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華基金左右手互搏 導致兩敗俱傷?

7月4日, 總部位於北京的新華基金連續發佈三條公告, 除去其中一條是保本基金到期清盤, 另外的兩條公告都是關於正在發行檔期的權益類基金延長募集期。

公告顯示, 原定於6月12日到7月7日發行的新華高端製造靈活配置延長募集期至9月11日;無獨有偶, 原定於6月12日到7月7日發行的新華鑫泰靈活配置延長募集期至8月4日, 前者的擬任基金經理是新華旗下的路文韜, 而後者的擬任基金經理則是新華如今的投資總監崔建波;有趣的是, 兩人還曾經聯手操盤過新華優選分紅, 但如今已經分道揚鑣。

根據通常的慣例,

新基金發行延長募集期更多是因為所發產品沒有達到2億元的募集成立門檻。 6月迄今, 4只新發基金延長了募集期, 其中新華佔據半數;與此同時, 7月如期成立的基金多數是踩線成立。 從結果倒推, 如果前瞻到新基金發行如此艱難, 新華基金會選擇同一時間段發行兩隻權益新基嗎?

基金“撞車”的背後

新華基金的官網顯示, 新華高端製造和新華鑫泰靈活同時於6月12日開始發行。 前者是一隻主題投資類的基金, 投資于高端製造業的證券資產不低於該基金非現金資產的80%;而後者的投資範圍則更為寬泛, 基本上是一隻全市場類的混合型基金。

從兩檔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情況來看, 兩人似乎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新華高端製造的基金經理是路文韜, 此前雖然有過大約10年的證券從業經驗, 但其基金經理的生涯卻是從新華基金開始的。 公開資料顯示, 路文韜於2015年7月加入新華基金, 現任新華行業週期輪換的基金經理;記者獲悉, 路經理目前尚不到四十歲, 屬於年富力強的少壯派。 而另一位擬任基金經理崔建波似乎名聲更響。

新華基金的官網上如是介紹崔建波:“其是證券老將, 有著22年的證券從業經驗, 多年來憑藉著價值成長均衡配置的投資策略……”

從兩人的投資業績來看, 路文韜所掌舵的第一檔基金是新華行業週期輪換, 其從2015年9月15日掌舵該基金迄今不到兩年的時間, 目前的任職回報率僅為6.51%;而其所掌舵的第二檔基金則是昔日新華的明星基金新華優選分紅,

他於今年的5月23日卸任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職, 不過其任職回報率僅為-18.64%。 值得注意的是, 彼時新華優選分紅實行雙基金經理制, 與路文韜一起掌舵該基金的恰好是崔建波。

比較來看, 崔建波的任職回報可謂輝煌, 從2012年1月掌舵新華優選成長混合以來, 崔建波迄今已經出任過新華旗下14檔基金的基金經理, 其中他掌舵時間最長的兩檔基金均創造了超過100%的任職回報, 這兩檔基金分別是新華趨勢領航和新華優選消費。

問題隨之而來, 這似乎是一場“菜鳥”與“老將”之間的較量, 而這種莫名其妙撞車的較量本不應該發生在一家基金公司的內部;更為出人意料的是, 就當坊間期待崔建波的新基公告募集到一個滿意的數字之時,

最終公告的結果卻是兩檔基金雙雙延長募集期, 令人跌碎眼鏡。 而從延長的期限來看, 崔建波的新基似乎目前“領先”于路文韜的新基一個身位。

深層原因剖析

兩隻權益類新基募集不利似乎只是一個縮影, 其背後的深層次是新華基金權益類基金日漸勢微。

曾幾何時, 權益類基金曾經是新華基金的一張“名片”, 王衛東、曹名長、何瀟等基金經理都曾在基金的年度排名戰中名列前茅。 2009年基金排名戰中, 新華副總經理王衛東所操盤的新華優選成長與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激戰到最後一刻, 最終新華優選成長憑藉年度115%的年度收益勇奪亞軍;3年之後, 新華新銳基金何瀟掌舵行業週期輪換一戰成名,

最終拿到了年度排名季軍。 但似乎自此之後, 新華系權益類基金就再也未能在排行榜的前端閃現, 相反近幾年新華旗下債基卻隔三差五有閃光表現, 以至於坊間戲言新華股債蹺蹺板效應發生了傾斜。

