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敦煌伎樂天:經典,留給我們的是綿延不絕的感動

從沒覺得一部紀錄片可以這樣的感染人, 讓人對那個未曾謀面的地方產生別樣的情愫, 那樣的情愫或者可以稱為是感動, 亦或者可以稱為是自豪, 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

看完紀錄片《敦煌伎樂天》便是這樣的感覺, 讓我對那個神秘的莫高窟產生了嚮往, 真的很想去一探究竟, 看看裡邊被無數人譽為瑰寶的莫高窟是什麼樣子, 真的很想去尋找那樣一種可以震撼人心靈, 乃至穿透人靈魂的感動, 那樣的純粹, 那樣的不沾染一絲雜質, 只是靜靜的沉在伎樂的海洋裡, 與神明共舞, 感受著那舞樂升平的繁華亂世。

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去堅持, 都是有有心的人去做。 老一輩藝術家正是因為有一種認真的態度,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才能創造出震撼人心靈的佳作。

今天打開那個網頁是偶然的, 但是吸引我卻是必然, 紀錄片總共八集, 主要是從舞蹈和樂器方面說明敦煌文化的重要。 莫高窟總共492個洞窟, 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 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 形成巨大的規模。 對現在有著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 而且也具有很高的傳承價值, 現在, 甚至專門研究莫高窟文化的研究所。

其實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其偉大的藝術價值, 還有一種精神,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這種精神, 是那種包容萬象, 連綿不斷的靈魂。 莫高窟裡的壁畫主要是記載佛國的鼓樂升平, 是古代有創造力的人們通過現實想像而來的, 凝聚著勞動人民藝術與潮流還有智慧的結晶。 莫高窟的壁畫上不僅僅是有中原地區的歌舞, 還融合的塞外的歌舞, 正是這種包容性, 才使其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絲路花雨》應該是敦煌莫高窟文化在歷經千年後第一次與世人見面, 其藝術效果就不必說了, 直到現在, 它還依然在演繹, 依然在舞臺上綻放著其奪目的光彩。

一種文化,有包容才能持久,兼收並蓄才能存活。人也一樣,只有一樣的包容性,才能一步步走向心中的理想之地。包容,或許就意味著放下,也只有放下一些事情,才能承擔起另一些。

喜歡一樣東西,便要堅持,只有忍常人不能忍,才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東西。看完紀錄片,突然感覺自己特別的膚淺,是一種對知識的膚淺,對學習的膚淺,對人生的一種膚淺。以前總覺的看的雜,對什麼東西都有興趣,什麼東西都知道一點點,夠用就好,這樣便足夠了,什麼東西知道就好,不求甚解,覺得這是一種境界,也曾沾沾自喜,但是現在看來,雜而不專,這樣太過於放縱自己反而會導致失敗,一種完全打敗自信心的失敗。只有雜而專,專而精,這樣或許以後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離自己的理想才能更近一步。

在紀錄片裡,一位學者總結出兩句話用了三十年,走一遍整個莫高窟需要三個月,而一位學者走了三遍,這也給我不小的觸動,什麼東西都怕堅持,只要堅持到底,沒有不勝利的,我喜歡的,我還會堅持多久?這個答案我不知道。或許會被以後的現實給磨滅了吧,或許會逐漸消失在以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裡,這些都是未知的,也是我不敢去想的。

一種文化,有包容才能持久,兼收並蓄才能存活。人也一樣,只有一樣的包容性,才能一步步走向心中的理想之地。包容,或許就意味著放下,也只有放下一些事情,才能承擔起另一些。

喜歡一樣東西,便要堅持,只有忍常人不能忍,才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東西。看完紀錄片,突然感覺自己特別的膚淺,是一種對知識的膚淺,對學習的膚淺,對人生的一種膚淺。以前總覺的看的雜,對什麼東西都有興趣,什麼東西都知道一點點,夠用就好,這樣便足夠了,什麼東西知道就好,不求甚解,覺得這是一種境界,也曾沾沾自喜,但是現在看來,雜而不專,這樣太過於放縱自己反而會導致失敗,一種完全打敗自信心的失敗。只有雜而專,專而精,這樣或許以後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離自己的理想才能更近一步。

在紀錄片裡,一位學者總結出兩句話用了三十年,走一遍整個莫高窟需要三個月,而一位學者走了三遍,這也給我不小的觸動,什麼東西都怕堅持,只要堅持到底,沒有不勝利的,我喜歡的,我還會堅持多久?這個答案我不知道。或許會被以後的現實給磨滅了吧,或許會逐漸消失在以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裡,這些都是未知的,也是我不敢去想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