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的出世挽救了中國歷史更挽救了華夏文明!

編語: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 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於洛陽夾馬營, 出身軍人世家, 因其出生時身體上散發奇異的香味過了一晚上也未散去, 故又名“香孩兒”。 他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 宋朝開國皇帝。 是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 母為杜氏(昭憲太后);而歷史上也留下諸多關於這位傳奇救世之主的歷史典故和謎案。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宋太祖皇帝趙匡胤所處之時代乃是繼魏晉南北朝後的又一段大分裂時代, 史稱“五代十國”(西元907年—西元960年)。 當趙匡胤長大後容貌威武, 器度豁達, 許多有見識的人都知道他將來必定不是一般人。 而他學習騎馬射箭, 總是超出其他人之上。 其中尤其是以他自創的“太祖長拳”和“太祖盤龍棍”亦稱哨子棍, 以其結構獨特, 簡練實用難防, 演練威猛霸氣聞名。 其練法至今仍然為各大武術門派密珍保留,

鮮有得見真容, 這也是唯一在中國武術史上成就最大的別具特色的一位皇帝。 在小編看來, 也許是因為中國當時所處的戰亂的大時代, 加之趙匡胤出身軍人世家才造就了由此武術成就及修為。 (有點勵志又有點武俠小說的味道了!)

下面小編就為網友們敘說下宋太祖趙匡胤如何在這大分裂時代之中功成名就建立了北宋王朝基業進而避免了當時中原地區被當時在北方契丹所吞間接上挽回了中華文明上的被奴役的故事。

五代十國繪圖

話說後周顯德六年(西元959年), 周世宗柴榮(後周太祖郭威養子)于北征後回到京(今河南開封)後不久駕崩, 因其生前得到一隻皮口袋, 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 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 恐江山再有不測, 根基不在。 便在逝世前由當時深得其信任的趙匡胤接替原殿前都檢點張永德, 掌管殿前禁軍(相當於現在北京的戍衛司令)。 而次年, 即西元960年, 北漢(北漢很長的時間裡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的神存在)及契丹聯兵犯邊,

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臨危授命前往禦敵。 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 大軍于京師汴梁東北二十裡的陳橋驛(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東南部)發生嘩變,全軍將士於次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 史稱“陳橋兵變”。 (其實在當時的大分裂時代, 不少的皇帝都是因位居要位而被下屬擁立為帝的, “黃袍加身”。 例如:後周太祖郭威便是如此;這樣的戲碼在整個五代十國歷史中可謂是屢次上演並且屢試不爽。 )大軍隨即回師京城, 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 趙匡胤正式登基, 改元建隆, 國號“宋”, 史稱“宋朝”, “北宋”。

杯酒釋兵權

斧聲燭影

北宋疆域圖(最大時期實際控制疆域為460萬平方公里)

而趙匡胤在位期間(西元960年~西元976年),致力於全國一統,想成就如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偉業。他採取宰相趙普(北宋開國名臣,西元922年~西元992年)的“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滅荊南,平武平,亡後蜀,南漢,征服南唐等南方的割據政權,直至其弟趙光義(西元939年~西元997年,史稱“宋太宗”;一位被世人詬病的皇帝,如若按現代法律看他的繼承權是不會被法律所承認的。)在位期間(西元976年~西元997年),覆滅吳越、漳泉及北漢後,方才完成基本統一全國的大業。而趙匡胤在為時,有感于五代十國所有皇帝皆有武將部下擁立而奪得皇權登基為帝,便心中主意,在建隆二年(即西元961年)及開寶二年(西元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後的藩鎮割據及節度使擁兵自擅的(畢竟五代十國的造成于此有莫大關係)局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這點上對於穩定中華固有的統治區域是有很大貢獻的,並且他也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幾位開國皇帝中對待部下仁厚並使部下得已善終的帝王。而後趙匡胤還設立“封樁庫”儲藏錢糧布匹,以期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這一稱呼就是這位首開先河的。)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還未成便倉促逝世,去世時不過才51歲。

宋太宗趙光義

石敬瑭獻州圖

總結: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他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宋朝建立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對歷史做出卓越貢獻的帝王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這點在其後代子孫當中也頗有其遺傳。這些性格和歷史故事經常被為我們後世國人及史學家所津津樂道。譬如: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故事特別的多除了上述的“黃袍加身”,“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以外還有著諸如:雪夜訪趙普,千里送京娘,遭姐追打,巧對徐鉉,(西元916年—西元991年,南唐人,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誓碑遺訓等等歷史典故。(宋朝文臣地位高與此典故有很大關係。)而他所開創的宋朝也使得我國封建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出現了登峰造極的繁榮局面。換個歷史角度評論:如說哪個朝代能像宋朝一樣花錢買太平,而且這些錢在宋朝眼裡不過是九牛一毛,估計宋朝是獨一份絕無僅有的。可見當時的宋朝經濟到底有多發達。所以小編覺得大家在看宋朝歷史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多用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待宋朝的正能量,這也是現今社會以及網路生活中常常被國人們所宣導的一樣。

斧聲燭影

北宋疆域圖(最大時期實際控制疆域為460萬平方公里)

而趙匡胤在位期間(西元960年~西元976年),致力於全國一統,想成就如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偉業。他採取宰相趙普(北宋開國名臣,西元922年~西元992年)的“先南後北”的戰略,先後滅荊南,平武平,亡後蜀,南漢,征服南唐等南方的割據政權,直至其弟趙光義(西元939年~西元997年,史稱“宋太宗”;一位被世人詬病的皇帝,如若按現代法律看他的繼承權是不會被法律所承認的。)在位期間(西元976年~西元997年),覆滅吳越、漳泉及北漢後,方才完成基本統一全國的大業。而趙匡胤在為時,有感于五代十國所有皇帝皆有武將部下擁立而奪得皇權登基為帝,便心中主意,在建隆二年(即西元961年)及開寶二年(西元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後的藩鎮割據及節度使擁兵自擅的(畢竟五代十國的造成于此有莫大關係)局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這點上對於穩定中華固有的統治區域是有很大貢獻的,並且他也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幾位開國皇帝中對待部下仁厚並使部下得已善終的帝王。而後趙匡胤還設立“封樁庫”儲藏錢糧布匹,以期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這一稱呼就是這位首開先河的。)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還未成便倉促逝世,去世時不過才51歲。

宋太宗趙光義

石敬瑭獻州圖

總結: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他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宋朝建立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對歷史做出卓越貢獻的帝王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這點在其後代子孫當中也頗有其遺傳。這些性格和歷史故事經常被為我們後世國人及史學家所津津樂道。譬如: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故事特別的多除了上述的“黃袍加身”,“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以外還有著諸如:雪夜訪趙普,千里送京娘,遭姐追打,巧對徐鉉,(西元916年—西元991年,南唐人,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誓碑遺訓等等歷史典故。(宋朝文臣地位高與此典故有很大關係。)而他所開創的宋朝也使得我國封建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出現了登峰造極的繁榮局面。換個歷史角度評論:如說哪個朝代能像宋朝一樣花錢買太平,而且這些錢在宋朝眼裡不過是九牛一毛,估計宋朝是獨一份絕無僅有的。可見當時的宋朝經濟到底有多發達。所以小編覺得大家在看宋朝歷史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多用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待宋朝的正能量,這也是現今社會以及網路生活中常常被國人們所宣導的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