實際從近期該公司權益類基金淨值表現來看, 似乎也難以找到閃光點。 來自Wind資訊的表明, 曾經的明星基金新華優選成長2016年全年淨值下跌22.04%, 其在480只同類基金中排在了第362位, 該基金2017年迄今淨值則下跌2.68%, 其在504只同類基金中排在了第432位;同樣昔日最為接近狀元位置的新華行業週期輪換近況不佳, 其2016年全年淨值下跌約為13.11%, 而2017年迄今淨值下跌了1.63%。 縱觀新華旗下權益類基金, 同樣去年全年淨值下跌且今年迄今淨值持續下跌的基金還有很多, 它們包括了新華策略精選、新華優選分紅、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新華中小市值優選、新華靈活主題、新華鑫益、新華鑫利、新華戰略新興產業、新華積極價值等,公司權益陣營中惟一“雙紅”的基金是新華泛資源優勢。

幾近全面沉淪的背後,究竟原因何在?綜合《紅週刊》記者的採訪,實際上新華基金權益陣營人才流失嚴重,或許如今正面臨著新老交替的陣痛。具體說來,曾任新華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的王衛東可謂功勳卓著,但後來離職奔私創辦了新華匯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王衛東同一時代的曹名長也曾“戰功赫赫”,但如今早已轉投上海另一家公募中歐基金的門下;而當年以菜鳥身份一戰成名的何瀟早已不知去向;值得一提的是,新華基金一度還曾力捧過兩位美女基金經理——孔雪梅和李昱,但如今前者早已離職奔私創造了華槿資本,而後者也是轉投另一家新晉公募中科沃土的門下。而沉澱至今的權益基金經理中,基本就是崔建波、桂躍強、欒江偉、李會忠四人了。

那麼,緣何人才紛紛出走呢?這其中或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華基金的薪酬待遇在行業內或許缺乏足夠強大的競爭力;而另一方面是新華基金或許對基金經理較為“苛刻”,業績一旦起伏就面臨被撤換的風險。

新基難發何時能解?

實際上並非新華基金一家之惑,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跌入冰點,讓行業在盛夏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7月以來募集成立的新基金中,平均募集規模僅4.48億份,且多檔基金均是踩著2億門檻勉強成立。具體說來,前海開源量化優選混合、國泰融安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國泰潤鑫純債債券、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安信量化多因數混合等幾檔基金的募集成立規模均在2億多一點點。

如是艱難局面下,基金公司也不得不被迫延長募集期。6月以來,除去兩隻新華系基金外,申萬菱信價值優享混合、信誠量化阿爾法股票、嘉實中小企業量化活力等在檔發行基金也延長了募集天數。而統計還顯示,今年以來,延長募集期的基金數目高達94只,已經逼近了百隻大關。

綜上所述,股市牛市遙遙無期,債券市場乍暖還寒,基金公司發行產品將如何打破冰點呢?

它們包括了新華策略精選、新華優選分紅、新華鑽石品質企業、新華中小市值優選、新華靈活主題、新華鑫益、新華鑫利、新華戰略新興產業、新華積極價值等,公司權益陣營中惟一“雙紅”的基金是新華泛資源優勢。

幾近全面沉淪的背後,究竟原因何在?綜合《紅週刊》記者的採訪,實際上新華基金權益陣營人才流失嚴重,或許如今正面臨著新老交替的陣痛。具體說來,曾任新華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的王衛東可謂功勳卓著,但後來離職奔私創辦了新華匯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王衛東同一時代的曹名長也曾“戰功赫赫”,但如今早已轉投上海另一家公募中歐基金的門下;而當年以菜鳥身份一戰成名的何瀟早已不知去向;值得一提的是,新華基金一度還曾力捧過兩位美女基金經理——孔雪梅和李昱,但如今前者早已離職奔私創造了華槿資本,而後者也是轉投另一家新晉公募中科沃土的門下。而沉澱至今的權益基金經理中,基本就是崔建波、桂躍強、欒江偉、李會忠四人了。

那麼,緣何人才紛紛出走呢?這其中或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華基金的薪酬待遇在行業內或許缺乏足夠強大的競爭力;而另一方面是新華基金或許對基金經理較為“苛刻”,業績一旦起伏就面臨被撤換的風險。

新基難發何時能解?

實際上並非新華基金一家之惑,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跌入冰點,讓行業在盛夏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7月以來募集成立的新基金中,平均募集規模僅4.48億份,且多檔基金均是踩著2億門檻勉強成立。具體說來,前海開源量化優選混合、國泰融安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國泰潤鑫純債債券、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安信量化多因數混合等幾檔基金的募集成立規模均在2億多一點點。

如是艱難局面下,基金公司也不得不被迫延長募集期。6月以來,除去兩隻新華系基金外,申萬菱信價值優享混合、信誠量化阿爾法股票、嘉實中小企業量化活力等在檔發行基金也延長了募集天數。而統計還顯示,今年以來,延長募集期的基金數目高達94只,已經逼近了百隻大關。

綜上所述,股市牛市遙遙無期,債券市場乍暖還寒,基金公司發行產品將如何打破冰點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