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口碑撲街票房高漲《變形金剛5》審美的扭曲?

原標題:口碑撲街票房高漲 《變形金剛5》迎合了誰的審美?

誠然, 《變形金剛5》是一部爆米花片子, 觀眾對於這類片子重視的是腎上腺的刺激,

而非大腦的感受。 但爆米花也是有節操的, 咱先不說這部片子的劇情瑣碎無比, 影片特效跟前四部相比毫無新意, 就說一部3D電影為何要用大量的手持攝影, 也讓人有些看不懂。 手持攝影本來是為了突出紀實效果而大量用於紀錄片的, 但晃動的鏡頭配上3D效果, 就不是那麼合適了, 何況大家就想看變形金剛變形時的細節, 你鏡頭一閃而過, 是要專門逗觀眾玩還是咋地?如果這是一剛出道的導演拍的也就罷了, 翻開演職人員表一看, 導演還是前四部的邁爾貝, 貝爺可是拍過《勇闖奪命島》《盜火線》等經典商業片的大拿, 拿出這麼一成績單, 唯一能想到的解釋就是沒誠意——這比能力不行還讓人窩火。

上映首周, 《變形金剛5》北美之外的海外週末總票房為1.962億美元,

中國就占了1.234億美元, 難道中國觀眾口味真就那麼特殊?上世紀影視圈流傳一句話“一定要讓‘二老’滿意”, “二老”即老百姓和老幹部;時至今日, 國內的賣座影片往往迎合了“兩絲”經濟, 即粉絲和屌絲。

粉絲經濟很好理解, 擁躉們面對喜愛的偶像或IP時, 大腦中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額葉基本上是被遮罩的, 現在名人痛駡小鮮肉不會演戲又片酬高的新聞層出不窮, 但投資方畢竟不是腦殘, 他們是算過鮮肉們的投資回報率的。 “變形金剛”這種超級IP也是如此, 好萊塢資方對中國市場也看得比較清楚, 觀眾只要能看到熱血沸騰的特效和“汽車人們”熟悉的身影, 就已經覺得“值回票價”了。 不光是“變形金剛”,

“速度與激情”系列在中國的熱賣也是如此, “美女和豪車”對票房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演員的演技、劇情的合理性等要素, 甚至粉絲們看到在現實中已經去世的保羅借助特效在續集中重現, 就感動得熱淚盈眶了。

而屌絲經濟就顯得不那麼好理解了, 可能大家提起這個詞會覺得不雅, 但據說在投資圈這已經成為近幾年熱門的研究課題了。 這個龐大消費群體對精英文化嗤之以鼻, 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認知體系, 於是我們就能看到——幾個明星玩個追來跑去撕牌子的遊戲, 最後拍成一部電影;某位相聲演員領著徒弟在鏡頭前說段子, 也能拍好幾部續集;可想而知, 現在直播平臺上被炒得很火的“喊麥”, 也會在未來的電影中出現。

最後回到《變形金剛5》上,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 整部電影最大笑點竟源自於片中的中國公司——某中國乳製品品牌出現在馬克·沃爾伯格的美國汽車垃圾場, 如今深陷困境的樂視手機在電影中屢屢露面, 而最大的笑聲源自最硬的廣告:汽車人及其美國夥伴們在一家中國二手車網站上尋找“汽車色情片”。

國內的觀眾一方面對如此拙劣的表演、粗暴的植入都能容忍, 一方面又痛駡投資方的無良和無腦, 這其實是不公平的。 因為資本沒有立場、資本只會迎合, 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其實就是觀眾審美口味的投射。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梁辰)

[編輯:芃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