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畫說民俗”第七期:放風箏

劉現輝 畫 邵寶明 文 王建英 策劃

風箏對中國人來說, 不論大人小孩都不陌生。 風箏古代稱紙鳶, 記載風箏的最早文獻始見於先秦,

這樣算來風箏的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多年。

據說風箏最初是用於軍事, 漢將韓信曾用風箏的放飛線長度來計算過到未央宮的距離;南北朝時高州刺史李遷仁也用風箏傳遞過軍情。 到盛唐時風箏的功能才轉向健身娛樂並普及到民間, 製作風箏的工匠也已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風箏歷經兩千多年的持續發展, 不僅製作工藝精湛且種類繁多, 主要分為串式如:蜈蚣、七仙女、八仙等;桶式如:宮燈、花瓶等;最普通的是板子式如:八卦、六角等。 因其製作簡單,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可能大多都有親手做風箏的經歷;那時不像今天, 想放風箏到集市、商場挑著樣買。 在那個年代一到立春前後, 孩子們最忙的事就是找來莛稈(高粱最上節至穗底下的一段)、舊報紙、納鞋底的繩和糨糊,

備好刀剪開始做風箏。 首先將莛稈從中間破成兩半, 裁齊綁兩個正方形的架, 再將角錯開, 兩個架相疊呈八個角, 俗稱“八卦”。 然後在正中的空間綁一個十字, 風箏的骨架即告完成。 接著抹糨糊、粘報紙、系頂線、最後拴上尾巴, 等糨糊幹後就可試飛了。

新做的風箏能不能飛起來, 飛起來後能不能穩穩地懸停在空中, 決定于線兩邊平衡與否、拴頂線的角度大小、尾巴的長度與輕重等。 當滿懷喜悅帶著放風箏的線拐子和新做的風箏來到村外後, 不知還要經過多少次來回奔跑和反復調試, 那原始且簡陋的風箏才能靜靜地懸在藍天上, 雖然跑得滿腦瓜子是汗,

但那種成功的興奮和滿足感非親歷者是體會不到的。

第七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