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好萊塢黃金時代兩大絕世美女:費雯麗vs赫本,誰的美更加吸引你的眼神

奧黛麗·赫本(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 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英國電影、舞臺劇女演員。

1954年, 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 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61年, 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 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

1989年, 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1988年至1993年間, 奧黛麗·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幫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 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

為孩子們呐喊、呼籲和募捐。 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 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1988年奧斯卡人道獎頒授予她。 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電影一樣燦爛人間。 。 1993年1月20日, 奧黛麗·赫本因乳腺癌病逝於瑞士, 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評論家莫利哈斯科說“她就好像從天上飄落到五十年代,半個仙女,半個公主,然後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出生于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臺劇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

費雯麗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主持人說了這樣一段話讚美她:“她有如此的美貌,不需要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不需要有如此的美貌。”

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欲望號街車》。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后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

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

據說邱吉爾還是首相的時候,一次公共宴會上,邱吉爾遇到了費雯麗,她的美貌令邱吉爾征服,但卻因膽怯不敢前行,侍從勸說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過去與費雯·麗握手,但他卻說,“不用了,這是上帝的傑作,我看看就可以了。" 後來邱吉爾送給費雯麗一副自己創作的小水彩畫表示敬意,這是他平生送人的唯一一幅畫。“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評論家莫利哈斯科說“她就好像從天上飄落到五十年代,半個仙女,半個公主,然後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出生于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臺劇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

費雯麗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主持人說了這樣一段話讚美她:“她有如此的美貌,不需要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不需要有如此的美貌。”

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欲望號街車》。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后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

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

據說邱吉爾還是首相的時候,一次公共宴會上,邱吉爾遇到了費雯麗,她的美貌令邱吉爾征服,但卻因膽怯不敢前行,侍從勸說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過去與費雯·麗握手,但他卻說,“不用了,這是上帝的傑作,我看看就可以了。" 後來邱吉爾送給費雯麗一副自己創作的小水彩畫表示敬意,這是他平生送人的唯一一幅畫。“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