);第二種是垂直性孵化器,一般只做一兩個領域,比如杭州的貝殼社,專門做生物醫療;第三種則是連鎖店式的泛行業孵化器,一般社區式行業較雜,比如中國的優客工廠和美國的Wework。

事實上,不論是過去的普通眾創平臺,還是科技部此前推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未來健康發展仍需在標準和體系上下功夫。據悉,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擬制的眾創空間標準,在此前形成的框架中,“入庫標準”將成為是否是一個眾創空間的標準;“示範標準”是一個眾創空間是否能成為具有全國性示範效應,能否進行國家備案的判定標準;“服務標準”是火炬中心希望推廣一個可供眾創空間學習和參考的標準。

資訊為夢想加分!本文由光穀眾創門戶網站“光穀創+”平臺發佈,原文連結:http://www.cplus.cc/create/news/info/id/2017070708065515a1dc12fef8451a83.shtml

其中,省級102家,國家級39家(包括東湖高新區留學生創業園、華工科技孵化器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眾創空間)84家。孵化器在孵科技企業達16000多家。

“目前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已經實現了全國的全覆蓋。包括西藏在內的各個省份都已經有我們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孫啟新博士在行業論壇上表示,孵化器目前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輾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以廣東為例,目前全省已經把孵化器建設作為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現在孵化器數量已經躍居第一。啟動較早的江蘇省,已經把孵化器佈局到了省市縣區,甚至覆蓋到街道一級。而吉林省遼源市轉型較為成功,通過孵化器建設帶動了整個襪業產業的發展。”孫啟新說。

另外,孵化器成為“走出去”、探索國際合作的“先鋒部隊”。“現在我們在矽谷、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地都已經佈局了孵化器,尤其是矽谷大概有十幾家中國的民營孵化機構在布點。”孫啟新說。

與此同時,國外的孵化器也在積極地進入中國。中國的孵化器建設已經融入了全球的創新創業網路,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據悉,泰國和越南要出臺本國版的火炬計畫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計畫,包括高新區建設和孵化器建設。”孫啟新說。

優客工廠進駐武漢凱德新民眾樂園

洗牌 兼併重組潮愈演愈烈

亮眼的資料背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3月21日,北京無界空間創始人兼CEO萬柳朔在融資及新業務發佈會上正式宣佈,全資收購Fourwork(富空間)已完成。據悉,剛剛獲得由信中利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近億元A+輪融資的無界空間,未來將在快速推出更精品化的門店,加強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之上,上線新業務“WStudio”,借此佈局移動辦公。無獨有偶,4月26日,優客工廠與洪泰創新空間共同宣佈,雙方已正式簽署戰略合併框架協定。

還有一些平臺已經在殘酷的市場搏殺中敗退。去年4月,位於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的眾創空間“孔雀機構”因拖欠物管連續三個月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費用遭遇強拆,60多個創業團隊被臨時要求撤場。這是繼“地庫”孵化器宣告轉讓之後又一創業平臺崩塌。半年後,運營不到一年的Mad Space也宣佈破產倒閉。

隨著數量和規模的增加,眾創空間的競爭日趨加劇,一些企業通過融資、合作、戰略入股的方式來實現擴張,試圖佔據有利的市場份額。不過,在萬柳朔看來,未來聯合辦公行業發展將進一步升級,市場化競爭將使行業准入門檻大大提高,優勝劣汰、大魚吃小魚、抱團取暖的現象會頻頻發生。

優客工廠此前發佈的《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藍皮書》指出,很多眾創空間沒有做到平臺資源分享的原因在於量散力薄,各自為營。絕大部分平臺並沒有注重“包容”與“共用”理念,眾創空間主體應該多多鼓勵聯盟、投資、並購,規模化佈局。相關資料顯示,只有入駐率達到70%左右,眾創空間才能實現盈利。而相關報告顯示,在國內中關村眾創空間平均入駐率也只有60%,望京區域約為50%,其他二三線城市入駐率更低。

有報告指出,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眾創空間頭部效應明顯,納什空間、優客工廠、無界空間等大型空間開始聯合縱橫,同行挑戰加劇。經過新一輪洗牌後,未來行業必然形成多元模式。

全國首家愛心惠殘眾創空間在重慶開園

發展 相關標準和體系仍待完善

眾創平臺是為創業者提供辦公、交流乃至開展業務的環境,形成良性互動,有很大的存在價值。不過,面對同質化的激烈競爭和盈利模式的單一,有不少平臺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作為大眾創新的策源地之一,過去有關部門從保護、培育創新的角度出發,給予各種眾創平臺較大的發展自由度,這在有利於其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隱憂。

“眾創平臺洗牌在所難免,市場競爭要求平臺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模式,未來米庫創服重點打造創業社交活動品牌,如‘失控大賽’‘米庫F5創業生態大會’等,致力於發現和精煉未來企業家。”瀋陽市米庫創服執行董事張倩表示。她透露,未來米庫創服平臺將走服務型道路。

天使翼國家級創新型孵化器

“優客工廠與洪泰創新空間戰略合併之後,我就感到創新服務業已進入下半場,特別是物理空間型的創業平臺將面臨洗牌。武漢的孵化器眾創空間,數量已經過剩,如果沒有特色服務,很多將會走到被並購的一天。與其被別人吃掉,不如主動與行業的領軍企業合作合資,創造新的可能性。”知名創業導師、天使翼董事長劉路表示。天使翼除了堅持以深度創輔、種子投資及自主孵化的特色業務模式,還積極探索產業融合,共用空間、共用孵化等新模式。

最近又有消息傳出,天使翼已和武漢騰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希望讓優勢資源進行共用,天使翼出空間運營和創業服務,騰睿出物理空間和配套服務,共用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天使翼科技企業孵化器。

“先期我們將利用騰睿近2000方的物理空間進行孵化器運營,後期還將會有2萬方空間待開發。讓創業服務深入產業園區,集約資源,共用孵化。”劉路表示。目前,天使翼正主動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包括提出與品牌地產共同打造雙創基地的新模式,讓國家雙創利好政策有更大效力的釋放。

位於武漢華師園北路的騰睿光元科技園

天使翼騰睿園區辦公環境

對於眾創平臺的趨勢,優客工廠創始人毛大慶表示,目前來看可能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第一種是專業孵化器,一般背後有專業資源,有投資人操縱,比如李開複的創新工廠,它只做人工智慧領域(以前只做互聯網科技);第二種是垂直性孵化器,一般只做一兩個領域,比如杭州的貝殼社,專門做生物醫療;第三種則是連鎖店式的泛行業孵化器,一般社區式行業較雜,比如中國的優客工廠和美國的Wework。

事實上,不論是過去的普通眾創平臺,還是科技部此前推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未來健康發展仍需在標準和體系上下功夫。據悉,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擬制的眾創空間標準,在此前形成的框架中,“入庫標準”將成為是否是一個眾創空間的標準;“示範標準”是一個眾創空間是否能成為具有全國性示範效應,能否進行國家備案的判定標準;“服務標準”是火炬中心希望推廣一個可供眾創空間學習和參考的標準。

資訊為夢想加分!本文由光穀眾創門戶網站“光穀創+”平臺發佈,原文連結:http://www.cplus.cc/create/news/info/id/2017070708065515a1dc12fef8451a83.s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